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咪咪
- 作品数:32 被引量:176H指数:7
- 供职机构:广东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建筑科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鼻内镜下视神经减压术治疗外伤性视神经损伤临床观察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视神经减压术治疗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手术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2004年11月~2016年3月期收治且具有完整随访资料的109例(110眼)外伤性视神经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95例,女14例;年龄6~65岁,平均年龄27岁。所有患者均接受鼻内镜视神经减压术,评估手术的临床疗效及预后相关因素。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随访3个月以上,手术的总体视力改善率为55.5%(61/110),其中有效率21.8%(24/110),显效率33.7%(37/110);术前视力有光感者视力改善率达100%(24/24),无光感者为44.2%(38/86);没有病例术后视力较术前变差。手术时间距离受伤时间<3 d者视力改善率为59.5%(22/37),3~7 d为53.3%(32/60),>7 d为53.9%(7/13);术中切开视神经鞘膜者视力改善率为50.0%(4/8),不切开者为55.9%(57/10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视力与患者的手术预后呈显著的正相关(P=0.001)。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性别、术前视力、外伤到手术间隔的时间以及术中是否行视神经鞘膜切开均不是影响患者手术预后的显著因素。结论鼻内镜下视神经减压术是治疗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的有效手段,且外伤至手术的时间及术中是否行鞘膜切开与手术预后无显著相关。
- 苏小妹邱前辉詹建东许咪咪
- 关键词:内镜外伤性视神经损伤外科手术
- 捏鼻鼓气法CT咽鼓管重建在咽鼓管异常开放症中的应用价值
- 刘辉崔勇许咪咪许海强黎青莲吴佩娜
- 颈部鳃源性皮肤软骨遗迹十例报道并文献分析
- 目的:探讨颈部鳃源性皮肤软骨遗迹的胚胎来源及诊治。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3月至2018年6月广东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8例颈部鳃源性皮肤软骨遗迹患儿的临床资料。
- 许咪咪陈良嗣
- 锤骨前庭桥接术应用于听骨链重建的远期效果分析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分析锤骨前庭桥接术(MT)应用于听骨链重建的远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MT技术重建中耳传声功能并获得远期随访的11例(12耳)患者资料,统计术前、术后1周和术后≥1年的听力结果,根据术中发现、手术并发症及术后听力效果,探讨此术式的适应证,评估其远期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11例(12耳)中,鼓室硬化1例(1耳),先天性听骨链畸形3例(4耳),耳硬化症5例(5耳),局灶性中耳胆脂瘤2例(2耳)。所有患者术后2周内均无骨导听力下降(骨导损失超过10dB);4例术后短暂眩晕,平均3d缓解;2例局灶性中耳胆脂瘤患者无复发。随访1~6年,全部患者气导改善显著,无骨导下降,气骨导差术前与术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MT远期效果安全有效,适用于多种原因导致的伴有锤砧传声功能障碍的镫骨或底板固定的听骨链重建。
- 王晓茜黄宏明葛润梅黄艳许咪咪汪菊萍黄东华黄韵烨莫烨菲林晓德吴佩娜
- 关键词:镫骨手术耳硬化症听骨链重建远期效果
- 锤骨-前庭桥接术在听骨链重建中的临床应用
- 目的:探讨锤骨-前庭桥接技术在中耳手术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2007年3月至2016年1月间应用锤骨-前庭桥接技术重建中耳传音功能的21例(22耳)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术前、术后近期(2周内)、术后远期(术后4...
