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8日
星期六
|
欢迎来到三亚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常海
作品数:
30
被引量:65
H指数:4
供职机构:
安徽省马鞍山职业教育中心
更多>>
发文基金:
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文化科学
经济管理
哲学宗教
政治法律
更多>>
合作作者
滕培定
马鞍山市职教中心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25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22篇
文化科学
2篇
经济管理
1篇
哲学宗教
1篇
自动化与计算...
1篇
政治法律
主题
18篇
教学
9篇
历史课
7篇
课堂
6篇
信息技术
6篇
历史教学
6篇
课程
6篇
课程标准
5篇
历史课堂
5篇
教育
5篇
课堂教学
3篇
新课标下
3篇
新课程标
3篇
新课程标准
3篇
学科
3篇
研究性
3篇
人格
3篇
网络
3篇
文化
3篇
历史课堂教学
3篇
历史研究性
机构
11篇
安徽省马鞍山...
5篇
马鞍山市职业...
作者
25篇
胡常海
2篇
滕培定
传媒
4篇
中国教育技术...
4篇
中学教学参考
3篇
教学研究
3篇
中国教师
3篇
中小学电教(...
3篇
教育信息技术
2篇
文教资料
1篇
中小学心理健...
1篇
广西教育
1篇
教师
年份
5篇
2012
6篇
2011
4篇
2010
1篇
2009
2篇
2008
4篇
2007
2篇
2006
1篇
2005
共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中职校企文化融合:解析、描述与途径
被引量:5
2012年
推进中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是提升中职学生职业人文素质,促进学生就业,构建中职特色学校文化,提升办学竞争力的必然需要。中职学校实现校企文化融合,应做到“全程、全面、全员”的多维立体的融合。
胡常海
关键词:
文化融合
校园文化
人文素质
竞争力
历史教学中的人格教育——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被引量:4
2006年
胡常海
关键词:
课程标准
情感态度
价值观
历史教学
人格教育
“新课标下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整合”初探
2008年
当今的社会是学习化社会,也是信息化社会,信息技术与传统的读、写、算的学习方式已经融合在一起,从而构成了新式教学的平台,信息技术也。从技术上升为文化,在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成为一个重点。如:在教育部制订的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中就提出:“要努力创造条件,
胡常海
鹿秀
关键词:
历史课程标准
学科整合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学习化社会
组织教学
《开辟新航路》教学设计
2012年
1.教学分析 一、课程标准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胡常海
关键词:
教学设计
地理大发现
教学分析
课程标准
新课程标准下历史教学方式的转变
被引量:1
2011年
高中历史新课标已经出台,新形势下历史教学方式转变的措施有:树立新的历史教育观念;树立民主平等的师生观;转变传统"以讲为主"的教学策略,让学生成为历史学习的真正主人;运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历史教学评价方式。
胡常海
关键词:
历史教学
教学方式
关注学生精神世界,改进历史创新教育
2010年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发展和深入.历史教师要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面对职业学校学生素质较低的现象,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关注学生精神世界、发展学生创新思维,是加强素质教育的关键。
胡常海
滕培定
关键词:
历史课
创新教育
谐音记忆法在历史教学中的方法与实例
被引量:4
2006年
胡常海
关键词:
谐音记忆法
历史教学
历史基础知识
历史学科
融会贯通
信息技术与历史研究性学习整合的认识与实践
被引量:4
2007年
在历史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整合教学是大势所趋,特别是研究性学习与计算机网络的有机结合是进行教学改革和教育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胡常海
关键词:
信息技术
研究性学习
多媒体
浅析新课标下历史教学过程中的情感评价
被引量:1
2011年
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并列为三维目标,并提出评价建议。“在教学过程中,实现上述课程目标是一个不可分割、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的连续过程和有机整体”。怎样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评价学生的学业成就,成了关系课程改革的重大问题,特别是对如何评价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大家更感到棘手。
胡常海
关键词:
情感评价
教学过程
新课程标准
情感态度
对信息技术与历史研究性学习整合的认识与实践
被引量:1
2007年
当今的社会是学习型社会,也是信息化社会。信息技术与传统的读、写、算的学习方式已经融合在一起,从而构成了新式教学平台,信息技术也。从技术上升为文化”,在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成为一个重点。教育部制订的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中提出:“要努力创造条件,利用多媒体、网络组织教学,开发和制作历史课件,开展历史学科的计算机辅助教学。”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也提到要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在更大的范围内共享高质量的教学资源。“教学改革的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教学方式变为启发引导、实际探索,提倡开展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比较广泛的教育资源的背景下,开展自主的、开放的、探究式的学习”。曜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改变了传统的课堂学习方式,形成了基于各种信息资源进行探究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是对信息的收集、掌握和运用,而网络技术正是提供了这样的资源平台。更为重要的是,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已深入到当今社会的各个领域,掌握和运用网络技术已成为当代人必备素质之一,也是学会学习、终身学习的重要途径。本文拟就信息技术与历史研究性学习的整合,谈一点初步的认识与具体的实践。
胡常海
关键词:
现代信息技术
历史课程标准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学习型社会
计算机辅助教学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3页
<
1
2
3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