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艳芳

作品数:20 被引量:80H指数:5
供职机构: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护理
  • 3篇护士
  • 2篇心理
  • 2篇静脉
  • 2篇肺炎
  • 2篇ICU护士
  • 1篇导管
  • 1篇调适
  • 1篇动脉
  • 1篇心静脉压
  • 1篇心理护理
  • 1篇心理压力
  • 1篇血栓
  • 1篇血栓预防
  • 1篇循证
  • 1篇循证实践
  • 1篇牙刷
  • 1篇一次性气管插...
  • 1篇医护
  • 1篇医护人员

机构

  • 10篇川北医学院附...

作者

  • 10篇罗艳芳
  • 8篇张红英
  • 6篇李琼华
  • 3篇鲁桂英
  • 3篇周会兰
  • 2篇侯小莉
  • 2篇李姗姗
  • 2篇杨茂琼
  • 2篇夏艳秋
  • 1篇岳荣川
  • 1篇陈敏

传媒

  • 1篇中国民族民间...
  • 1篇护士进修杂志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中国实用护理...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中西医结合护...

年份

  • 3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3
  • 1篇2012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冷凝水管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冷凝水管道,包括螺纹管,螺纹管一端套装有呼吸头,螺纹管另一端固定套装有分流接头,分流接头远离螺纹管端设置有进气口,进气口一侧设置有出气口,呼吸头与分流接头之间的螺纹管上套装有三通接头,三通接头两侧接头...
张红英罗艳芳周会兰李琼华秦雪燕
文献传递
ICU护士心理压力的产生及调适探讨被引量:2
2012年
就ICU护士心理压力的产生与调适作一综述。认为ICU护士心理压力与工作责任重.繁忙.防护措施不力.经常接受危重和死亡刺激及ICU的工作环境复杂.缺乏心理培训等因素有关。应采取针对措施为之减压,以提高身心健康的同时提高护理质量。[1]
罗艳芳张红英侯小莉
关键词:心理压力ICU护士调适
ICU护士与患者家属的沟通技巧探讨被引量:7
2013年
重症监护室(ICU)是近年来新兴的一门跨专业的边缘学科,是重症监护的临床基地,是急危重症患者接受治疗与护理的场所。患者进入ICU治疗,无论对患者还是家属来说均是一个重大压力事件,整个家庭均会受到影响。80%护患纠纷均是由于沟通不良或沟通障碍引起,而真正属于护理差错或事故的纠纷微乎其微。因此,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及护士与患者家属关系显得非常重要与迫切。笔者分析ICU护士与患者家属沟通障碍的原因,并探讨ICU护士与患者家属的沟通技巧,现报道如下。
罗艳芳侯小莉杨茂琼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患者家属沟通技巧
品管圈活动在机械通气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活动在预防ICU机械通气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6月—12月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ICU收治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200例设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于2016年1月开展品管圈活动,将2016年1月—6月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200例设为干预组。观察2组DVT发生情况,评估圈成员活动前后护理综合素质改善情况。结果干预组DVT发生率3.0%(6/200),低于对照组的12.5%(25/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施QCC活动后护理人员问题解决能力、责任心、团队意识、工作积极性和沟通协调评分均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应用QCC活动能有效降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提高护理成员综合素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夏艳秋鲁桂英张红英罗艳芳李琼华
关键词:品管圈机械通气下肢深静脉血栓
基于Iowa循证实践模式的管理方案对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3
2020年
目的探讨基于Iowa循证实践模式构建的脑卒中吞咽障碍管理方案对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88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案,试验组实施基于Iowa循证实践模式构建的脑卒中吞咽障碍管理方案。干预30 d后,采用洼田饮水试验评价患者吞咽功能,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评价患者生命质量,同时比较2组患者吸入性肺炎发生率。结果干预后试验组洼田饮水试验1级的患者增加至29.3%(12/41),对照组增加至18.6%(8/43),试验组洼田饮水试验评级明显优于对照组(Z值为2.332,P<0.05)。干预后试验组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等维度得分分别为(61.39±13.07)、(60.44±10.89)、(62.07±14.82)、(64.78±15.24)、(446.15±42.0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19±14.77)、(50.09±13.15)、(53.91±16.72)、(57.81±16.34)、(410.98±35.8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018~4.133,P<0.01或0.05)。试验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为2.4%(1/4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3%(7/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4.666,P<0.05)。结论以Iowa循证实践模式为依据构建的脑卒中吞咽障碍管理方案,能有效改善患者吞咽功能、提高生命质量和降低吸入性肺炎发生率,具有一定临床推广价值。
罗艳芳鲁桂英李姗姗张红英陈敏李琼华
关键词:循证实践吞咽功能
