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邢欣

作品数:12 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传媒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经济管理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语言文字
  • 3篇文化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1篇政治法律
  • 1篇艺术

主题

  • 4篇汉语
  • 2篇类型学
  • 2篇教学
  • 2篇一带一路
  • 1篇地化
  • 1篇电视
  • 1篇电视综艺
  • 1篇对外汉语
  • 1篇对外汉语教材
  • 1篇新疆锡伯族
  • 1篇新闻
  • 1篇新闻报
  • 1篇新闻报道
  • 1篇形容
  • 1篇形容词
  • 1篇学习者
  • 1篇颜色词
  • 1篇艺术
  • 1篇音变
  • 1篇语式

机构

  • 12篇中国传媒大学
  • 2篇新疆大学
  • 2篇新疆师范大学
  • 2篇北京华文学院
  • 1篇教育部

作者

  • 12篇邢欣
  • 3篇郭安
  • 1篇姚喜双
  • 1篇宫媛
  • 1篇郭龙生
  • 1篇邢欣
  • 1篇张娜
  • 1篇姜向荣

传媒

  • 1篇世界汉语教学
  • 1篇语言与翻译
  • 1篇八桂侨刊
  • 1篇现代传播(中...
  • 1篇视听
  • 1篇双语教育研究
  • 1篇东方语言学
  • 1篇语言政策与规...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09
  • 2篇2006
  • 1篇2005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类型学视角下的俄汉颜色词范畴对比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因为民族、文化、社会甚至个人背景的不同,所以每种语言的词汇和语义结构都有自己的特点。俄汉颜色词也是如此,既有词汇结构上的差异,也有语义上的社会文化异同。文章归纳总结了基本颜色词和非基本颜色词,试图从类型学角度界定俄语和汉语颜色词范畴,找出两种语言的异同之处,从而探源两者文化之间的内核。
卡玛洛娃.塔基亚娜邢欣
关键词:类型学俄汉对比基本颜色词
汉语名词转动词的论元指称义弱化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文章用生成语法中的论元与语义角色分析理论揭示现代汉语名词转动词的动因是名词指称义弱化,转为属性义、状态义及动作义,做论元的功能消失,转化为动词;转化过程呈现连续统特征;历时演变的结果是部分名词和转化动词分化,在形式上可成为两类。
郭安张全生邢欣
关键词:论元连续统指称义弱化
新疆方言中形容词的程度表达及类型学特征
邢欣郭安
维吾尔语词汇演变中的综合音变与词干结构探讨
2009年
维吾尔语从11世纪起词汇中的语音变化有一种词汇综合音变现象,即在一个词的内部发生音变的情况不仅仅只有一个,而是有两个或多个音位同时发生变化,形成综合变形现象。本文主要探讨这种综合音变现象,对综合音变的成因做了分析,并从构词角度和语音角度做了探讨。
邢欣
关键词:维吾尔语词干
从“被”字的分布特点看汉语的被动句
一、“被”字的分布情况分析在现代汉语中,“被”字句有逐步增多的趋势,对“被”字是否出现在被动句中的情况进行考察和分析,有助于看清汉语被动句的特点。本文主要探讨“被”字在被动句中的分布状况,并说明“被”在句中出现与否的原因...
邢欣
关键词:受事主语无生命名词无标记被动句兼语式体助词
文献传递
客家文化在毛里求斯的传播与融合
2025年
客家族群作为中原汉民南迁形成的民系支脉,其文化的形成与历史上的迁徙密切相关。在毛里求斯,客家人通过语言、节日、饮食、服饰等多个层面的文化传承,展现了他们在长期迁移与适应过程中对文化的维系与发展。在毛里求斯这一多元文化背景中,客家人通过语言、节庆、饮食、服饰等文化符号的“双重编码”策略(传统内核存续与在地化创新),构建了独特的文化韧性网络。客家话在毛里求斯的传承,有着双维的驱动力:毛里求斯多元社会生态下的文化共生机制为客家文化提供了制度性生存空间;客家人以经济韧性支撑文化事业,以语言、节庆仪式与服饰纹样的在地化重构,实现了文化自觉的实践转向。在全球化冲击下,客家文化因符号断裂、功能断裂、认同断裂而加速边缘化。“功能性激活”与“情感性重构”协同的策略,是客家文化在毛里求斯存续发展的创新路径。
姜向荣邢欣
关键词:客家文化传承客家话
电视综艺访谈节目的现状及发展态势探讨被引量:7
2005年
本文主要探讨电视综艺访谈节目的缘起、现状和发展态势。首先认为应该从广义的角度来界定目前的综艺访谈节目,主要根据被访者为娱乐界人物来定。其次从栏目名称命名、节目内容、《艺术人生》的特点及栏目的原创性角度对此类节目的现状和发展做了剖析。最后,探讨了此类节目的发展态势,那就是应该朝着真正综艺化道路发展,从积极方面引领社会。
姚喜双邢欣郭龙生
关键词:访谈节目电视《艺术人生》节目内容原创性
主持人语
2016年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对我国及沿线国家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互联网大时代,信息的传播需要新闻报道的助力。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相关建设的推进,有关'一带一路'的新闻报道数量猛增,尤其是国内外的互联网和移动网络新媒体针对'一带一路'的新闻报道更是铺天盖地。从媒体报道的角度来看'一带一路'的侧重点,进而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纵深发展,也是语言在社会服务方面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邢欣
关键词:新闻报道互联网媒体
从纪录片《一带一路》看中亚国家语言服务需求
2018年
近年来,纪录片成为炙手可热的电视题材。央视于2016年9月推出的报道性纪录片《一带一路》,真实地记录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两方面发展情况,并沿着这条主线展现了"一带一路"规划对中国及沿线各国的变化发展。本文通过对该纪录片的语料进行转写,发现该片的语言总体呈现故事性、数据性和积极性三个方面的特征。统计显示,该片的重点主要放在了亚洲和非洲,尤其是中亚五国;新疆作为"一带一路"核心区被提及频次最高。片中所提及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民学习汉语的故事具有典型性,折射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人民对汉语服务的需求。基于中亚五国的情况,提出新疆应该充分利用跨境民族的多语优势培养"专业+语言"的国际化人才,大力开展合作办学,以应对"一带一路"战略的国际化人才需求。
邢欣文朗赵兵勋耿恺斌
关键词:纪录片一带一路语言服务汉语传播
“一带一路”倡议下的汉语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与发展被引量:14
2020年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对汉语国际化人才的需求已呈现各行各业全方位覆盖的态势。在国际化人才培养中,汉语教学成为首要的和最基本的语言培养环节,汉语国际化人才培养也成为汉语国际教育的重要担当。面对“一带一路”建设对汉语国际化人才的渴求,当前的汉语人才培养模式则显得较为薄弱和单一,急需培养模式的转型和创新。在培养目标上,注重专业化和国际化汉语能力培养;在手段上,构建融媒体学习平台;在师资队伍上,建设跨学科进而融学科的教学团队。创新模式的发展包括从泛化到精准化,从单层次到多层次,从通用型到专门化,从单一化到多样化,从而形成精准化、高科技化、专业化和速成化国际汉语人才培养机制。
邢欣邢欣
关键词:精准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