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威威

作品数:7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华东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5篇脱氮
  • 5篇氨氮
  • 4篇废水
  • 3篇同时硝化
  • 3篇同时硝化反硝...
  • 3篇总氮
  • 3篇硝化
  • 3篇硝化反硝化
  • 3篇反硝化
  • 3篇高氨氮废水
  • 3篇氨氮废水
  • 2篇曝气
  • 2篇曝气池
  • 2篇缺氧池
  • 2篇回流比
  • 2篇反硝化脱氮
  • 2篇A/O
  • 2篇A/O工艺
  • 1篇盐水
  • 1篇有机物

机构

  • 7篇华东理工大学
  • 1篇山东鲁抗中和...

作者

  • 7篇罗威威
  • 6篇金锡标
  • 4篇周思辰
  • 2篇卓宁泽
  • 2篇吕树光
  • 1篇于永莲
  • 1篇仇鑫耀
  • 1篇徐宏勇
  • 1篇刘勇弟
  • 1篇王锋
  • 1篇洪大林
  • 1篇韩媛媛

传媒

  • 2篇工业水处理
  • 1篇中国给水排水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在A/O工艺基础上对高氨氮废水进一步脱氮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A/O工艺基础上对高氨氮废水进一步脱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将高氨氮废水经A/O的改进工艺处理,即可,其中,所述的A/O的改进工艺为在传统A/O工艺基础上,曝气池溶解氧跃升位置的泥水混合液作为硝化...
金锡标周思辰卓宁泽罗威威钟楚娴
文献传递
药剂软化中臭氧与混凝预处理的比较
2010年
将臭氧、混凝工艺分别与传统药剂软化工艺结合,考察组合工艺的软化效果并就促进机理进行分析。在水中n(Ca):n(总碱度)=1:1的情况下,臭氧-药剂软化法较传统药剂软化法硬度去除率增幅为5.7%,混凝-药剂软化法增幅为52.07%。臭氧预处理虽然可以有效地破坏不饱和官能团,但其氧化产物多为小分子有机物,仍然具有阻垢作用,导致臭氧预处理效果不佳。混凝工艺通过去除大分子有机物来促进软化过程,无抑制软化产物生成,因此混凝工艺更适合作为药剂软化的预处理工艺。
徐宏勇罗威威韩媛媛刘勇弟金锡标
关键词:臭氧混凝溶解性有机物
供氧速率影响同时硝化反硝化脱氮的研究
2016年
通过在实验室内建立同时硝化反硝化(SND)装置,考察了供氧速率对SND脱氮的影响。结果显示,当供氧速率由50 m L/(min·L)提高至100 m L/(min·L)时,COD与NH3-N去除效率变化不大,分别保持在96%与99%以上,而TN去除率由80%降低至70%左右。为研究造成脱氮性能差异的原因,采用批次试验测试了不同供氧速率下的脱氮过程。研究结果表明,供氧速率的增加不影响反硝化速率,但会提高碳氧化速率,从而加快有机物的消耗,缩短了反硝化的时间,从而造成TN去除率下降。
周思辰罗威威金锡标吕树光
关键词:氨氮总氮同时硝化反硝化
高氨氮废水同时硝化反硝化脱氮机理研究
针对目前日益严重的水体氮污染和传统污水处理厂存在的脱氮效率不高等问题,本文以提高生物脱氮工艺的TN去除率为主要研究目标,研究工程与实验室中发生的同时硝化反硝化(SND)现象,分析SND脱氮的关键影响因素,进而从机理层面对...
罗威威
关键词:同时硝化反硝化氨氮总氮碳源
文献传递
一种深度处理含硝酸盐水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度处理含硝酸盐水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含硝酸盐水与碳源进入缺氧池处理,然后进入曝气池处理,之后再经二沉池泥水分离后排出;其中,所述的缺氧池的硝酸盐负荷为0.5~3.0gNO<Sub>3</Sub...
金锡标王锋周思辰仇鑫耀洪大林罗威威陈宏虎
文献传递
在A/O工艺基础上对高氨氮废水进一步脱氮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A/O工艺基础上对高氨氮废水进一步脱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将高氨氮废水经A/O的改进工艺处理,即可,其中,所述的A/O的改进工艺为在传统A/O工艺基础上,曝气池溶解氧跃升位置的泥水混合液作为硝化...
金锡标周思辰卓宁泽罗威威钟楚娴
文献传递
青霉素废水的同时硝化反硝化脱氮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对某企业青霉素废水的实际处理工程进行脱氮性能研究,该工程由原先的CASS池(有效容积为7500m3)改造成同时硝化反硝化系统。系统稳定运行的数据显示:当处理量为3533—5574m3/d,进水COD、TKN、NH3-N浓度分别为(2067~4706)、(230.7~322.4)、(114.7~286.2)mg/L时,出水COD、TN与NH3-N浓度分别为(188~473)、(27.1~34.2)、(0.8~6.1)mg/L。分析认为,系统高效脱氮的原因为:①较高的生物量(5.7~8.3g/L)与较长的泥龄(25.6d);②系统长期运行稳定,有利于硝化菌与反硝化菌的生长;③在曝气池的前端发生了显著的反硝化脱氮。
罗威威于永莲田中宏金锡标吕树光
关键词:青霉素废水氨氮总氮同时硝化反硝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