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邱亚松

作品数:43 被引量:145H指数:9
供职机构:西北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航空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18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8篇航空宇航科学...
  • 3篇理学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0篇气动
  • 8篇增升装置
  • 5篇翼型
  • 5篇襟翼
  • 5篇飞机
  • 5篇飞行
  • 5篇飞行器
  • 5篇本征正交分解
  • 4篇流场
  • 4篇涵道
  • 3篇代理
  • 3篇代理模型
  • 3篇低速
  • 3篇定常
  • 3篇短舱
  • 3篇气动外形
  • 3篇气动性能
  • 3篇转捩
  • 3篇网格
  • 3篇流体力学

机构

  • 43篇西北工业大学
  • 5篇上海飞机设计...
  • 2篇中航通飞华南...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中国航空工业...
  • 1篇中国商用飞机...

作者

  • 43篇邱亚松
  • 37篇白俊强
  • 6篇刘南
  • 6篇周涛
  • 6篇刘睿
  • 6篇李亚林
  • 5篇陈迎春
  • 5篇乔磊
  • 4篇华俊
  • 4篇乔磊
  • 4篇昌敏
  • 3篇沈广琛
  • 3篇王晨
  • 2篇沈键
  • 2篇任峰
  • 2篇朱军
  • 2篇李宇飞
  • 2篇黄琳
  • 1篇张晓亮
  • 1篇赵轲

传媒

  • 7篇西北工业大学...
  • 6篇航空学报
  • 3篇空气动力学学...
  • 3篇北京航空航天...
  • 2篇航空计算技术
  • 1篇航空动力学报
  • 1篇推进技术
  • 1篇气动研究与试...

