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伟
- 作品数:16 被引量:113H指数:7
- 供职机构:北京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基金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孤啡肽在脑内对抗电针镇痛在脊髓加强电针镇痛被引量:7
- 1996年
- 目的:观察孤啡肽(OFQ)是否影响电针镇痛。方法:通过侧脑室和脊髓蛛网膜下腔慢性埋植瘘管,分别在大鼠脑内和脊髓内注射OFQ,观察其对电针镇痛效应的影响。结果:首次发现i.c,v,注射OFQ1nmol和10nmol,可剂量依赖地对抗高频(100Hz)电针镇痛,而i.t.注射OFQ3nmol和10nmol可剂量依赖地加强高频电针镇痛。结论:孤啡肽在脑内对抗电针镇痛,在脊髓加强电针镇痛。
- 许伟田令华张伟韩济生
- 关键词:电针孤啡肽针刺疗法
- 电针对实验性单发关节炎模型的镇痛及治疗作用被引量:14
- 1995年
- 利用白陶土及鹿角菜胶在大鼠足底注射,构成局限性急性单发关节炎模型,探讨电针对该模型的作用。实验动物在戊巴比妥钠麻醉下,足底注射4%白陶土混悬液0.1ml及2%鹿角菜胶溶液0.05ml,致炎后于第4~12小时炎症显著。不同参数的电针刺激均可产生镇痛效应,其中2/15Hz电针的针效最高,并有明显的后效应(治疗作用)。单次电针已能产生足够的治疗作用,反复电针仅能使此作用略有加强。单纯留针亦有一定治疗作用。
- 罗非许伟韩济生
- 关键词:镇痛关节炎动物模型电针疗法
- 智聪宝对小白鼠学习记忆和耐力的影响
- 1994年
- 临床治疗发现开封医专脑功能障碍研究所等单位协作研制的智聪宝能够改善儿童智商,促进脑损伤恢复,增强脑细胞抗损伤能力。我们以前的工作也发现智聪宝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显著保护作用。为探讨智聪宝改善儿童智商的机制,了解其对心脏功能的影响,我们研究了智聪宝对小白鼠学习记忆和耐力的影响。以进—步阐明智聪宝的作用机制。
- 孙玉生陈清李淑莲王玉兰许伟
- 关键词:儿童智商脑细胞抗疲劳作用心肌缺血再灌注脑功能
- 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法测定大鼠脊髓灌流液单胺类递质及其代谢产物被引量:8
- 1998年
- 用反相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法分离并同时测定了大鼠脊髓灌流液中部分单胺类神经递质及其代谢产物。选择了较为理想的色谱条件,使生物样品的检测限达到80~670pg,单胺类递质代谢产物的回收率保持在83%~106%范围内。
- 田津斌方明刘雪松许伟韩济生
- 关键词:电化学检测器单胺脊髓
- 四种神经肽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被引量:2
- 1997年
- 以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分离甲硫脑啡肽(MEK)、亮脑啡肽(Leu-ENK)、强啡肽A1-17(DynA1-17)、胆囊收缩素(CCK-8s)。色谱柱为ZORBAXC18(2.1mmID×150mm);流动相:乙腈/水/三氟乙酸(TFA),梯度洗脱,紫外检测器检测:UV215nm。上述条件下,四种神经肽在微克水平得到较好分离。
- 刘雪松田津斌方明许伟韩济生
- 关键词:胆囊收缩素甲硫脑啡肽亮脑啡肽强啡肽
- 5-羟色胺受体的分子生物学被引量:12
- 1991年
- 把含有编码5-羟色胺受体(5-HTR)的mRNA注入非洲爪蟾卵母细胞内,借助卵母细胞的翻译系统,把5-HTR“移植”到卵母细胞的细胞膜上,借此深入研究5-HTR的配体结合特性以及受体后的信息传递机制。5-HT_(IC)R、5-HT_(IA)R以及5-HT_2R的cDNA相继克隆化成功,确定了这三种5-HTR的一级结构,并对受体的配体结合点、G蛋白的作用部位以及5-HTR的分子构象进行了推测。
- 许伟邱学才
- 关键词:5-羟色胺受体分子生物学
- 孤啡肽在脑内对抗电针镇痛在脊髓加强电针镇痛
- 1997年
- 田今华许伟张伟方圆韩济生
- 关键词:孤啡肽脊髓电针镇痛
- 大鼠脊髓5-羟色胺1A受体和1C/2受体亚型参与高频电针镇痛被引量:8
- 1996年
- 通过脊髓蛛网膜下腔慢性埋植导管分别注射5-HT受体的多种拮抗剂,分析了大鼠脊髓5-HT受体的三个主要类型5-HT1、5-HT2和5-HT3受体在高频电针镇痛中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i.t.注射5-HT1A受体拮抗剂spiperone25μg不影响100Hz电针的平均针效(P>0.05),但可阻断电针后效应(P<0.01);i.t.注射5-HT1c/2受体拮抗剂mianserin50μg可阻断100Hz电针的平均针效,也可阻断电针后效应(P<0.01);i.t.注射5-HT2受体拮抗剂1-NP20μg和5-HT3受体拮抗剂ICS205-930100μg对100Hz电针镇痛没有显著影响(P>0.05)。提示大鼠脊髓5-HT1A受体和5-HT1c/2受体参与介导100Hz电针镇痛,而5-HT3受体可能不起主要作用。
- 许伟罗非韩济生
- 关键词:电针镇痛脊髓5-羟色胺受体
- 孤啡肽与八肽胆囊收缩素在大鼠脑内拮抗吗啡镇痛的协同作用被引量:5
- 1999年
- 目的观察孤啡肽(OFQ)和八肽胆囊收缩素(CCK8)在大鼠脑内拮抗吗啡镇痛是否具有协同作用。方法应用等高线法设计实验,用辐射热甩尾法测定痛阈。皮下注射吗啡(5mg·kg-1)20min之后,选择有明显镇痛效应的大鼠,侧脑室(icv)分别注射不同剂量的OFQ和CCK8以及由两者不同比例(5∶1,25∶1)不同剂量组成的混合物,观察对吗啡镇痛效应的影响。结果联合应用OFQ和CCK8所产生的抗吗啡镇痛作用明显大于单独使用OFQ或CCK8。结论OFQ和CCK8在一定比例、一定剂量组合范围内,对抗吗啡镇痛具有协同效应。
- 袁立许伟韩济生
- 关键词:孤啡肽八肽胆囊收缩素吗啡镇痛
- 脊髓5-羟色胺Ⅰ型受体(5-HT1R)参与高频电针镇痛被引量:3
- 1991年
- 实验用200~250g Wistar大鼠,水合氯醛麻醉下于脊髓蛛网膜下腔(ich)置入PE-10聚乙烯管,术后24小时进行实验。以辐射热照射大鼠尾部引起甩尾反射的潜伏期(TFL)作为疼痛指标,以高频(100Hz)电针(1~3mA,0.3ms,持续30min)刺激“足三里”和“三阴交”穴,每10min停电测痛1次,30min内3次所测TFL增长百分数的平均值作为平均针效;电针刺激停止后,每隔10min测痛1次,3次所测TFL增长百分数的平均值作为电针后效应。
- 许伟董艺娜邱学才韩济生
- 关键词:高频电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