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章莲蒂

作品数:10 被引量:39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机械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理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8篇质谱
  • 6篇质谱法
  • 6篇激光质谱
  • 6篇激光质谱法
  • 6篇飞行时间质谱
  • 5篇电离
  • 5篇多光子电离
  • 4篇激光
  • 3篇尾气
  • 3篇污染
  • 3篇解离
  • 3篇共振增强多光...
  • 2篇多光子
  • 2篇多光子电离解...
  • 2篇气中
  • 2篇烷烃
  • 2篇污染物
  • 2篇离解
  • 2篇解离机理
  • 2篇激光作用

机构

  • 10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10篇章莲蒂
  • 8篇魏杰
  • 5篇方黎
  • 4篇夏柱红
  • 3篇顾学军
  • 3篇郑海洋
  • 3篇李子尧
  • 3篇张冰
  • 2篇孔祥和
  • 2篇魏杰
  • 2篇张冰
  • 1篇张树东
  • 1篇朱荣淑
  • 1篇蔡继业

传媒

  • 5篇原子与分子物...
  • 1篇量子电子学报
  • 1篇科学通报
  • 1篇中国科学(A...
  • 1篇中国激光
  • 1篇化学学报

年份

  • 4篇2001
  • 2篇2000
  • 3篇1999
  • 1篇1998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碘代烷烃在532nm激光作用下多光子电离解离机理被引量:4
1999年
利用532nm的激光对碘代烷烃(碘甲烷,碘乙烷,碘代正丙烷,碘代异丙烷)分子作了多光子电离解离(MPID)质谱(MS)研究.在532nm激光作用下,CH_3I分子吸收532nm激光双光子的能量,进入A带的1A_2态,继续吸收光子上泵浦至电离态形成母体离子CH_3I^+,然后再形成碎片离子;而其它几个碘代烷烃吸收双光子的能量进入A带后均形成中性碎片,中性碎片再吸收光子经一系列电离解离形成碎片离子.此外,本文还通过对同分异构分子n-C_3H_7I与i-C_3H_7I分支比的分析给出i-C_3H_7I分子的可能的电离解离通道.
章莲蒂魏杰方黎姜芸芸张树东郭文跃张柏林张冰蔡继业
关键词:多光子电离解离
可移动激光质谱仪及在机动车尾气监测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01年
激光质谱法是探测环境污染的新方法 ,它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多组分和快速实时的特点。文中介绍了可移动激光质谱仪的系统结构、各部分功能以及主要技术指标 ,报道了该仪器研制设计过程中的某些关键技术问题 。
孔祥和郑海洋魏杰李子尧章莲蒂夏柱红顾学军朱荣淑方黎张冰
关键词:激光质谱法飞行时间质谱机动车尾气监测
应用激光质谱法选择探测一氧化碳被引量:1
2001年
此文解决了激光质谱法中从含同质量数的N2 分子的混合气体中选择CO分子这一问题 ,由于用紫外2 6 6nm激光不能从含N2 分子的混合气体中选择CO分子 ,因此采用了可见激光来探测 ,发现用可见激光 430~ 435nm的激光能成功地将CO分子选择探测出来。此外还着重分析了在可见波段和 2 6 6nm激光下产生CO+离子的机理 :在可见光波段 44 3.5 5nm所对应的共振峰是CO分子吸收 3光子的激光能量与A1Π态的振动量子数为 2的振动态共振产生的 ;434.3nm所对应的共振峰是CO分子吸收 3光子的激光能量与A1Π态的振动量子数为 3的振动态共振产生的 ;CO分子吸收两光子的 2 6 6nm激光能量与A1Π态第 7振动态的某一高转动态相共振 ,处于该振动态的CO分子再继续吸收一个光子的 2 6 6nm激光的能量至其电离态电离产生CO+离子。
章莲蒂魏杰夏柱红张冰
关键词:激光质谱法飞行时间质谱一氧化碳
激光质谱法对机动车尾气中污染物的高选择性多组分测量被引量:7
2000年
激光质谱法是一种新近发展起来的污染物检测方法. 它把共振增强多光子电离(REMPI)和飞行时间质谱(TOF-MS)结合起来, 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多组分分析的优点. 用激光质谱方法对机动车尾气中污染物进行了分析测量. 利用266 nm激光, 激光质谱法给出尾气中多种致癌芳香族物质(包括苯、甲苯、二甲苯、三甲苯等)的高选择性多组分分析结果. 这些物质由(1+1)REMPI选择电离, 而后由飞行时间质谱仪进行质量分辨探测. 对测量结果进行了定量分析.
