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指南
- 作品数:20 被引量:65H指数:7
- 供职机构:长安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央高校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理学更多>>
- 沉管隧道节段接头剪力键受力阶段与沉降控制标准研究被引量:14
- 2018年
- 当沉管隧道节段下部的地基由于荷载或地层因素产生差异沉降时,剪力键是抵制节段接头张开与扭转的主要受力构件,也是接头防水的重要结构保证。文章在1∶4.69大比尺模型试验和有限元三维数值模拟中,将差异沉降作为可变荷载,对地基差异沉降下的沉管隧道节段接头剪力键受力规律进行了研究。试验及分析结果表明:在纵向与横向差异沉降下,沉管隧道节段接头剪力键的受力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剪力键榫与剪力键槽间的缝隙及橡胶垫初步压缩阶段,应力增长速率较低;第二阶段为剪力键充分受力阶段,应力增长速率较高,当差异沉降达到一定量值后,节段接头会通过局部挤压或摩擦的方式帮助剪力键受力;第三阶段,剪力键进入屈服状态,此时剪力键仍能够继续受力,但已有微裂纹产生。根据剪力键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剪力值,所确定的沉管隧道节段允许纵向与横向差异沉降值分别为11.5 mm和11.1 mm。建议在沉管隧道沉放完成后,保留部分顶、底板位置的拉索,以提高节段接头剪力键的结构安全。
- 胡指南胡指南马超超赵玉成张骞
- 关键词:沉管隧道剪力键差异沉降沉降控制标准
- 先铺法沉管隧道及先铺法整体式管节沉管隧道的施工工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先铺法沉管隧道及先铺法整体式管节沉管隧道的施工工法,属于隧道领域,其中包括隧道本体、碎石垫层和调节组件,碎石垫层设于隧道本体下方;调节组件包括第一调节层、第二调节层和注浆机构,第一调节层和第二调节层均设于...
- 裴超李志军高军伟胡指南杨旭东岳夏冰李学刚刘伟博钟玉明刘玉涛刘艳萍何岳林维江郑全宜蒲小平吕晓梅何红员孟松松贾海龙丁慧文孟树红钟鹏刘康王奔任玉龙代斌翟剑
- 沉管隧道节段接头剪力键破坏状态与机理研究被引量:12
- 2015年
- 为研究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节段接头剪力键破坏状态与机理,采用ANSYS软件对沉管节段在纵、横向地基不均匀沉降与不均匀回淤荷载作用下的弯曲与扭转工况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同时,以长安大学路基沉降试验平台为基础,对沉管隧道的3个节段进行了缩尺比为1∶4.69的大比尺沉管节段模型试验。对比数值模拟与试验得到的剪力键剪力结果得出,弯曲与扭转工况中竖向剪力键起主要作用,弯曲工况中剪力键受力状态为弯剪,扭转工况中剪力键存在"剪滞效应"。通过对竖向剪力键应力矢量的分析,并结合剪力键的破坏特征与破坏过程,提出剪力键的破坏机理。最后,对剪力键的设计提出了相应优化建议。
- 胡指南谢永利来弘鹏晏长根
- 关键词: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剪力键破坏状态
- 沉管隧道GINA止水带结构形式对比研究
- 为研究GINA止水带结构形式对其水密性的影响,对目前普遍采用的4类GINA止水带进行轴压与轴、偏压组合状态下的有限元数值模拟.采用超弹单元和接触单元模拟橡胶材料和接触效应,对底板开孔、底板带肋以及本体开孔3种结构变化对G...
- 胡指南杨鹏单超任宇铮党丁
- 关键词:水下隧道止水带结构形式水密性
- 文献传递
- 沉管隧道节段接头剪力键结构形式与力学特性研究
- 目前,国内外对沉管中间及最终接头的研究较多,而对沉管节段接头的受力特征与构造形式方面的研究较少。鉴于沉管节段接头剪力键对于沉管本身的抗震性及安全性至关重要,本文以港珠澳大桥海底沉管隧道为工程依托,对不利工程组合作用下的沉...
- 胡指南
- 关键词:海底沉管隧道结构形式力学特性数值模拟
- 文献传递
- 沉管模型沉降试验平台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沉管模型沉降试验平台,其是在地基上设置有钢筋混凝土柱阵列,钢筋混凝土柱呈正三角形排布,在每个钢筋混凝土柱的顶部竖向设置有千斤顶,在千斤顶的顶部铺设有钢筋混凝土面板,在钢筋混凝土面板上铺设有土工格栅,在土...
- 谢永利胡指南张宏光任宇铮宾胜林王鹏刘禹阳
- 文献传递
- 山岭公路隧道环保型设计与施工
- 2009年
- 针对隧道建设过程中的生态问题,从设计和施工两方面进行了分析,介绍了环境保护型设计理念,提出了针对环境保护的一些具体措施,以将隧道建设对生态的不良影响降低到最小。
- 胡指南
- 关键词:公路隧道环保型
- 一种沉管节段接头装配式剪力键模板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沉管节段接头装配式剪力键模板,其是在相互平行的第一壁板和第二壁板之间设置有与第一壁板和第二壁板垂直的上部夹板、水平夹板、下部夹板、底板以及连接管,上部夹板与水平夹板、下部夹板、底板以及第一壁板、第二壁板...
- 来弘鹏胡指南李驷佳党丁杨鹏单超
- 文献传递
- 沉管节段接头剪力键结构形式合理性被引量:3
- 2015年
- 为了优化剪力键结构,改善剪力键受力,采用三维数值模拟软件对沉管节段接头剪力键的受力特性进行了分析,并将结果与大比例尺模型试验剪力键受力特征及破坏状态进行比较,得出了剪力键端角处局部压应力较大,剪力键与衬砌衔接处局部拉应力较大的受力特点。针对上述受力特点,提出了在剪力键与节段衔接处增设受拉钢筋,对剪力键的结构形式进行了3种改变的建议,并将改变后的剪力键与工程原型进行局部三维数值模拟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相比工程原型,增大剪力键端头倾角有利于剪力键受力,但效果并不显著;端角处采用圆角设计,能够明显改善剪力键受力,其端角处的局部应力较工程原型降低了27.2%;在端角处采用倒角设计,剪力键局部应力集中最显著,不利于剪力键受力,应避免采用。
- 胡指南谢永利张宏光岳夏冰徐国平
- 关键词:隧道工程沉管隧道剪力键结构形式模型试验
- 一种DCM桩头水下破除装置及施工方法
- 本发明属于桩基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DCM桩头水下破除装置及施工方法,其中DCM桩头水下破除装置包括水下移动组件、钻孔组件和破除组件,水下移动组件包括移动本体和螺旋桨推进器,通过螺旋桨推进器可以实现水中下潜、上浮、...
- 裴超李志军何红员胡指南高军伟杨旭东李学刚钟玉明刘玉涛刘艳萍何岳岳夏冰林维江郑全宜蒲小平吕晓梅刘康刘伟博孟松松贾海龙任玉龙丁慧文孟树红钟鹏高聪康旭鹏王奔管大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