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俊卿

作品数:32 被引量:137H指数:7
供职机构:北京市丰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空气污染与疾病监测示范点”项目北京市科委项目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5篇肿瘤
  • 4篇死亡率
  • 4篇恶性
  • 4篇恶性肿瘤
  • 4篇PM
  • 3篇时间序列
  • 3篇漏报
  • 3篇老年
  • 3篇老年人
  • 3篇减寿
  • 3篇病毒
  • 3篇传染
  • 3篇传染病
  • 2篇多糖疫苗
  • 2篇疫苗
  • 2篇人口
  • 2篇时间序列分析
  • 2篇死因
  • 2篇农村
  • 2篇潜在减寿年数

机构

  • 26篇北京市丰台区...
  • 5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市疾病预...
  • 1篇深圳市第二人...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北京大学肿瘤...

作者

  • 26篇谢俊卿
  • 15篇信振江
  • 13篇李洁
  • 10篇白俊梅
  • 6篇刘晓君
  • 5篇周慧霞
  • 5篇王琳
  • 4篇王梅
  • 3篇崔宝荣
  • 3篇毛雯雯
  • 3篇杜忠仁
  • 3篇张建军
  • 3篇赵建忠
  • 3篇敬燕燕
  • 3篇张芳
  • 3篇郭永超
  • 2篇郭秀花
  • 2篇李靖琳
  • 2篇王佳佳
  • 2篇姜晓飞

