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抑郁
  • 3篇血液
  • 3篇血液病
  • 3篇抗抑郁
  • 3篇恶性
  • 3篇恶性血液病
  • 2篇血浆
  • 2篇抑郁症
  • 2篇抑郁治疗
  • 2篇抗抑郁药
  • 2篇抗抑郁治疗
  • 2篇P物质
  • 1篇多态
  • 1篇多态性
  • 1篇血浆P物质
  • 1篇血浆神经肽
  • 1篇血浆神经肽Y...
  • 1篇血清
  • 1篇血清瘦素
  • 1篇血清瘦素水平

机构

  • 3篇江苏大学
  • 3篇镇江市第四人...
  • 2篇东南大学
  • 2篇常州市第一人...
  • 2篇解放军第10...
  • 2篇常州市第二人...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赵蓓
  • 2篇汪周兵
  • 2篇孙剑
  • 2篇曹祥山
  • 2篇华晓莹
  • 2篇钱新瑜
  • 2篇周民
  • 1篇刘阳
  • 1篇袁勇贵
  • 1篇马海波
  • 1篇徐乐平

传媒

  • 1篇中国行为医学...
  • 1篇临床心身疾病...
  • 1篇中国健康心理...
  • 1篇精神医学杂志
  • 1篇中华行为医学...

年份

  • 3篇2012
  • 3篇2008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瘦素受体基因3057G/A多态性对老年抑郁症患者血清瘦素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瘦素受体基因3057G/A多态性对老年抑郁症患者血清瘦素(1eptin)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对10例伴Ⅱ型糖尿病及47例不伴Ⅱ型糖尿病的老年抑郁症患者和35例正常老年人的血清瘦素浓度进行测定;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瘦素受体基因3057G/A多态性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结果(1)3组瘦素受体基因3057G/A多态性位点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分布频率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2)伴有和不伴有Ⅱ型糖尿病的老年抑郁症组血清瘦素浓度[(41.65±28.19)ng/ml,(25.56±21.04)ng/ml]显著高于正常老年人[(10.84±9.16)ng/ml](均P〈0.05);伴有Ⅱ型糖尿病的老年抑郁症组血清瘦素水平又明显高于不伴有糖尿病的抑郁症组(P〈0.05)。(3)携带AA型伴Ⅱ型糖尿病的老年抑郁症患者血清瘦素水平显著高于携带AA型的无糖尿病患者;携带AA型与AG/GG型的无糖尿病的老年抑郁症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携带AA型与AG/GG型的对照组之间血清瘦素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老年抑郁症存在瘦素分泌异常增高,伴Ⅱ型糖尿病患者更为明显;血清瘦素水平与Ⅱ型糖尿病之间存在关联,与瘦素受体基因3057G/A多态性无关联,Ⅱ型糖尿病与瘦素受体基因3057G/A多态性亦无关联性。
刘玉局马海波赵蓓刘阳袁勇贵
关键词:抑郁症瘦素瘦素受体基因多态性
抗抑郁药对恶性血液病伴抑郁患者血浆神经肽Y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 探讨抗抑郁药对伴有抑郁情绪的恶性血液病患者血浆神经肽Y(NPY)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20分的49例伴有抑郁的恶性血液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给予抗抑郁药治疗,2组分别于人组前及第4周末测定血浆NPY水平,并分别于第2周末及第4周末再次进行HAMD评定。结果干预组HAMD评分[(25.95±8.11)分vs(11.83±6.17)分]显著下降(t=9.22,P〈0.011),对照组HAMD评分[(26.94±3.67)分vs(28.00±5.34)分]无明显变化(t=0.960,P〉0.05);干预组治疗后血浆NPY水平[(113.34±80.92)ng/L]明显高于治疗前[(63.64±62.92)ng/L](Z=-2.75,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浆NPY水平[(67.30±63.82)ng/L vs(69.42±56.58)ng/L]无明显变化(Z=-1.73,P〉0.05);量表评分下降程度与血浆NPY升高程度未显示出显著相关性(r=0.252,P〉0.05)。结论 抗抑郁药能有效改善恶性血液病患者伴随的抑郁症状,治疗后NPY水平升高。
赵蓓孙剑曹祥山华晓莹钱新瑜周民
关键词:抑郁恶性血液病
恶性血液病伴抑郁障碍患者抗抑郁治疗前后血浆P物质分析
2008年
目的探讨恶性血液病伴抑郁障碍患者抗抑郁治疗前后血浆P物质的变化。方法将46例恶性血液病伴抑郁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3例,均进行常规内科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伴睡眠障碍者每晚口服米氮平15mg.d-1治疗,无睡眠障碍者早晨口服氟西汀10mg.d-1治疗,观察4w。于治疗前及治疗2w、4w末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抑郁状况;于治疗前及治疗4w末采集空腹静脉血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P物质浓度。结果研究组治疗2w末起汉密顿抑郁量表总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对照组下降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两组内及两组间治疗前后各时段血浆P物质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抗抑郁治疗可改善恶性血液病患者伴发的抑郁症状,但对血浆P物质水平无明显影响。
赵蓓孙剑曹祥山华晓莹钱新瑜周民徐乐平
关键词:恶性血液病抑郁障碍血浆P物质抗抑郁治疗
帕罗西汀合并喹硫平、奥氮平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对照分析被引量:20
2012年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联合喹硫平、奥氮平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1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喹硫平组(帕罗西汀合用喹硫平)和奥氮平组(帕罗西汀合用奥氮平)。疗程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喹硫平组显效率为69.2%,奥氮平组为66.7%,均从第2周末即显示出较好的疗效,两组显效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59,P>0.05)。奥氮平组食欲增加及体质量增加10%者较喹硫平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0.223,P<0.05;χ2=0.059,P<0.05)。结论帕罗西汀合用喹硫平、奥氮平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疗效均好,且起效快。帕罗西汀联合喹硫平较联合奥氮平对食欲和体质量影响更小。
赵蓓汪周兵鲍根冲
关键词:难治性抑郁症帕罗西汀喹硫平奥氮平
阿立哌唑和利培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比较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副作用。方法将80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阿立哌唑和利培酮治疗,疗程6周。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4、6周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经6周治疗后,其有效率分别为87.5%和90.0%,两组药物疗效无显著性差异(χ2=0.13,P=0.72);利培酮组锥体外系反应的发生率、体质量增加和泌乳及月经紊乱高于阿立哌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2,P<0.05)。结论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对女性精神分裂症疗效相当,阿立哌唑锥体外系副作用、体质量增加和内分泌改变较利培酮少,更适用于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
赵蓓汪周兵鲍根冲
关键词:阿立哌唑利培酮女性精神分裂症疗效
抗抑郁药物治疗伴有抑郁障碍的恶性血液病患者对神经肽Y、P物质及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讨抗抑郁药物治疗伴有抑郁障碍的恶性血液病对患者神经肽Y、P物质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对134名恶性血液病患者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进行筛查,将49名伴有抑郁的恶性血液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在...
赵蓓
关键词:抗抑郁治疗恶性血液病P物质白介素-2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