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贾晓斌

作品数:23 被引量:103H指数:7
供职机构:商洛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9篇乳腺
  • 5篇乳腺癌
  • 5篇腺癌
  • 4篇预后
  • 4篇乳头
  • 4篇肿瘤
  • 4篇甲状腺
  • 3篇乳头状
  • 3篇乳头状癌
  • 3篇手术
  • 3篇术后
  • 3篇细胞
  • 3篇甲状腺乳头状...
  • 2篇胸部
  • 2篇旋切
  • 2篇乳腺癌根治
  • 2篇乳腺癌根治术
  • 2篇乳腺纤维
  • 2篇切除
  • 2篇切除术

机构

  • 23篇商洛市中心医...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安县人民医院
  • 1篇陕西中医药大...
  • 1篇攀枝花市第二...
  • 1篇空军军医大学

作者

  • 23篇贾晓斌
  • 6篇李强
  • 3篇唐红涛
  • 2篇文浩
  • 1篇任宏
  • 1篇汤志刚
  • 1篇王健生
  • 1篇李勇
  • 1篇张云锋
  • 1篇程辉
  • 1篇郭彩云
  • 1篇马兰
  • 1篇张超
  • 1篇程永红
  • 1篇姚瑛

传媒

  • 4篇陕西医学杂志
  • 2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中国冶金工业...
  • 1篇实用医技杂志
  • 1篇中国药业
  • 1篇中国现代普通...
  • 1篇腹腔镜外科杂...
  • 1篇河南外科学杂...
  • 1篇疑难病杂志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保健医学研究...
  • 1篇中华普外科手...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现代药物与临...
  • 1篇转化医学杂志
  • 1篇空军军医大学...