- 王晓茜许咪咪葛润梅傅敏黄宏明崔勇汪菊萍吴佩娜
- 耳硬化CT表现与临床症状的比较分析被引量:12
- 2011年
- 目的将耳硬化患者术前CT表现与临床症状进行对比,评估CT检查对耳硬化的诊疗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7月—2010年1月间在我科经手术证实且资料完整的耳硬化病例共84例168耳,术前均行颞骨薄层CT扫描、电测听、声阻抗检查,统计CT诊断耳硬化的阳性比例。结果 84例168耳中CT阳性耳143耳,阳性率85.1%,双侧病变70例,单侧病变3例。在阳性病例中前庭窗型125耳,占阳性患耳的87.4%;CT表现累及耳蜗的耳硬化(耳蜗型+混合型)共9例18耳;占12.6%,其中7例电测听提示骨导听力下降。结论随着影像科学技术的发展,CT检查对于耳硬化的诊断阳性率较前提高,尤其对于耳蜗型或混合型耳硬化具有尤为重要的意义。
- 王晓茜吴佩娜许咪咪黄宏明葛润梅傅敏崔勇
- 关键词:耳硬化症CT扫描混合型
- CD44在鼻咽癌侧群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8
- 2015年
- 目的:探讨CD44在鼻咽癌侧群细胞(SP细胞)中的表达状况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对培养的鼻咽癌CNE-2细胞进行分选以获得出CD44-SP细胞及CD44+SP细胞,通过细胞迁移实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细胞周期分析及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等实验,统计分析CNE-2、CNE-2SP、CNE-2NSP、CNE-2CD44+SP、CNE-2CD44-SP各细胞之间的生物学差异。结果:鼻咽癌CNE-2细胞中可以提取到2.3%的SP细胞,其中36.5%为CD44+SP细胞。CD44+SP细胞的增殖能力、细胞迁移能力、平板克隆形成能力均显著高于其他细胞(P<0.01),对化疗药物的耐受性也显著高于其他细胞(P<0.01)。结论:SP细胞在鼻咽癌细胞中所占的数量少,但在细胞的增殖方面具有较强活跃性,其具有肿瘤细胞"种子"特性。由于CD44+SP细胞在鼻咽癌增殖生长以及化疗耐药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提示CD44可作为鼻咽癌SP细胞表面的标志物之一。
- 熊姗姗邱前辉詹建东苏小妹许咪咪罗小宁
- 关键词:鼻咽癌侧群细胞CD44肿瘤标志物
- 锤骨-前庭桥接术在听骨链重建中的临床应用
- 王晓茜许咪咪葛润梅傅敏黄宏明崔勇吴佩娜
- 罗格列酮对鼻咽癌CNE2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 观察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的配体罗格列酮(RSG)在体外对鼻咽癌CNE2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CCK-8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1、10、20、50、100μM)罗格列酮对鼻咽癌CNE2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及分析细胞周期;逆转录PCR法观察Bcl-2、Bax的mRNA表达.结果 鼻咽癌CNE2细胞的凋亡率与罗格列酮浓度呈正相关;G0/G1期细胞比例随着罗格列酮浓度升高增加越显著(P<0.05).罗格列酮干预鼻咽癌CNE2细胞后,Bcl-2的mRNA表达在鼻咽癌细胞中下调,而Bax的mRNA及蛋白在鼻咽癌细胞中表达上调.结论 罗格列酮可在体外抑制鼻咽癌细胞生长,导致G0/G1期阻滞,并通过调节Bcl-2和Bax的水平而诱导其凋亡.
- 詹建东邱前辉苏小妹许咪咪
- 关键词:罗格列酮鼻咽癌增殖凋亡
- 嗓音训练治疗声带小结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4
- 2015年
- 目的探讨嗓音训练对声带小结患者发声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1例声带小结患者进行嗓音训练,包括嗓音教育和发声训练,根据"呼吸-发声-共鸣"平衡原理,采用喉部按摩、无声练习及发大开口咽音的训练方法,每周训练一次,每次1~2小时,共5次。训练前后对患者进行嗓音障碍指数量表(VHI)评估、GRBAS评估、动态喉镜检查、空气动力学检测、计算机嗓音声学分析,比较治疗前后评估结果。结果 21例患者治疗后VHI评分总分(29.48±21.21分)明显低于治疗前(52.95±24.30分)(P〈0.01);GRBAS评分中总嘶哑度G(0.67±0.76)明显低于训练前(1.88±1.05)(P〈0.01),粗糙声R(0.52±0.58)明显低于训练前(1.36±0.55)(P〈0.01);治疗后动态喉镜检查患者声带闭合、运动的对称性、粘膜波、振动规律性均改善(P〈0.01);3例患者声带小结完全消失,13例患者声带小结缩小,5例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变化;最长发声时间也由治疗前的8.87±3.75秒变为治疗后的12.54±3.68秒(P〈0.01);治疗后嗓音的频率微扰、振幅微扰、噪谐比(分别为0.18%±0.08%、2.10%±0.98%、0.0034±0.0022dB)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分别为0.43%±0.31%、4.55%±1.80%、0.0184±0.028dB)(P〈0.01或0.05)。结论嗓音训练对声带小结患者发声障碍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 李艳葛平江彭莉佳盛晓丽许咪咪任庆宜陈少华
- 关键词:声带小结嗓音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