一种一次性气管插管口腔护理牙刷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次性气管插管口腔护理牙刷,包括刷头、刷柄和吸痰管,所述刷头与所述刷柄连为一体,所述刷头内部设置有喷水腔,所述刷头表面均匀布设有喷水孔,所述喷水孔与所述喷水腔相连通,所述喷水孔的四周设置有刷毛,所述刷...
张红英鲁桂英李姗姗罗艳芳秦雪燕夏艳秋
文献传递
川东北地区临床医护人员ICU后综合征知信行关系研究
2023年
目的 探究川东北地区临床医护人员ICU后综合征的认知、态度与行为之间的关系和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随机便利抽样法,于2021年11月-2022年1月对川东北地区公立医院572名临床医护人员,通过自行编制临床医护人员ICU后综合征认知、态度、行为表对其进行调查研究。结果 临床医护ICU后综合征知信行结构方程模型的χ2值为210.55,χ^(2)/df为3.57<5(P<0.001),拟合优度指数(GFI)为0.954,调整的拟合优度指数(AGFI)为0.912,近似误差均方根(RMSEA)为0.065,均方根残差(RMR)为0.047,结构模型各拟合指标均在理想标准值以内,拟合度良好。认知因素对行为的总效应系数为0.159,直接效应为-0.196,且通过态度的中介作用产生的间接效应为0.355,而态度对行为的直接效应为0.482。结论 川东北地区临床医护人员ICU后综合征的认知、态度对行为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临床医护人员的ICU后综合征认知对态度存在一定的正向作用,但认知对行为的直接作用是负向的,临床医护人员在ICU后综合征知行上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差异性。
张红英罗艳芳周会兰李琼华陈颖秦雪燕
关键词:临床医护人员知信行结构方程模型护理
床旁即时超声测量动脉峰流速呼吸变异度评价危重症患者容量反应性的临床价值
2024年
目的评估床旁即时超声(POCUS)测量动脉峰流速呼吸变异度(△Vpeak)评价危重症患者容量反应性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于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100例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容量负荷(VE)试验,根据患者容量反应性分为有反应组[容量负荷后心脏每搏量(SV)增加≥15%,n=56]与无反应组(心脏指数增加<15%,n=44)。容量负荷前后均对患者实施床旁即时超声测量及中心静脉压(CVP)、脉压变异率(PPV)检测,比较两组容量负荷前后△Vpeak[主动脉血流峰流速(△Vpeak-AO)、颈总动脉血流峰流速(△Vpeak-CA)、肱动脉血流峰流速(△Vpeak-BA)、股动脉血流峰流速(△Vpeak-FA)]、CVP、PPV指标,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Vpeak对危重症患者容量反应性的预测价值。结果容量负荷前,有反应组患者的△Vpeak-AO、△Vpeak-CA、△Vpeak-BA、△Vpeak-FA以及PPV分别为(15.42±4.24)%、(14.24±3.24)%、(13.29±2.54)%、(12.35±2.24)%、(13.32±2.53)%,均高于无反应组[(10.93±4.63)%、(10.48±3.16)%、(9.48±2.68)%、(7.84±2.16)%、(9.35±1.2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CV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容量负荷后,有反应组与无反应组各项△Vpeak指标与PPV、CV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Vpeak-AO、△Vpeak-CA、△Vpeak-BA、△Vpeak-FA对危重症患者容量反应性敏感度、特异度及曲线下面积高于PPV。结论床旁即时超声测量△Vpeak能够有效预测危重症患者容量反应性,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指导,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杨茂琼岳荣川罗艳芳张红英
关键词:中心静脉压容量反应性
一种可稳定放置检测导管的护理病服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稳定放置检测导管的护理病服,包括主体、定位安置机构和透气加固机构,所述主体的两侧分布有定位安置机构,且主体的四周内部设置有透气加固机构,所述定位安置机构包括安置带、定位段、定位贴、橡胶内层和魔术贴,...
张红英罗艳芳周会兰李琼华高杰林玉云
支持性心理护理在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患者接受无创呼吸机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被引量:1
2024年
系统性的评估支持性心理护理在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患者接受无创呼吸机治疗中的实际应用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多的证据支持。方法 纳入2020年2月至2023年3月在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67例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患者,通过抽签法将患者随机分配至对照组(纳入33例,采用传统治疗和护理方式)、观察组(纳入34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支持性心理护理),分析组间临床症状、血气指标以及炎症指标、负性情绪等变化情况。结果 在支持性心理护理下,患者在咳嗽缓解时间、胸痛缓解时间、气促缓解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得到了显著的改善(P<0.05);患者SaO2、PaO2、PaCO2、pH值等血气指标均得到了有效的调节(P<0.05);并且患者的各炎症指标相以及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均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结论 在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患者接受无创呼吸机治疗过程中,随着支持性心理护理的应用,患者的预后和治疗效果得到了有效改善和控制,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前景。
罗艳芳李琼华蒲小涛
关键词: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支持性心理护理无创呼吸机治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