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治疗体会(附29例报告) 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 2 9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进行手术及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均采用股静脉切开 ,Fogarty导管近心端静脉取栓 ,远心端采用驱血带驱出股静脉以远静脉内血栓 ;非手术治疗包括溶栓、抗凝、抗聚、穿减压袜等。结果 手术治疗 6例 ,共 7条下肢 ;非手术治疗 2 3例。其中手术治疗的 6例中 ,治愈 2例 ,好转 3例 ,无效 1例。非手术治愈 6例 ,好转 14例 ,无效 2例 ,死亡 1例 ,死亡原因为肺梗塞导致循环呼吸衰竭。 丁锐 王成洪 童钟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 手术治疗 手术时机 药物治疗 尿激酶 钼铑靶X线在乳腺癌诊治中的应用(附40例报告) 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讨论钼铑靶X线检查在乳腺癌诊治中的作用。方法选择40例经钼铑靶X线摄影及术后病理证实的临床资料。分析乳腺癌在X线上表现。结果乳腺癌在X线上表现为肿块(76.7%),钙化(60%),结构紊乱(3.3%)。结论不同病理类型的乳腺癌在X线上有一定的特征性表现,乳腺癌X线上的表现对治疗方法的选择有一定意义。 童钟 于玉 张秀珊 丁锐 沈宁关键词:乳腺肿瘤 单侧腹股沟疝手术部位感染风险模型构建分析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基于腹疝风险(VHRS)评分筛选腹股沟疝手术部位感染风险相关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选取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389例,根据术后手术部位感染(SSI)情况将其分为SSI组和非SSI组。收集两组相关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SSI发生风险的相关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绘制决策曲线分析该预测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术后41例(10.54%)发生SSI归为SSI组,其余348例(89.46%)归为非SSI组。SSI组体质量指数、腰臀比大于非SSI组,网片放置、伴随疝修补术、切口等级≥4级、ASA分级Ⅱ~Ⅳ级占比高于非SSI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SA分级Ⅱ~Ⅳ级(OR=4.398,95%CI:1.054~18.350;OR=4.747,95%CI:1.077~20.933;OR=9.335,95%CI:1.383~62.999)、切口等级≥4级(OR=14.392,95%CI:1.078~192.191)、伴随疝修补术(OR=2.804,95%CI:1.034~7.603)、网片放置(OR=4.088,95%CI:1.451~11.514)、腰臀比(OR=2.359,95%CI:1.385~4.019)是腹股沟疝手术患者SSI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上述预测模型预测SSI发生风险的AUC为0.825(95%CI:0.740~0.910),高于VHRS评分预测腹股沟疝患者发生SSI的预测效能(AUC:0.736,95%CI:0.635~0.837,P<0.05)。决策曲线分析显示:当高危阈值取值在0~0.94时,由ASA分级、切口等级、伴随疝修补术、网片放置及腰臀比构建的预测模型预测腹股沟疝患者SSI的净获益率高于VHRS评分。结论:由ASA分级、切口等级、伴随疝修补术、网片放置及腰臀比构建的预测模型对腹股沟疝SSI风险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王晓刚 童钟 刘付宝 宇汝胜 胡启立关键词:腹股沟疝 手术部位感染 76例乳腺癌治疗的回顾性分析 2005年 目的:探讨76例乳腺癌的临床治疗。方法:对2000年3月-2004年3月我院76例行手术治疗的乳腺癌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6例乳腺癌病人根据术前临床分期选择手术治疗方案,根据术后病理分期选择综合治疗方案,并追踪随访至今。局部复发率是3.9%,远处转移率是1.3%。结论:应用合理有序的治疗方案可进一步提高乳腺癌疗效。 童钟 丁锐 沈宁关键词:乳腺癌 综合疗法 小儿肝母细胞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 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总结小儿肝母细胞瘤诊治经验,探讨影响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2年1月至2005年1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9例肝母细胞瘤的临床资料。结果29例中TNMⅠ期8例、Ⅱ期14例、Ⅲ期6例、Ⅳ期1例;病理学类型有胎儿型18例,胚胎型5例,未分化型3例,混合型3例;行根治性切除25例(86%),姑息性切除4例(14%),并发症发生率13.7%(4/29),术后肝功能10d恢复正常。22例获随访,1、3、4年累积存活率分别为86.4%(n=19)、68.2%(n=15)、36.4%(n=8)。结论手术切除是小儿肝母细胞瘤首选的治疗方法,影响其预后的主要因素是临床分期和肿瘤组织分化程度、病理学类型。 许业传 童钟 钱叶本 李方跃 余宏铸 熊奇如 耿小平关键词:肝母细胞瘤 肝切除术 血管旁路术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手术治疗的方法及并发症处理。方法回顾我院应用血管旁路手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临床资料及有关并发症处理体会。结果手术12例。症状完全缓解8例,好转2例,无明显改善2例。