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德兵 作品数:11 被引量:10 H指数:2 供职机构: 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重点科研课题 广西医疗卫生重点科研课题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椎间盘镜下建立椎弓根钉通道行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的研究 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椎间盘镜下建立椎弓根螺钉通道行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椎间盘镜下置入椎弓根钉棒系统技术进行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PLIF)术治疗单节段下腰椎病变患者21例。结果手术时间平均180 min,出血量平均220 ml,住院时间平均22 d。21例患者随访2~58个月,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术前为(7.5±1.8)分,术后降至(2.6±1.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swestry功能指数术前为(46.2±3.8)%,术后降至(23.7±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akai分级优良率95.2%。结论微创PLIF术具有切口小、术中出血少、软组织损伤小、术后恢复快、多裂肌萎缩和腰背痛发生率低等优点。 钟家云 黄其裕 赵德兵关键词:腰椎椎体间融合术 椎间盘镜 计算机辅助技术在四肢蔓状血管瘤治疗中的应用 龙海光 钟家云 叶华 杨珍 侯信合 林夏全 黄其裕 李腾标 黄汉春 赵德兵 赵勇 莫娟 李海涛 朱贤康 刘 ①课题来源与背景:近年来,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与产品的多样化,计算机辅助技术在血管成像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和深入。计算机辅助技术是数字化外科学的关键技术,主要以医学影像学为基础,并涵盖三维重建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计算机...关键词:关键词:医学影像学 计算机辅助技术 几种腰椎椎体间融合术的研究进展 2010年 钟家云 赵德兵关键词:腰椎椎体间融合术 术式 微创 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同步行纤维环缝合术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椎间盘镜下行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术的同时应用一次性纤维环缝合器行纤维环缝合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髓核摘除术,术中应用一次性纤维环缝合器缝合纤维环裂口。术后随访观察患者症状改善、腰椎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2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平均45 min;术中出血量平均45 m L;术后切口均愈合。参照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评价疗效,本组优16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95%。结论在椎间盘镜下行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术中,同步应用一次性纤维环缝合器缝合纤维环,可即刻闭合纤维环裂口,促进纤维环修复,改善症状及恢复腰椎功能,并可预防、减少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复发。 赵德兵 钟家云 朱贤康 黄其裕关键词:椎间盘镜 髓核摘除术 纤维环 可动式椎间盘镜治疗椎间盘突出症35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腰椎屈曲侧卧位可动式椎间盘镜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性及手术操作要点.方法:对收治的椎间盘突出症35例应用可动式椎间盘镜治疗,全部采用腰椎屈曲侧卧位进行手术.结果:平均每例术中出血86ml,手术时间平均为45mi... 钟家云 赵德兵 黄其裕 黄汉春关键词:椎间盘镜 侧卧位 可动式椎间盘镜治疗椎间盘突出症35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腰椎屈曲侧卧位下可动式椎间盘镜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性及手术操作要点。方法对椎间盘突出症35例应用可动式椎间盘镜治疗,全部采用腰椎屈曲侧卧位进行手术。结果平均每例术中出血86ml,手术时间平均为52min,按目前较常用的Macnab标准评定:优28例,良6例,可1例,优良率达97.1%,其中25例(71.4%)于术后3周恢复原工作或生活。结论可动式椎间盘镜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 ,术中采用腰椎屈曲侧卧位可使椎管结构改变,从而使MED手术更为安全简便,提高手术效率,避免神经损伤。 钟家云 赵德兵关键词:腰椎 MED下纤维环缝合联合富血小板血浆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结果及影像学评价 钟家云 侯信合 梁文静 杨珍 龙海光 林夏全 李腾标 黄汉春 黄其裕 赵德兵 莫娟 朱贤康 李海涛 赵 ①课题来源与背景: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脊柱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是引起下腰痛的的主要原因之一。对于正规保守治疗无效者常需手术治疗。无论传统开窗髓核摘除术或MED下髓核摘除术,术后均有复发风险。据统计,复发率高达10%-15%...关键词: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盘镜下建立椎弓根钉通道行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临床研究 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究椎间盘镜下建立椎弓根钉通道行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2012年3月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9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6例患者选择椎间盘镜下建立椎弓根钉通道行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进行治疗(观察组),46例患者选择传统开放式后路椎间盘摘除椎弓根钉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疼痛评分、椎间隙高度、临床好转率及满意度等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均要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疼痛评分、椎间隙高度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好转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间盘镜下建立椎弓根钉通道行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的临床效果显著,疗效确切,且术中出血量少、切口小、术后恢复也快,值得研究推广。 朱贤康 钟家云 李腾标 林夏全 赵德兵 黄其裕 侯信合关键词:椎间盘镜 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 腰椎椎体间融合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治疗下腰椎不稳症38例报告 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评价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治疗下腰椎不稳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8例退变性腰椎不稳症患者,进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椎体间植骨融合治疗,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术后随访8个月至4年,优良率达100%。植骨椎体间骨性融合率为100%。结论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椎体间植骨融合可使不稳节段即刻稳定,骨性融合率高,是治疗退变性腰椎不稳的较好方法。 钟家云 赵德兵关键词:腰椎不稳症 椎弓根螺钉 内固定 植骨融合 单侧双通道内镜辅助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与传统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效果比较 2025年 目的 比较单侧双通道内镜辅助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UBE-PLIF)与传统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PLIF)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4年5月于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接受诊治的110例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PLIF组(55例,接受PLIF治疗)和UBE-PLIF组(55例,接受UBE-PLIF治疗)。两组患者术后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相关指标、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 UBE-PLIF组患者手术时间更长,但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更少,术后住院时间更短(均P<0.05)。两组患者VAS疼痛评分及ODI评分具有时间、组间、交互效应差异(F_(时间)=5.324、7.108,P_(时间)<0.05,F_(组间)=8.218、6.940,P_(组间)<0.05,F_(交互)=7.363、6.307,P_(交互)<0.05);两组患者术后1、3个月的VAS疼痛评分和ODI评分均呈降低趋势,且观察组均更低(均P<0.05)。术后1d,两组患者CRP水平均升高,但UBE-PLIF组更低(均P<0.05)。结论 与PLIF比较,UBE-PLIF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手术时间较长,但更能改善围术期指标,缓解术后疼痛症状和减轻功能受损程 度,且对内环境影响较小,炎症反应较轻。 赵德兵关键词:腰椎退变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