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欣
- 作品数:7 被引量:26H指数:3
- 供职机构: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西省卫生厅中医药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电针配合运动再学习治疗缺血性中风的疗效被引量:8
- 2013年
- 目的:观察头穴透刺电针配合运动再学习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缺血性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2组均给予运动再学习治疗,观察组加用头穴透刺电针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功能性步行分级(FAC)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结果:治疗6周后,2组FMA、FAC及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P<0.05,0.01)。结论:头穴透刺电针配合运动再学习治疗缺血性中风能有效地改善患者运动、步行功能,是缺血性中风偏瘫后步行功能重建的有效方法。
- 帅记焱李江霞谢欣淦方立黄小红肖小华
- 关键词:中风针灸疗法透针电针运动再学习
- 术后早期神经康复治疗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神经康复治疗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8月至2021年8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0例,依据术后治疗方法分为早期组和晚期组,每组各30例,早期组于术后4~7 d进行神经康复治疗,晚期组于术后1~2周行神经康复治疗,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运动功能、认知功能、临床疗效、卧床时间、神经功能改善时间、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时间、预后。结果治疗后,早期组患者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于晚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均高于晚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3.33%(28/30)高于晚期组66.67%(2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组患者的卧床时间短于晚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功能改善时间短于晚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时间短于晚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组的预后情况优于晚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早期神经康复治疗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较术后晚期神经康复治疗好。
- 刘卫兵梁锐帅记焱江金文方富谢欣张先斌
- 关键词:神经康复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神经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手持感应电刺激对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及生活质量的效果观察
- 2025年
- 目的观察手持感应电刺激对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及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随机将2022年6月至2023年10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吞咽功能锻炼,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实施手持感应电刺激治疗,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摄食能力[功能性经口摄食量表(FOIS)]、吞咽功能[标准吞咽功能评定量表(SSA)]、生活质量[吞咽障碍患者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两组FOIS评分提高,SSA评分降低,且观察组改善更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SWAL-QoL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实施手持感应电刺激治疗可促进吞咽功能恢复,有利于生活质量的提升。
- 杨挺谢欣
- 关键词: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生活质量
- 综合康复治疗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吞咽功能障碍的影响被引量:8
- 2022年
- 目的:探究综合康复治疗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吞咽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1年10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综合康复治疗+常规治疗)与对照组(常规治疗),各30例。对两组治疗前后的吞咽功能评分(GUSS)、预后评分(GOS)、生活质量评分予以对比,评估治疗效果,随访观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GUSS评分、GO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GUSS评分、GOS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康复治疗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在改善患者吞咽功能、增强预后、提升生活质量方面有着突出效果,有利于减少并发症,可予以推广。
- 刘卫兵梁锐帅记焱唐尤佳方富谢欣
- 关键词:综合康复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吞咽功能障碍生活质量并发症
- 康复机器人训练对脑梗死偏瘫患者平衡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被引量:7
- 2020年
- 目的探讨康复机器人训练对脑梗死偏瘫患者平衡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9年4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脑梗死偏瘫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训练,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康复机器人训练,训练8周后,比较两组平衡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训练8周后,试验组平衡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机器人训练可有效提高脑梗死偏瘫患者的平衡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
- 谢欣
- 关键词:脑梗死偏瘫日常生活能力
- 通经解痉针刺法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功能康复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探讨通经解痉针刺法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3年12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脑卒中后遗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9例)和观察组(49例)。对照组采用低频rTMS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通经解痉针刺法,两组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上肢痉挛程度、神经功能、上肢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中医证候积分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屈腕、屈肘肌群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分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Fugl-Meyer量表(FMA)上肢功能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不良事件发生。结论通经解痉针刺法联合低频rTMS可改善脑卒中后遗症患者上肢痉挛状态、神经功能,促进上肢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谢欣杨挺
- 关键词:脑卒中后遗症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上肢功能
- 脑卒中运动性失语的综合康复训练被引量:1
- 2011年
- 运动性失语是脑卒中患者的常见后遗症之一,其临床特征为明显的口语表达障碍,听理解相对保留。运动性失语患者预后相对好,早期积极训练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本科采用吞咽言语治疗仪配合综合语言训练,探讨运动性失语康复的方法及疗效。
- 李江霞黄小红谢徐勇任萍谢欣
- 关键词:综合康复训练运动性失语脑卒中患者失语患者语言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