年份

  • 5篇2025
  • 7篇2024
  • 4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6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0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POD-Kriging降阶方法在串联双圆柱流场预测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8年
串联双圆柱是研究起落架噪声机理以及不同部件之间流动相互作用的经典算例,而距径比(圆柱柱心间距与直径的比值)是该构型非常重要的参数,随着距径比的改变,流场形态会发生明显变化。为更清晰地分析串联双圆柱流场的非定常效应和流场形态随距径比的变化规律,采用本征正交分解方法(POD)提取流场降阶基模态,再通过Kriging模型插值出待求的各模态投影系数,分别对串联双圆柱定参数非定常流场和变距径比时均流场建立降阶模型,为保证样本精度,快照数据的采集采用基于SST湍流模型的尺度自适应模型(SAS)。通过降阶模型预测的圆柱流场与数值计算及实验数据的对比,证明了模型的精度与效率,然后利用建立的降阶基总结了时均流场随距径比大小的变化规律。
王晨白俊强Jan S Hesthaven邱亚松乔磊韩啸
关键词:KRIGING本征正交分解尺度自适应
一种可快速拆卸组装的微型无人飞行器骨架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快速拆卸组装的微型无人飞行器骨架,包括上骨架、左电机、左电机座、右电机、右电机座、左小碳管、右小碳管、左翼梢小翼、右翼梢小翼、第1下骨架、第2下骨架、第3下骨架和第4下骨架。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快速拆卸组装的...
邱亚松付俊杰昌敏白俊强
文献传递
一种适用于涵道风扇动量源方法的交界面流场信息生成方法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涵道风扇动量源方法的交界面流场信息生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将动叶前方交界面记为前交界面,将前交界面分为前桨毂边界层区、前涵道边界层区、机翼边界层区、低能气流区、涵道唇口边界层区、涵道唇口...
韩凯邱亚松唐矗徐家宽乔磊白俊强黄俊炜樊茂林
基于数据降维技术的气动外形设计方法
设计能力、设计效率、鲁棒性及对经验的依赖性是决定气动外形设计方法是否实用的四个主要因素。传统的反设计方法经验依赖性强,鲁棒性与设计能力也较差,但设计效率很高。优化设计方法鲁棒性好、经验依赖性低,但也存在一些影响实用性的问...
邱亚松
关键词:气动外形数据降维微分进化算法
文献传递
翼吊发动机短舱对三维增升装置的影响及改善措施研究被引量:14
2012年
运用数值模拟方法,结合风洞试验数据,研究了翼吊发动机短舱对于增升装置气动性能的影响以及在发动机短舱的不同位置安装涡流片进行流动控制的效果。结果表明:翼吊发动机短舱挂架与机翼前缘结合处的缝翼缺口及大迎角时绕过短舱的分离气流会对三维增升装置造成不利影响,其主要表现为在主翼上方形成一个很大范围的低速流动区。在发动机短舱适当位置安装涡流片能明显改善增升装置的气动性能。主要机理在于:涡流片在大迎角时产生的强漩涡能向低速区内注入能量,搅动该区域的流动,从而减小低速流动区的范围。但是涡流片的位置必须进行优化,在不适当的位置安装涡流片会进一步恶化增升装置的气动性能。
邱亚松白俊强黄琳朱军陈迎春李亚林周涛
分布式电推进系统中涵道风扇耦合效应的试验与数值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基于分布式电驱动涵道风扇推进系统在气动性能、推进效率和鲁棒性方面具有极大应用潜力,系统中复杂的耦合效应缺乏深入研究和理解。本文应用试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式研究了某分布式涵道风扇系统中推进器之间的耦合效应,分析了推进器之间耦合干涉作用的规律与机理,为推动分布式电驱动涵道风扇的飞行器工程应用提供理论基础。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风扇的孤立型布局,分布式布局风扇进口存在速度畸变影响涵道风扇性能,导致推力降低4%;分布式布局中风扇之间的耦合效应等效于风扇两侧存在虚拟且无黏的壁面结构,该虚拟壁面结构会诱发风扇两侧的两对流向涡;机翼-风扇之间的耦合效应表现为机翼的有黏壁面结构,会诱发风扇唇口上方的流动分离以及近机翼侧的一对流向涡;在分布式布局中涵道风扇出现转速下降或失效时,仅会对邻近风扇的性能造成影响,由于边缘风扇失效只有一个邻近风扇摄取失效风扇上游的流量,而中间风扇失效有两个邻近风扇用于摄取流量,边缘风扇失效对流动的影响高于中间风扇。
周芳王掩刚王思维陈延俊邱亚松
关键词:涵道风扇
基于伴随理论的大型客机气动优化设计研究进展被引量:20
2019年
大型民用客机的气动设计具有巡航马赫数高、部件间流动干扰复杂、外形精细化修形难度大等特点,完全依靠人工试凑法进行气动设计工作量巨大。基于高可信度数值模拟的优化设计技术可以对该类问题进行自动寻优设计,给设计师提供有力参考,因此在大型民用客机气动设计中发挥着越来越显著的作用。首先,以大型民用客机为背景,总结了民机气动设计中的关键科学问题,指出了梯度优化设计方法在民用客机不同优化设计问题中的适用性,并进一步对梯度求解中的伴随方法理论进行了详细介绍。然后,分析了基于伴随理论的气动优化设计方法以及气动结构多学科优化设计方法在民用客机设计中的研究进展,其中气动优化设计方面着重突出了复杂全机多部件气动外形优化设计方法以及飞机/发动机一体化优化设计方法。最后,对基于伴随理论的气动优化设计方法在大型民机中的应用进展进行了提炼,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与建议。
白俊强雷锐午杨体浩汪辉何小龙邱亚松
基于多学科的飞机增升装置高低速综合优化设计方法
本发明属于飞机设计领域,为了解决现有增升装置设计过程中,机构与气动往复迭代导致的耗时长、花费高,以及难考虑利用巡航机翼变弯度提升飞机性能等缺点,提供了一种基于多学科的飞机增升装置高低速综合优化设计方法。将起飞性能、着陆性...
白俊强刘睿沈广琛刘南邱亚松
文献传递
适用于包含温度梯度的水下航行器转捩湍流流场求解方法
本发明提出一种适用于包含温度梯度的水下航行器转捩湍流流场求解方法,通过直接调用考虑温度梯度的水下边界层转捩湍流模型进行CFD求解,实现水下航行器在壁面热控制条件下边界层转捩位置和转捩过程的预测。首先求解包含温度方程的不可...
徐家宽沈键乔磊邱亚松任峰穆宇旸李蓝萱蒋玺丁永乐白俊强
基于本征正交分解和代理模型的流场预测方法被引量:36
2013年
为了实现流场的快速求解,基于本征正交分解(POD)与代理模型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流场预测方法。其基本原理为:首先采用本征正交分解将一定数量的样本流场分解为同等数量的基模态流场;然后用少数包含了绝大部分样本流场特征的基模态流场拟合所有的样本流场;最后用代理模型建立起决定样本流场的输入参数与拟合系数之间的近似函数关系。针对几何外形不同的二维翼型定常流场预测结果表明:在亚声速情况下,预测误差收敛的模态数量不超过20个,继续增加模态的使用数量不能明显提高预测精度;在跨声速情况下,预测误差收敛的模态数量为26个,当使用的模态数量达到前10个时,继续增加模态的使用数量能提高绝大部分流场区域的预测精度,但同时会在激波附近引入'噪声'激波特征而降低该区域的局部预测精度。在这两种情况下,预测流场所需时间均不到高精度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的1/200。
邱亚松白俊强华俊
关键词:流场本征正交分解代理模型计算流体力学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