传媒

  • 3篇医学动物防制
  • 2篇中国肿瘤
  • 2篇实用预防医学
  • 2篇国际病毒学杂...
  • 2篇首都公共卫生
  • 2篇环境卫生学杂...
  • 1篇疾病监测
  • 1篇职业与健康
  • 1篇环境与健康杂...
  • 1篇中国防痨杂志
  • 1篇中国慢性病预...
  • 1篇中国卫生统计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中国病案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国癌症防治...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3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0
  • 4篇2019
  • 3篇2018
  • 4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3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10-2012年北京市丰台区人群死亡漏报调查分析被引量:15
2015年
目的 收集2010-2012年生前住址为北京市丰台区的死者死亡相关资料,估计北京市丰台区的人群死亡漏报率,校正人群死亡率,为描述北京市丰台区死亡模式提供基础,为估算北京市丰台区居民期望寿命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调查北京市丰台区所有街道(乡/镇)每户家庭常住人口在2010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的死亡相关信息,与全国疾病登记系统死因监测网的数据核对是否漏报,采用SAS 9.2统计软件对不同年份、性别、地区、年龄组的漏报率进行比较。结果 2010-2012年北京市丰台区死因监测漏报率分别为6.74%、7.17%、7.42%;不同年份死亡漏报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岁以下儿童漏报率与5岁以上人群漏报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死亡漏报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城乡死亡漏报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漏报率校正后,2010-2012年北京市丰台区人群死亡率分别为709.78/10万、691.71/10万、742.20/10万;2012年校正后的期望寿命为80.65岁。结论2010-2012年北京市丰台区死亡漏报率低于全国或北京市死亡漏报率;女性漏报率高于男性;城市地区死亡漏报率高于农村地区;2012年北京市丰台区人群期望寿命为80.65岁。
谢俊卿信振江白俊梅杜忠仁赵建忠
关键词:死亡率
2008-2015年北京市丰台区3岁以下儿童病毒性传染病流行特征分析
2017年
目的分析2008-2015年丰台区3岁以下儿童病毒性传染病病例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资料.率和构成比的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2008-2015年丰台区3岁以下儿童共报告由病毒性引起的传染病10种20400例,累计报告4例死亡病例,年度报告发病率为5 247.20/10万.总体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河东地区高于河西地区.手足口病和水痘是发病率最高的两种疾病.结论手足口病和水痘是丰台区3岁以下儿童需重点防控的病毒性传染病,需结合流行特征开展综合防控工作.
信振江刘晓君谢俊卿王琳白俊梅王梅李洁
关键词:病毒性传染病流行病学特征手足口病水痘
1999-2015年北京市丰台区自备井水硝酸盐污染地区分布特征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分析北京市丰台区农村饮用自备井水中硝酸盐浓度水平及其分布特征,为农村改水及健康风险管理提供数据支撑。方法利用1999-2015年北京市丰台区各乡镇自备井水硝酸盐监测资料,分析自备井水硝酸盐浓度在各地区间分布特征。结果 1999-2015年丰台区农村自备井硝酸盐合格率为44.06%(267/606),其中花乡合格率最低(14.84%),长辛店镇合格率最高(100.00%)。河东地区自备井水硝酸盐浓度(29.85 mg/L)高于河西地区(2.38 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各乡镇间自备井水硝酸盐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从高到低浓度排序为花乡(34.50 mg/L)>卢沟桥乡(26.70 mg/L)>南苑乡(25.00 mg/L)>王佐镇(2.89 mg/L)>长辛店镇(1.82 mg/L)。1999-2015年各年份中自备井水硝酸盐浓度在各乡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999-2015年丰台区自备井水硝酸盐污染河东地区高于河西地区,并且17年来各乡镇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为保障居民饮水健康,建议政府重点加强河东地区自备井水硝酸盐污染治理,可按照花乡、卢沟桥乡、南苑乡的顺序逐步推进。
敬燕燕徐赐贤谢俊卿韩凤超张芳信振江
关键词:农村自备井水硝酸盐浓度
应用Poisson模型分析2001-2011年北京市丰台区居民死亡特征及预测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了解北京市丰台区2001-2011年居民死亡率与死因构成的历年水平与变化趋势,为更好地开展疾病预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与参考。方法对2001-2011年北京市丰台区居民死因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历年死亡率、死因构成和死因顺位,利用Poisson回归分析对死亡趋势进行预测。结果北京市丰台区2001-2011年居民死亡率为553.77/10万(2002年)~677.92/10万(2010年),男性居民死亡率为685.89/10万,女性居民死亡率为548.06/10万,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不同性别、年龄别死因顺位不同。Poisson模型对丰台区2011年死亡率的预测平均相对误差在2.97%,预测精度较高。结论北京市丰台区2001-2011年居民死亡率呈下降趋势,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成为影响丰台区居民健康的主要原因,需进一步加强慢性病的预防与控制,开展两癌筛查和脑卒中的早诊早治、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倡导健康饮食、控制慢性病危险因素。
信振江谢俊卿白俊梅杜忠仁李洁
关键词:死亡率死因构成
北京市丰台区大气PM10与心血管疾病门诊量关系研究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探讨北京市丰台区大气PM10对人群心血管疾病日门诊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广义相加泊松回归模型的时间序列研究,在控制门诊量的长期趋势、“星期几效应”、气象因素等混杂因素的影响后,分析北京市丰台区2010年1月1日-12月31日大气PM10日均浓度与心血管疾病日门诊量之间的关系。结果大气PM10浓度每升高10μg/m^3,居民心血管疾病就诊量平均增加0.57%(多因素模型RR=1.0057。95%CI:1.0047-1.0067)。大气PMIO对人群心血管疾病门诊量的影响存在滞后效应,并在滞后第2天(lag2)达到最强。结论本次调查地区的大气PM10浓度与居民心血管疾病门诊量之间存在正向关联。
