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俊一

作品数:48 被引量:100H指数:5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10篇专利
  • 5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4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6篇基因
  • 11篇动脉
  • 11篇多态
  • 11篇多态性
  • 11篇血管
  • 11篇细胞
  • 9篇综合征
  • 8篇基因多态性
  • 8篇冠状
  • 8篇冠状动脉
  • 5篇单核
  • 5篇单核苷酸
  • 5篇单核苷酸多态
  • 5篇单核苷酸多态...
  • 5篇心病
  • 5篇预后
  • 5篇维吾尔族
  • 5篇急性冠脉
  • 5篇急性冠脉综合...
  • 5篇冠脉

机构

  • 45篇新疆医科大学...
  • 6篇新疆医科大学
  • 6篇新疆维吾尔自...
  • 3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阿克苏地区第...

作者

  • 48篇罗俊一
  • 35篇杨毅宁
  • 33篇李晓梅
  • 21篇刘芬
  • 12篇马依彤
  • 10篇赵倩
  • 6篇于子翔
  • 6篇谢翔
  • 5篇李艳红
  • 4篇陈邦党
  • 3篇马翔
  • 3篇刘畅
  • 3篇赵强
  • 2篇张金宇
  • 2篇李霞
  • 2篇翟慧
  • 2篇赵龙
  • 2篇房彬彬
  • 2篇宋宁
  • 2篇周韵

传媒

  • 5篇新疆医科大学...
  • 4篇医学综述
  • 4篇中国动脉硬化...
  • 3篇中国心血管病...
  • 3篇中国继续医学...
  • 2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中国糖尿病杂...
  • 1篇中国介入心脏...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中国胸心血管...
  • 1篇心血管病学进...
  • 1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石河子大学学...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实验动物科学
  • 1篇中华实用诊断...
  • 1篇2014年第...

