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CT
  • 2篇动脉
  • 2篇造影
  • 2篇肿瘤
  • 2篇腺瘤
  • 2篇囊肿
  • 2篇CT表现
  • 2篇12
  • 1篇胆囊
  • 1篇胆囊癌
  • 1篇胆囊肿瘤
  • 1篇碘油
  • 1篇碘油CT
  • 1篇动脉造影
  • 1篇心脏
  • 1篇心脏疾病
  • 1篇心脏外科
  • 1篇胸部
  • 1篇胸部疾病
  • 1篇胸痛

机构

  • 8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新疆阿克苏地...

作者

  • 8篇范连春
  • 3篇张忠嘉
  • 1篇张长淮
  • 1篇肖榕
  • 1篇张长准
  • 1篇冀景玲

传媒

  • 2篇北京医学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现代医用影像...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医用放射技术...

年份

  • 1篇2002
  • 1篇1995
  • 2篇1994
  • 1篇1993
  • 1篇1992
  • 1篇1991
  • 1篇1980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原发性胆囊癌12例CT表现被引量:10
1994年
作者总结了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胆囊癌经CT及其他影像诊断的结果。讨论了有关检查方法、鉴别诊断和CT分型问题。CT回顾性诊断正确率为75%。胆囊癌CT表现为胆囊被肿瘤取代、囊内结节或囊壁不均匀增厚。CT并能发现邻近肝内病灶、胆道梗阻、肝门、胰头区淋巴结转移及肝十二指肠韧带浸润。胆囊癌首选方法是B超、CT,可疑病例配合ERCP。
张忠嘉范连春张长淮
关键词:CT胆囊肿瘤
先天性主动脉窦瘤破裂的影像诊断(附6例分析)
1995年
本文报道6例先天性主动脉窦瘤破裂病例,均经手术证实,窦瘤全部起于右冠状窦并破入右室。6例皆有普通X线照片,主动脉造影及超声心动图检查。本文对临床资料及各种检查方法进行了讨论,认为平片有明显的诊断价值,超声心动图作为无创检查不仅可明确提示诊断,而且能指出窦瘤的部位、破口大小及有无合并心内畸形。术前行胸主动脉造影能更详确的做出诊断。
肖榕范连春
关键词:心脏疾病先天性主动脉窦瘤破裂心脏外科
肝癌碘油CT诊断价值的研究被引量:1
1994年
肝癌碘油CT诊断价值的研究范连春,张忠嘉,张长准自1978年以来对不宜手术切除的肝细胞癌采用肝动脉抗癌药物灌注并配合栓塞治疗获得比较满意的疗效,半年成活率可达67~76%。1983年以后又开展肝动脉亲脂性抗癌药与乙碘油混合液注入并栓塞治疗,使半年存活...
范连春张忠嘉张长准
关键词:肝肿瘤碘油CT
右半结肠癌误诊为小肠梗阻(附6例报告)
1980年
右半结肠癌引起的大肠梗阻误诊为机械性低位小肠梗阻。因这些病例经肤部透视及照片均显示小肠胀气及多数梯形液面,故容易造成误诊,为了进一步提高认识,总结经验.
范连春
关键词:小肠梗阻右半结肠癌大肠梗阻结肠梗阻
肝脏占位病变CT与血管造影对比研究
1992年
材料与方法37例肝内占位病变包括原发性肝癌22例(巨块型14例、结节型4例及多发结节型4例),肝转移2例(巨块型及结节型各1例),原发灶分别为肾癌及胆囊癌,肝海绵状血管瘤8例(单发3例,多发5例),肝腺瘤1例,肝脓疡3例(单发2例,多发1例)及肝包虫囊肿1例。经手术病理诊断24例,手术诊断2例及肝穿刺细胞学诊断11例。
范连春张忠嘉
关键词:肝脏占位病变CT肝腺瘤肝内占位病变肝包虫囊肿血管造影
怎样读X线片
1991年
病例1(图1)[病历简介]患者男性,46岁。咳嗽多年,近年来胸痛、憋气,劳动后加重。无发热、咯血史,询问其职业为矿工,在井下工作10年。[X 线表现]两肺上野可见椭圆形肿块,形状不规整,两侧对称,呈“八”字形分布,其大小右侧为4.0×2.5厘米,左侧为4.7×2.0厘米,边缘较清楚,密度均匀,肿块周围透明度增高为肺气肿表现(图1),在两肺中下野可见少许散在小结节影。两肺门影增大,密度增高。
冀景玲范连春
关键词:胸痛食管异物
肺动脉造影对胸部疾病的诊断价值(附12例分析)
1993年
本文报告12例肺动脉造影检查,其中先天性肺动脉发育异常者6例,原发性肺动脉高压4例,左上肺静脉瘤及白塞氏病各1例。胸片可见一侧肺不发育呈均匀致密影;一侧肺动脉不发育使肺体积变小;一侧肺动脉发育不良表现单侧透明肺;原发性肺动脉高压呈肺门动脉扩张;肺静脉瘤及白塞氏病形成肺门部圆形肿物。因缺少影像特征表现,仅根据胸片较难做出正确诊断。经肺动脉造影均可确诊。
范连春
关键词:肺动脉造影胸部疾病
支气管腺瘤的CT诊断
2002年
马军范连春
关键词:支气管腺瘤CT诊断CT表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