周慧霞谢俊卿刘晓君李洁赵建忠崔宝荣敬燕燕张芳
关键词:大气污染心血管疾病时间序列分析
1989-2016年北京市丰台区甲乙类传染病流行趋势分析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了解1989-2016年北京市丰台区甲乙类传染病流行趋势。方法采用年估计百分比变化法描述甲乙类传染病发病、死亡的时间变化,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研究全病种与持续监测病种发病、死亡趋势的相关关系。结果1989-2016年,丰台区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由778.43/10万下降到170.91/10万,发病以肠道传染病为主,呼吸道传染病发病构成上升;艾滋病发病率由0.26/10万上升到5.77/10万,梅毒发病率由0.14/10万上升到18.24/10万;肺结核发病顺位由第4位升至第2位,梅毒由第5位升至第3位;全病种与持续监测病种发病、死亡趋势一致(发病:r=0.989,P<0.001;死亡:r=0.924,P<0.001);死因顺位前3位为病毒性肝炎、肺结核和艾滋病;2004-2016年甲乙类传染病粗死亡率由0.59/10万上升到1.59/10万,标化死亡率由0.75/10万下降到0.54/10万。结论 28年间丰台区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明显下降,持续监测病种较全病种年均死亡率上升更明显;细菌性痢疾、肺结核、艾滋病与梅毒是丰台区甲乙类传染病中应重点防控的疾病。
王琳刘晓君谢俊卿王梅白俊梅武宇晨信振江
关键词:传染病发病率死亡率
2015—2022年北京市丰台区农村结直肠癌早诊早治项目筛查结果分析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 分析2015—2022年北京市丰台区农村结直肠癌早诊早治的筛查结果。方法 选取2015—2022年在北京市丰台区农村癌症早诊早治项目点的40~74岁常住居民进行筛查,通过问卷调查、免疫化学法粪便潜血试验初筛评估出结直肠癌高危人群,并对高危人群进行结直肠镜检查,计算结直肠癌高危率、肠镜检查依从率和结直肠癌检出率。结果 丰台区共14 972名居民参与结直肠癌高危风险评估,评估出结直肠癌高危人群5 961人,高危率为39.81%,其中男性高危率低于女性(P<0.001);70~74岁年龄组的高危率最高(43.53%),40~44岁年龄组最低(31.88%)。完成肠镜检查3 314人,依从率为55.59%;45~49岁年龄组的依从率最高(63.23%),65~69岁年龄组最低(48.58%)。肠镜检查中异常病变检出率为5.07%,其中进展期腺瘤,伴中、重度异型增生的其他病变,早期癌和中晚期癌的检出率分别为4.77%、0.09%、0.15%和0.06%。男性的进展期腺瘤、早期癌和中晚期癌检出率均高于女性,伴中、重度异型增生的其他病变检出率则低于女性;不同年龄组间进展期腺瘤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以70~74岁年龄组的检出率最高(9.57%)。结论 北京市丰台区农村结直肠癌筛查的高危率较高,且女性高危风险高于男性,老年人是高风险人群,未来应加强对这些高危人群进行检测和筛查,并提高其依从性。
张天阳肖文信振江谢俊卿
关键词:结直肠癌高危肠镜检查
2012~2015年北京市丰台区PM_(2.5)与居民总死亡关联性的调查研究
2016年
目的通过收集2012年3月~2015年2月北京市丰台区气象数据、细颗粒物(PM_(2.5))的污染数据、居民总死亡数据,分析PM_(2.5)对居民造成的超额死亡危险,为丰台区居民的疾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SAS9.2软件对PM_(2.5)污染情况、气象因素以及居民总死亡水平进行描述性分析以及相关性分析;利用R3.0.3软件建立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DLNM)分析PM_(2.5)对居民造成的超额死亡危险。结果 PM_(2.5)年平均浓度为91.94μg/m^3,居民总死亡数为23 138人;PM_(2.5)与平均温度呈负相关关系(r=-0.10,P<0.01),PM_(2.5)与相对湿度和气压均呈正相关(r=0.38、0.03),但是PM_(2.5)与气压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PM_(2.5)与总死亡数呈正相关关系(r=0.11,P<0.01);PM_(2.5)对居民总死亡水平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012年3月~2015年2月北京市丰台区PM_(2.5)的污染严重,2013年PM_(2.5)的污染最严重;居民总死亡呈冬季最高的趋势;PM_(2.5)浓度与居民总死亡数呈正相关关系。
郭永超李洁谢俊卿周慧霞胥芹郭秀花
关键词:PM2.5时间序列
2013年丰台区PM_(2.5)与居民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的关系研究被引量:14
2016年
目的研究2013年北京市丰台区PM_(2.5)对居民呼吸系统疾病死亡水平的影响。方法分析2013年北京市丰台区大气污染物PM_(2.5)的污染情况、居民呼吸系统疾病死亡水平以及气象状况,采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研究2013年北京市丰台区大气污染物PM_(2.5)对居民呼吸系统疾病死亡水平的影响。结果北京市丰台区2013年大气PM_(2.5)年平均质量浓度为100.92μg/m^3,居民呼吸系统疾病死亡人数为764人。大气PM_(2.5)质量浓度与日平均相对湿度、居民呼吸系统疾病死亡水平、女性居民呼吸系统疾病死亡水平呈正相关关系(P<0.05);大气PM_(2.5)质量浓度与日平均气温、日平均气压、男性居民呼吸系统疾病死亡水平无相关性。在污染当天PM_(2.5)每升高10μg/m^3,相对危险度RR值为1.0252(95%CI:1.0113~1.0393)。结论 2013年北京市丰台区PM_(2.5)年平均质量浓度为100.92μg/m^3,超过国家规定二级标准的34.56%,居民呼吸系统疾病死亡数随着PM_(2.5)质量浓度的升高而升高。
郭永超李洁谢俊卿陈丹丹周慧霞胥芹郭秀花
关键词:呼吸系统疾病
2006-2015年北京市丰台区老年人伤害死亡特征分析及潜在减寿年数研究被引量:12
2020年
目的了解北京市丰台区2006-2015年老年人伤害死亡的流行病学特征和潜在减寿年数,为北京市丰台区老年人伤害死亡的预防和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描述2006-2015年北京市丰台区老年伤害死亡特征,分析变化趋势,计算潜在减寿年数。结果2006-2015年北京市丰台区老年人死因顺位中伤害由第七位上升到第五位,伤害平均死亡率为92.02/10万,男性高于女性。随着老年人年龄的增长,伤害的死亡率呈上升趋势。老年人伤害死因顺位前三位为意外跌落、机动车辆交通事故和自杀。老年男性和女性伤害死因首位均为意外跌落,但老年女性的第二位伤害死因为自杀。老年人的伤害潜在减寿年数从242.50人年增长到305.00人年,呈上升趋势,伤害平均潜在寿命损失年为5.38人年左右。结论老年人的伤害死亡率随着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伤害死因首位为意外跌落,老年女性的第二位伤害死因为自杀,应针对伤害发生原因和老年人群的特点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谢俊卿王佳佳信振江白俊梅郝瑞晓李洁
关键词:老年人潜在减寿年数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