年份

  • 5篇2025
  • 3篇2024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4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8
  • 1篇2007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胸部外伤105例治疗体会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胸外伤救治的对策及措施。方法:回顾分析105例胸部外伤患者的救治。单纯胸腔闭式引流术86例,开胸结扎肋间动脉止血2例,肺裂伤行修补术3例,肺叶切除3例,心脏修补1例,膈肌修补2例,食管裂伤行修补2例,支气管破裂行修补2例,纤维板剥脱术1例,脾切除1例,肠修补1例,膀胱修补1例。结果:治愈100例,死亡5例。2例死于颅脑损伤,1例死于心脏破裂后失血性休克及心包填塞,2例死于肺功能衰竭。结论: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可挽救胸部外伤患者的生命。
文浩贾晓斌郭彩云文德强马兰
关键词:胸外伤
真空辅助乳腺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纤维瘤的效果及并发症观察
2024年
目的:探究真空辅助乳腺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纤维瘤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10月期间105例乳腺纤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术式分为观察组(真空辅助乳腺微创旋切术,n=55)和对照组(予以采取环乳晕切口术,n=50)。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分析,围手术期临床指标、瘢痕量表(VSS)情况等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组内不同时间点比较时,采用配对样本检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乳晕区感觉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等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切口长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周时,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8%)显著低于对照组(14.0%)(P<0.05)。在术后1周、1个月和3个月时,观察组患者V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时,观察组患者乳晕区感觉神经功能正常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真空辅助乳腺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纤维瘤不仅降低术后并发症,还加快瘢痕的愈合和乳晕区感觉神经功能的恢复。
向辉贾晓斌全卫涛
关键词:乳腺纤维瘤并发症
136例横切口及改良横切口乳腺癌根治术临床体会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讨论减少乳腺癌手术创伤及术后并发症、美化切口的方法,为二期乳房成形术奠定基础。方法:对136例分别位于乳房各个象限乳腺癌患者,采用横切口及改良横切口,改进操作及技术方法行乳腺癌根治术。结果:切口Ⅰ期愈合125例(91.91%),皮瓣部分轻度坏死9例(6.47%),中重度坏死2例(1.47%),皮下积液24例(17.65%),肩关节活动障碍6例(4.41%),术后观察8年局部复发2例(1.47%),肺转移1例(0.74%),骨转移2例(1.47%)。结论:应用横切口及改良横切口行乳腺癌根治术,操作方便,切口愈合满意,美观,易行二期乳房成形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对患者的心理影响明显降低。可作为乳腺癌根治术首选切口方式。
贾晓斌文浩任宏
关键词:乳腺癌横切口改良横切口
胃底贲门癌根治术后不同消化道重建方式的效果比较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探讨胃底贲门癌根治术后三种不同消化道重建方式效果。方法:收集胃底贲门癌患者32例,随机分为间置空肠吻合术组、空肠食管Roux-en-Y吻合术组、食管残胃后壁吻合术组3组,比较3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食管残胃后壁吻合术组返流性食管炎发生率高于间置空肠吻合术组(P<0.05);手术后,间置空肠吻合术组患者在整体健康状况、便秘、恶心呕吐上评分均低于空肠食管Roux-en-Y吻合术组和食管残胃后壁吻合术组(P<0.05);间置空肠吻合术组患者的腹泻评分高于空肠食管Roux-en-Y吻合术组和食管残胃后壁吻合术组(P<0.05)。结论:间置空肠吻合术重建消化道具有较低的返流性食管炎发生率和较好的预后。
贾晓斌吉锋英毕红革
多发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69例临床观察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总结多发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我科2007-04~2009-04 69例多发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患者的治疗情况及效果。结果69例均取得满意治疗效果。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具有解剖复位、固定可靠、并发症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可作为治疗多发肋骨骨折,特别是合并浮动胸壁患者的首选方法。
汤志刚唐红涛贾晓斌
关键词:肋骨骨折浮动胸壁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培美曲塞二钠联合顺铂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2014年
目的研究培美曲塞联合顺铂与(紫杉醇、吉西他滨或长春瑞滨)联合顺铂组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对比。方法 36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为两组每组18例,一组给予培美曲塞联合顺铂全身化疗,另一组给予(紫杉醇、吉西他滨或长春瑞滨)联合顺铂全身化疗。结果实验组完全缓解(CR)0例,部分缓解(PR)4例,稳定(SD)10例,进展(PD)4例,总有效率(CR+PR)为22.2%,疾病控制率(CR+PR+SD)为77.8%;对照组完全缓解(CR)0例,部分缓解(PR)3例,稳定(SD)9例,进展(PD)6例,总有效率(CR+PR)为16.7%,疾病控制率(CR+PR+SD)为66.7%。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TP和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血液毒性及消化道反应方面,实验组低于对照组。结论培美曲塞联合顺铂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具有有效、毒性低,且具有较好的耐受性。
李强贾晓斌
关键词:培美曲塞顺铂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甲状腺乳头状癌中长链非编码RNA NEAT1和微小RNA-34a表达及临床意义
2025年
目的探究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组织中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核富含丰富的转录本1(NEAT1)及微小RNA(miR)-34a的表达量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8年6月商洛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9例PTC患者,术中收集PTC组织及癌旁组织(PT)。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LncRNA NEAT1、miR-34a表达量。Pearson法分析PTC组织中LncRNA NEAT1和miR-34a表达量的相关性。以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LncRNA NEAT1和miR-34a相对表达量与PTC预后的关系,并以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PTC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PTC组织中LncRNA NEAT1相对表达量(4.19±0.90)较PT(1.36±0.34)高,miR-34a相对表达量(0.43±0.12)较PT(1.33±0.36)低(P<0.05)。LncRNA NEAT1和miR-34a表达量在癌组织分化程度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且miR-34a表达量在淋巴结转移方面亦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PTC组织中LncRNA NEAT1和miR-34a表达量呈负相关(r=-0.516,P<0.05)。高表达LncRNA NEAT1患者的3年生存率低于低表达患者(P<0.05),高表达miR-34a患者的3年生存率高于低表达患者(P<0.05)。低表达miR-34a、高表达LncRNA NEAT1及低分化是影响PT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PTC组织中LncRNA NEAT1高表达,miR-34a低表达,且二者呈现负相关,均有望成为新的PTC预后评估的肿瘤标志物。
崔仪汪阔贾晓斌雷珍珍向辉
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癌预后
腔镜与开放保留乳头乳晕的全乳切除术联合即刻乳房重建的临床体会
2025年
目的:对比腔镜与开放保留乳头乳晕的全乳切除术联合即刻乳房重建治疗乳腺癌的手术疗效。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选取2018年3月至2021年3月的85例乳腺癌患者,行保留乳头乳晕的全乳切除术,并应用假体行即刻乳房重建治疗。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开放组(n=41)与腔镜组(n=44)。对比分析两组一般资料、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乳房美容效果评分及满意度等指标。术后规律随访3年,对比两组无进展生存期,并绘制生存曲线。结果:腔镜组手术时间长于开放组(P<0.05),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少于开放组(P<0.05),住院时间短于开放组(P<0.05),两组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皮下积液、淋巴水肿、皮瓣坏死、感染、上肢功能障碍、假体移位等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重建术后美容效果评分、患者主观满意度高于开放组(P<0.05)。术后随访3年,两组无进展生存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腔镜下保留乳头乳晕根治切除联合即刻假体植入乳房重建治疗乳腺癌安全、可靠,疗效确切,可提升乳房的美观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崔仪柯贤锋向辉贾晓斌雷珍珍
关键词:乳腺肿瘤乳房切除术内窥镜检查即刻乳房重建
超声引导下麦默通旋切系统在乳腺纤维腺瘤治疗中的价值被引量:18
2017年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麦默通旋切系统在乳腺纤维腺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商洛市中心医院收治的乳腺纤维腺瘤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影像学和病理学检查确诊为乳腺纤维腺瘤,根据患者手术治疗方案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1例患者接受传统开放式乳腺纤维腺瘤切除术,观察组45例患者在超声引导下应用麦默通旋切系统进行手术切除。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纤维腺瘤均完全切除,且两组患者手术用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随访乳房外观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超声引导麦默通旋切系统治疗乳腺纤维腺瘤具有切除准确、医源性创伤低的优势,患者术后康复速度较快,并发症、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李勇贾晓斌
关键词:超声麦默通旋切系统乳腺纤维腺瘤临床疗效
机器学习联合多组学对三阴性乳腺癌的研究进展
2025年
三阴性乳腺癌(TNBC)约占浸润性乳腺癌的10%~20%。相较于其他分型,TNBC具有更强侵袭性和更显著的耐药性等特点;且TNBC缺乏特定靶点,肿瘤异质性较强,治疗手段有限,预后较差。近年来,人们通过识别新的分子生物标志物联合人工智能特别是机器学习(ML),对TNBC做出更精确和个性化的治疗。这些分子生物标志物包括遗传和转录后改变、蛋白质表达的变化,以及由多种组学技术所识别的代谢、免疫学或微生物变化。本综述总结了ML联合多组学分析在TNBC中的研究应用,为TNBC的精准治疗提供了思路和理论依据。
李青霞丁嘉珺王邑迪徐斐贾晓斌王廷
关键词:三阴性乳腺癌预后生物标记物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