章莲蒂魏杰郑海洋李子尧夏柱红顾学军张冰
关键词:激光质谱法尾气污染物
三乙胺分子的共振增强多光子电离解离通道研究被引量:2
1998年
利用TOF质谱装置对三乙胺(TEA)分子在(445.9~465.9nm)和(465.5~512.5nm)两谱区进行了共振增强多光子电离解离(REMPID)研究。质谱中除有极强的母体离子101+和母体失去一个甲基(P-CH3)的86+峰外,还检测到明显的58+,42+,30+,29+,28+,27+,26+和较弱的72+,70+,56+,44+,15+,12+等峰,并与电子轰击谱(EI)进行了对照。考虑到分子态的对称性和TEA分子吸收带S2与S1之间的内部能量转移,给出了TEA的完整MPID通道,即经3sRydberg态双光子共振的(2+2)马电离解离通道和经3p里德堡态双光子共振的(2+1)电离通道,且在S2和S1带重叠区存在两通道之间的竞争。
张树东方黎郭文跃魏杰章莲蒂张冰蔡继业
关键词:多光子电离解离三乙胺激光技术
激光质谱法探测不同状态下机动车尾气中芳香烃物质相对含量的变化被引量:3
2001年
利用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多组分和快速实时分析探测的方法———激光质谱方法研究机动车尾气。发现在 2 6 6nm激光作用下 ,低速状态下机动车尾气中的芳香族含量远高于加速状态下的含量。
章莲蒂魏杰夏柱红郑海洋李子尧顾学军张冰
关键词:激光质谱法飞行时间质谱芳香烃机动车尾气
探测大气污染源的新方法——激光质谱法被引量:14
2000年
此文介绍了大气污染源检测的新方法 -激光质谱法的原理、特点和近几年作者所在课题组在研究大气污染分子方面的成果以及正在开展的应用激光质谱法测汽车、摩托车尾气的工作。
章莲蒂魏杰张柏林夏柱红张冰
关键词:激光质谱法大气污染源
激光质谱法对痕量污染物的快速检测被引量:10
2001年
有机污染正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 ,然而现有的对包括具有致癌作用的最大的一类化学物质芳香烃在内的许多有机物的分析方法需要对含有污染物的气体进行预先处理 .其主要缺点是复杂耗时 ,不能做到理想的实时在线分析 .激光质谱法通过共振增强多光子电离 (REMPI)把紫外光谱和飞行时间质谱 (TOF MS)结合起来 ,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和分析速度快的特点 .在介绍了激光质谱法的原理后 ,介绍了一小型化的可移动激光质谱装置 ,其中使用一台小型KrF准分子激光器 ( 2 48nm) ,可以对芳香烃进行多组分检测 .该装置对机动车尾气的实时测量结果表明激光质谱法用于污染分析时具有其他分析手段很少能同时具备的一些显著优点 :多组分探测 ,在机动车尾气中同时测量到苯、甲苯、二甲苯、三甲苯、萘和甲基萘等多种芳香烃污染物 ;灵敏度高 ( 0 .1mg/m3 ) ;测量速度快 ( 0 .1s) ;对样品不经处理 。
魏杰张冰郑海洋章莲蒂孔祥和夏柱红顾学军
关键词:激光质谱法污染检测共振增强多光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气体污染
碘乙烷分子共振增强多光子电离飞行时间的质谱研究被引量:3
1999年
在473~483nm波长范围内对碘乙烷分子共振增强多光子电离(REMPI)飞行时间(TOF)质谱(MS)作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在该波段碘乙烷(C2H5I)分子吸收双光子激光能量跃迁激发至A带的3E,2A1及1A2态,激发态分子碎裂成中性碎片,中性碎片再吸收光子电离,产生了C2H+5和I+离子。C2H+5离子进一步吸收光子并碎裂形成了碘乙烷分子REMPI-MS中其他的碎片离子。
章莲蒂魏杰方黎张树东郭文跃张冰蔡继业
关键词:飞行时间质谱卤代烷烃REMPI
碘乙烷在532nm激光作用下多光子电离解离机理被引量:1
1999年
利用532nm的激光对碘乙烷(C2H5I)分子作了多光子电离解离(MPID)质谱(MS)研究。C2H5I分子吸收532nm激光双光子的能量激发跃迁至A带后,碎裂成中性碎片I原子及C2H5自由基,中性碎片再吸收光子经一系列电离解离形成碎片离子。分析了不同激光强度及加速电压下的产物离子与总的碳氢离子强度比值变化,从而更深地揭示了C2H5I分子在532nm激光作用下的MPID机理。
章莲蒂魏杰方黎姜芸芸张树东郭文跃张柏林张冰蔡继业
关键词:多光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激光解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