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范玉凤

作品数:4 被引量:45H指数:2
供职机构:浙江科技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文化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3篇虚拟学习共同...
  • 3篇学习共同体
  • 3篇共同体
  • 2篇信息空间
  • 2篇知识
  • 2篇知识建构
  • 1篇语言
  • 1篇语言表达
  • 1篇语言表达能力
  • 1篇师范
  • 1篇师范技能
  • 1篇师范生
  • 1篇口语
  • 1篇口语表达
  • 1篇口语表达能力
  • 1篇VIRTOO...
  • 1篇达能

机构

  • 3篇浙江师范大学
  • 1篇浙江科技学院

作者

  • 4篇范玉凤
  • 1篇李欣

传媒

  • 1篇中国电化教育
  • 1篇浙江科技学院...
  • 1篇软件导刊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3
  • 1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信息空间视域下的虚拟学习共同体知识建构策略研究
网络的普及和发展吸引越来越多的学习者开始选择自主化、网络化的新型学习方式。依托网络和多媒体技术构建的虚拟学习共同体,使得个体将学习行为纳入到社会性的学习过程中,通过共享、协作、交流等方式,以达到理想的学习目标。本研究围绕...
范玉凤
关键词:信息空间虚拟学习共同体
活动理论视角下的虚拟学习共同体构建研究被引量:42
2013年
虚拟学习共同体可有效弥补传统课堂中的交互匮乏,提升学习者的自主、协作、研讨和反思的能力,是养成终身学习能力并促进知识发展的有效途径。虚拟学习共同体的功能和活力与结构设计正相关,而构成要素则决定了虚拟学习共同体的形态。该文从活动理论的视角对虚拟学习共同体的构成要素重新进行了审视,阐述了其与虚拟学习共同体架构的映射关系;探讨了基于活动理论建构虚拟学习共同体的设计理念、方法和运行机制,重点研究了"学习主体、课程知识、学习者共同体、学习活动分工、工具、规则和共同体支撑平台"这七个主要构成要素,并基于这七个要素,设计了"教育技术研究方法"课程虚拟学习共同体的架构原型。
范玉凤李欣
关键词:虚拟学习共同体
师范生口语表达能力训练虚拟平台设计
2012年
在诸多师范技能中,语言表达能力无疑是必备的,也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分析目前师范生语言表达能力的现状,在借鉴国内外已有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可交互的师范生语言表达能力训练虚拟平台。并对虚拟训练平台的体系架构、化身建模、虚拟场景及交互设计等内容进行了深入探讨。
范玉凤
关键词:师范技能语言表达能力VIRTOOLS
基于信息空间的虚拟共同体协作知识建构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在现有虚拟学习共同体知识建构研究的基础上,从信息空间的视角,分析虚拟学习共同体中复杂知识的分布,依托知识分布情况,分析共同体中学习群体协作学习时知识获取、传播等建构过程,并结合开放性实验等实践教学活动提出促进虚拟学习共同体知识建构的管理策略。
范玉凤
关键词:信息空间虚拟学习共同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