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登信 作品数:20 被引量:16 H指数:3 供职机构: 南充职业技术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四川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 四川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建筑科学 经济管理 文化科学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干法SBS改性剂的适用性及改性沥青混合料性能研究 被引量:8 2020年 通过研究干法SBS改性剂(SBS-T)掺量对不同油源基质沥青针入度指标体系性能的影响,确定了SBS-T的最佳掺量,进而研究了SBS-T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与疲劳性能。结果表明:随着SBS-T掺量增加,SBS-T改性沥青的高低温性能均明显提高,综合考虑不同SBS-T掺量下改性沥青的延度和弹性恢复率,确定SBS-T的最佳掺量为7%;SBS-T对不同油源基质沥青的改性效果有显著差异,但6种油源7%SBS-T比湿法5%SBS改性沥青有更好的高低温性能,SBS-T适用于不同种类油源的基质沥青;SBS-T改性沥青混合料比湿法5%SBS改性沥青混合料有更优异的高温稳定性和抗疲劳耐久性,路用性能优良。 苏登信关键词:改性沥青混合料 路用性能 关于南充建设川东北区域中心城市功能的思考 南充提出了建设川东北区域中心城市的目标,建设中心城市,最重要的就是城市功能的明晰,该文作者依据成渝经济区、成都市、重庆市的"十二五"规划纲要,结合南充市"十二五"规划纲要和南充的市情、优势,提出了服务两大区域,建设五个中... 赵开礼 唐峻峰 苏登信关键词:川东北 文献传递 BIM软件在建筑结构设计应用 2018年 建筑信息模型(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lding)的出现,正好弥补了传统二维设计软件的不足,BIM软件是利用电脑软件建立工程三维可视模型,对建筑工程设施实体和功能特性的数字化表达,改变了以往采取"先建后试"的传统做法,从而对设计、使用整个过程进行预控、施工、分析和评估,可以提高建筑结构设计的可靠性。 苏登信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 中国和老挝在建筑领域的职业教育融合研究——以南充文化资源与古建筑艺术国际传播为例 2025年 我国各地不同地区的古建筑通常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其中南充地区的古建筑数量众多,文化遗产丰富,在中国和老挝职业教育中,可探寻教育体系和南充古建筑艺术的有机融合策略,具体而言南充包括阆中古城与川北大木偶戏等文化资源。首先,以工作坊和构建课程体系等形式对中老两国职业教学中上述南充资源的潜力深入分析研究,使学生的本土文化认同感和国际文化认同感进一步增强;然后,深入分析研究中老建筑职业教育和南充古建筑文化教学融合时的机遇与挑战,如教学策略与内容创新、培育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专业人才、促进两国文化理解和交流等多种问题。 张富 苏登信 张利 李殷龙 袁静关键词:古建筑 职业教育 文化融合 艺术交流 RBAC模型在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2015年 近年来,我国建筑工程的飞速发展为我国的经济注入了活力。但从建筑工程的发展中不难看出,工程项目管理具有任务多、责任重、信息庞杂、安全保密性高等特点,角色的访问控制是简化工程项目信息系统访问控制的一个有效策略,它能保证信息的完整、准确、不外泄。本文重点阐述RBAC模型在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苏登信关键词:RBAC模型 项目管理 谈建筑物沉降观测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2012年 阐述了沉降监测在点位布设、施工方法、数据整理过程中用到的典型方法,并对后期数据沉降量的计算所用时点差法和分析数据用的回归模型做了简单的阐述,以期指导实践。 苏登信关键词:沉降观测 浅析住宅建筑给水排水施工要点 被引量:3 2013年 住宅建筑给水排水的畅通方便实用与否,直接关系着住户的生活环境,本文将进行探讨住宅建筑给水排水施工要点,以提高给排水的施工质量。 苏登信关键词:住宅建筑 给水排水 施工要点 建筑物砖混结构托换成框架结构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建筑物砖混结构托换成框架结构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步骤1:进行地基加固和基础托换施工;步骤2:进行新增混凝土框架梁柱托换砖墙施工;在新增的托换框架梁柱体系达到设计强度要求后,拆除被托换墙体,完成对既有建筑砖墙... 张富 苏登信 明建强文献传递 废弃膨胀聚丙烯基骨料对轻质混凝土力学和热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2020年 使用废弃的膨胀聚丙烯(EPP)骨料部分替代天然骨料,制备包含合成凝固无定形SiO2的轻质混凝土。测试了EPP的基本物理力学性能,以压实时间为变量,研究其热传递过程和储热性能。对于28 d和90 d的水养护样品,研究了EPP含量对轻质混凝土力学和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掺加EPP骨料的轻质混凝土表现出更好的隔热性能和足够的强度。 苏登信关键词:轻质混凝土 骨料 浅析当前智能建筑节能对策与措施 2013年 随着经济与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建筑室内环境舒适度有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平衡即降低能耗,而且又提高环境的舒适度,智能建筑节能将很好的屏蔽了这个不可调和的矛盾,智能建筑节能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当今的大潮流、大趋势。本文将探讨当前我国智能建筑节能对策,和措施。 苏登信关键词:智能建筑节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