结论血管旁路手术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有效方法,术前应正确评估下肢动脉的缺血情况,术中选择有效的流入/流出道及合适的血管移植物,术后应给予适当的抗凝、抗聚治疗。 丁锐 王成宏 童钟关键词:血管旁路术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手术治疗 血管移植物 抗凝治疗 CT影像组学联合血清参数可有效预测肝细胞癌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后的早期复发 2025年 目的 本研究旨在开发一种基于增强CT图像特征联合临床指标的联合列线图模型来预测未接受治疗的中期肝细胞癌(HCC)患者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的早期复发(ER),并将该模型的性能与影像组学和临床模型进行比较。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双中心研究,纳入2020年2月~2024年2月于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55例在TACE前接受增强CT的HCC患者,通过5折交叉验证随机分为训练组和验证组。收集、评估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CT影像组学数据、病理学资料、TACE术前1周内血清学指标。使用单因素秩和检验和Spearman相关性分析法进行影像组学特征筛选、根据逻辑回归模型系数和特征数值的线性乘积计算Radscore,利用单多因素逻辑回归进行变量显著性分析,得到独立影响因素并建立列线图、绘制ROC曲线及决策曲线以评估模型性能。结果 在训练组和验证组中,联合列线图模型预测TACE术后早期复发的AUC分别为0.787(95%CI:0.52~1.05)和0.847(95%CI:0.54~1.14)。单、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凝血酶原时间是与TACE术后早期复发相关的独立血清学影响因素(P<0.05)。在训练组及验证组中,单纯临床模型、单纯影像列线图模型预测TACE早期复发的曲线下面积(AUC)、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均低于临床-影像联合列线图模型,通过决策曲线分析表明联合列线图模型具有更大的净收益。结论 本研究所提出的联合列线图模型具有准确预测HCC患者行TACE术后早期复发的潜力。 孙志刚 雷学迪 孟涛 胡宇康 张宁 杨鹏辉 童钟关键词:列线图 肝细胞癌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 早期复发 十二指肠腺癌皮肤转移一例 2009年 患者男,56岁,因发现巩膜、皮肤黄染进行性加重,并感腹部隐痛1个月.于2007年8月17日入住我院。检查:皮肤、巩膜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腹部查体未见异常。B超示肝脏大小正常,肝内外胆管轻度扩张,胆总管内径1.10cm,左叶胆管内径0.80cm,右叶胆管内径0.98cm。 沈阳 黄俊 王成宏 许正昌 丁锐 童钟 彭浩关键词:皮肤转移 十二指肠腺癌 肝内外胆管 胆总管内径 腹部隐痛 巩膜黄染 前S1抗原与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比值预测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肝硬化病人肝癌发生风险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相关肝硬化病人前S1抗原(Pre-S1 antigen,PreS1Ag)、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水平及PreS1Ag/HBsAg的比值,对HBV相关肝硬化病人肝癌发生风险的影响。方法2019年3月~2021年4月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HBV相关肝硬化肝癌病人61例,未发生肝癌的HBV相关肝硬化病人61例,检测所有受试者PreS1Ag、HBsAg水平及PreS1Ag/HBsAg比值,建立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分析HBV相关肝硬化病人PreS1Ag、HBsAg水平及PreS1Ag/HBsAg比值对肝癌发生风险的影响,采用ROC曲线、决策曲线对模型进行预测效力及临床实用性评价。结果HBV相关肝硬化病人PreS1Ag、HBsAg及PreS1Ag/HBsAg比值分别为(112.36±20.47)ng/ml、(3.67±0.29)log IU/ml和(1.14±0.2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HBsAg、PreS1Ag、PreS1Ag/HBsAg是HBV相关肝硬化病人肝癌发生风险的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建立预测模型,结果显示,HBsAg、PreS1Ag、PreS1Ag/HBsAg在预测HBV相关肝硬化病人肝癌发生均具临床价值。结论年龄、HBsAg、PreS1Ag、PreS1Ag/HBsAg是HBV相关肝硬化病人肝癌发生危险因素,HBsAg、PreS1Ag、PreS1Ag/HBsAg预测HBV相关肝硬化病人肝癌发生均具临床价值。 宇汝胜 童钟 段胜 王晓刚 郑吉顺 胡启立关键词:肝硬化 前S1抗原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肝癌 无张力修补术联合组织结构分离技术在成人脐疝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无张力修补术联合组织结构分离技术在成年人脐疝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5年4月的21例应用UHS 补片行无张力修补,必要时行组织结构分离技术的脐疝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全部病例均... 黄俊 刘磊 丁锐 童钟 王成宏关键词:脐疝 无张力修补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