年份

  • 4篇2025
  • 6篇2024
  • 3篇2023
  • 2篇2022
  • 10篇2021
  • 4篇2020
  • 2篇2018
  • 3篇2017
  • 7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浆长链非编码RNA MALAT1水平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MALAT1在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纳入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70例患者,136例糖尿病患者为糖尿病组,134例相匹配的非糖尿病患者为对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多聚酶链反应(qRT-PCR)检测血浆MALAT1的表达水平,并分析MALAT1表达水平与临床病例特征的相关性。结果糖尿病组患者吸烟史、饮酒史、入院血压水平、血脂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糖尿病组血浆MALAT1表达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血浆MALAT1、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清蛋白、血脂水平、胱抑素C均与糖尿病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MALAT1在血浆中的表达水平与糖尿病存在独立相关(P<0.05),是对照组的1.84倍。结论糖尿病患者血浆MALAT1表达显著增加,是2型糖尿病发病的危险因素。
宋宁赵倩李香梅罗俊一赵强张雪鹤刘芬李晓梅杨毅宁
关键词:2型糖尿病
线粒体动力学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8年
线粒体稳态是机体在代谢或者环境应激反应中维持心脏功能的关键。线粒体动力学(分裂、融合)在维持线粒体稳态中发挥重要作用,其过程主要由线粒体动力学相关蛋白介导。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时,活性氧类大量产生及Ca2+超载,导致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开放、线粒体膜电位降低,最终导致细胞凋亡。研究表明活性氧类和Ca2+超载会通过介导线粒体动力学蛋白从而调控线粒体融合和分裂。该文综述了线粒体动力学相关分子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提供潜在的治疗靶点。
金思妤罗俊一杨毅宁
关键词:线粒体
新疆地区汉族、维吾尔族及哈萨克族成年人血脂异常的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的流行病学研究
罗俊一马依彤杨毅宁谢翔李晓梅刘芬陈邦党
CD36基因多态性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关联性研究
目的:探讨新疆地区汉族、维吾尔族人群CD36基因多态性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发病的关联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对522例ACS患者和1215例健康对照组CD3...
罗俊一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单核苷酸多态性
文献传递
NFKB1基因突变介导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在冠心病易感性中的分子机制研究
目的:(1)从人群遗传流行病学角度,探讨NFKB1基因启动子区-94 ATTG插入/缺失突变在新疆汉族人群中的中分布和与冠心病发病和冠状动脉病变狭窄程度的关联性。(2)探讨NFKB1基因突变与冠心病发病相关因子eNOS、...
罗俊一
关键词:冠心病基因突变内皮细胞
文献传递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与非梗阻性冠状动脉疾病患者预后的关系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 探究冠状动脉CTA(CCTA)对非梗阻性冠状动脉疾病(CAD)患者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和全因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 纳入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CCTA检查诊断为非梗阻性CAD患者。回顾性收集患者临床资料、CCTA资料,并通过电话访谈、医院就诊记录查询等多种途径对患者进行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3.7(2.1,5.6)年。最终纳入患者3828例(失访131例)。CCTA参数包括冠状动脉钙化(CAC)评分、斑块类型以及冠状动脉轻度狭窄累及冠状动脉节段数。根据Agatston评分方法测得CAC评分并将患者分为<100(2614例)、100-399(946例)、≥400组(268例);根据CCTA测得冠状动脉斑块类型将患者分为钙化斑块(459例)、混合斑块(2981例)、非钙化斑块组(352例);根据美国心脏协会冠状动脉分段标准计算患者的狭窄节段数,并将患者分为0个(516例)、1~3个(2673例)、4~6个(590例)、≥7个狭窄节段组(49例)。分析不同CCTA参数与MACCE和全因死亡的相关性以及CCTA各参数联合对MACCE和全因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 与非MACCE组相比,MACCE组患者CAC评分更高(109.8比42.2),狭窄节段数更多(3个比2个),非钙化斑块占比更高(33.1%比8.6%)。与非死亡组相比,死亡组患者CAC评分更高(123.3比42.7),狭窄节段数更多(3比2),非钙化斑块占比更高(41.8%比8.6%)。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CAC评分≥400(MACCE HR=2.641;死亡HR=3.062)、狭窄节段数≥7个(MACCE HR=8.509;死亡HR=4.005)和非钙化斑块存在(MACCE HR=4.981;死亡HR=7.079)是MACCE和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ROC曲线提示,CCTA各参数联合对MACCE和死亡的预测价值最高,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40和0.775。在此基础上增加年龄,模型预测能力进一步提升,AUC分别达到0.771和0.847。结论 CCTA各参数联合应用对非梗阻性CAD患者MACCE和全因死亡有良好的预测能力,增加年龄指标后模型预测能力进一步提升
罗帆田婷罗俊一仇雅靖张桐张雪鹤李晓梅杨毅宁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X线计算机全因死亡
一种刻痕球囊及其刻痕球囊导管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多边形刻痕球囊及其刻痕球囊导管,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其中刻痕球囊包括球囊体,所述球囊体为具有棱角的多边形结构;刻痕球囊导管包括液体压力泵、连接管以及刻痕球囊,所述液体压力泵通过连接管与所述刻痕球囊连接。...
于子翔张俊杰艾丽菲热·买买提罗俊一程琦韩金山章世显付治博
微小RNA与心脏疾病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3年
微小RNA(miRNA)是内源性、非编码、长度为21~25个核苷酸的单链核苷酸分子,通过与靶mRNA 3'非翻译末端特异性结合,在转录后水平调节靶基因翻译。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发现,miRNA参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病、心肌肥厚、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肌纤维化等心脏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该文对miRNA与心脏疾病间相互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探讨其相关的分子机制。
罗俊一马依彤
关键词:微小RNA心脏疾病相互作用分子机制
一种罕见的冠状动脉异常——编织样冠状动脉被引量:4
2020年
编织样冠状动脉是一种罕见的心外膜动脉异常,其临床表现取决于冠状动脉受累的位置和严重程度,可无任何症状,也可有胸痛、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心脏性猝死和心源性栓塞性卒中等。经冠状动脉造影发现的可疑病例需进一步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明确诊断,治疗时必须有效评价心肌缺血,合理选择药物治疗、经皮冠脉介入术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等,并随访观察以预防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
田婷罗俊一杨毅宁
关键词:冠状动脉先天性畸形光学相干断层成像
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健康人群Egr3基因多态性分布特征及与血脂水平关系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Egr3(early growth response-3)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tagging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tagSNP)rs1008949、rs1996147在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健康人群的分布特征及其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方法新疆地区维吾尔族健康人群303例(维族组)和汉族健康人群351例(汉族组),2组采用TaqMan法进行基因分型检测,比较2组Egr3基因rs1008949、rs1996147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及不同基因型间的血脂水平。结果维族组Egr3基因rs1008949基因型分布频率(CC型为34.3%、CT型为50.2%、TT型为15.5%)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C为59.4%、T为40.6%)与汉族组(CC型为28.2%、CT型为49.3%、TT型为22.5%,C为52.8%、T为47.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s1996147基因型分布频率(AA型为24.7%、AG型51.5%、GG型为23.8%)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A为50.5%、G为49.5%)与汉族组(AA型为14.0%、AG型为44.4%、GG型为41.6%,A为36.2%、G为63.8%)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rs1996147位点维族组AA型携带者三酰甘油水平[(2.03±1.16)mmol/L]高于GG型[(1.65±0.88)mmol/L](P<0.05),汉族组GG型携带者总胆固醇[(4.53±1.05)mmol/L]水平高于AA型[(4.19±1.05)mmol/L](P<0.05)。结论 Egr3基因标签SNP在新疆维、汉健康人群中分布有差异;rs1996147多态性与新疆维吾尔族人群三酰甘油水平有关,与汉族总胆固醇水平有关。
李霞朱新华罗俊一马依彤谢翔杨毅宁马翔贺春晖刘芬
关键词:单核苷酸多态性维吾尔族汉族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