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义臣 作品数:23 被引量:38 H指数:3 供职机构: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一种负压肌腱导引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负压肌腱导引器,包括吸引管和负压机构,所述吸引管的一端设有操作端,另一端设有握持端,所述握持端与负压机构连接,所述操作端为封闭端,且操作端上设有可容纳探针的操作孔,所述操作孔周围均匀分布有多个通孔。本发明... 窦义臣 翟宏文献传递 上肢严重软组织损伤治疗失败一例报告 宣昭鹏 窦义臣 路来金游离腓骨皮瓣移植重建小腿长段骨及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游离腓骨皮瓣移植重建小腿长段骨缺损伴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2017年5月-2019年12月,收治小腿长段骨缺损合并软组织缺损7例。均行急诊清创、外固定、骨水泥填充创口和VSD覆盖,二期应用带血管蒂的游离腓骨皮瓣重建骨的连续性并修复软组织缺损。切取健侧腓骨长度14~20 cm,附带皮瓣大小为15 cm×8 cm~23 cm×13 cm。腓骨皮瓣移植后均采用有限内固定+Ilizarov环形外固定支架固定。术后定期随访。结果本组7例术后皮瓣血运良好,肢体保全良好。术后随访8~16个月,平均9.4个月;7例皮瓣愈合均良好,无感染性窦道形成;3例术后2~3个月出现外固定支架针道感染,2例经盐水换药后感染得到控制,1例重新调整针道位置后感染愈合。移植腓骨愈合良好,愈合时间3~7个月,平均4.6个月,随访期间无压力性骨折发生。骨愈合后,末次随访采用Johner-Wruhs下肢功能评分标准评价:优1例,良5例,差1例,优良率为85.5%。结论带血管蒂的游离腓骨皮瓣移植是修复小腿长段骨缺损伴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具有一次同时修复骨和皮肤缺损、骨端愈合速度快、疲劳骨折少、骨吸收发生少等优点。扎实的解剖知识、个体化的手术方案设计和熟练的手术技巧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窦义臣 宣昭鹏 傅东升 路来金关键词:胫骨骨缺损 游离组织移植 创伤修复 一种医疗骨科用脚趾康复训练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医疗骨科用脚趾康复训练装置,涉及医疗骨科技术领域,包括主体架,所述主体架上表面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支撑架,主体架内部的左侧固定安装有踏板机构,主体架的右侧面固定安装有固定架,固定架的内部安装有调节机构,主体架... 窦义臣 翟宏 陈焱龙文献传递 痛风致狭窄性腱鞘炎临床病例分析 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总结痛风性腱鞘炎的临床特点及手术疗效。方法自2010年1月至2020年1月我们共诊治5例痛风性腱鞘炎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5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后切口均I期愈合,术后均获得随访,时间为3个月至8年,平均4.6年。手指屈伸功能基本正常,无复发及肌腱断裂。结论熟悉痛风性腱鞘炎的临床特点可提高术前诊断正确率,手术疗效确切。 窦义臣 赵媛媛 宣昭鹏 路来金 翟宏关键词:腱鞘炎 痛风 屈曲挛缩 脑腱黄瘤病跟腱重建一例 被引量:2 2017年 1病例介绍患者女,38岁。因发现双足跟部肿物16年,疼痛伴活动受限2年人院。检查:双跟腱处可触及大小约9cm×3cm×1cm肿物,边界清,质韧、可随跟腱屈伸活动,无压痛,肿物表面皮肤完整、无破溃、无色素沉着(图1a),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踝与后足评分为58分。双侧跟腱MRI示:双侧跟腱呈梭形膨大,信号不均匀(图1b)。 窦义臣 任景炎 王涛 宣昭鹏 路来金关键词:跟腱缺损 肌腱转移 晚期梅毒、糖尿病合并小腿皮肤感染坏死一例死亡病例报告 宣昭鹏 窦义臣 路来金右上臂神经脂肪瘤病合并巨指症一例 2018年 患者 男,11岁,以右上臂外侧及右拇、示指较健侧肿大11年就诊。临床检查:右上臂外侧增粗明显,臂外侧刺痛觉明显减退;右示指中远节缺如,近节较健侧明显增粗并可见不规则瘢痕,MP及PIP关节无活动性;右拇指较健侧增粗,内收及外展明显受限。 贾雪原 窦义臣 宣昭鹏 王涛 路来金关键词:脂肪瘤病 上臂外侧 健侧 活动性 PIP 四肢农机械伤术后感染细菌及药敏结果分析 2020年 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及广泛应用,大大的减轻了劳动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由于农机械故障及操作不当所致意外伤发生频率增加。农机械伤多为严重碾绞伤,软组织损伤严重,创口伴随着泥土、农作物碎屑及机油等,污染严重,极易发生感染[1]。术后一旦发生感染,不但使治疗周期延长、费用增高,导致预后不良,而且增加致残风险。早期给予经验性抗菌药物治疗是医生控制感染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没有获得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前不恰当的选择抗菌药物可能导致耐药菌株形成[2],严重影响患者治疗。目前针对农机械伤感染的细菌分布特征及如何经验性应用抗菌药物的研究较少,按照常规创伤经验性应用抗菌药物很难预防和控制感染。因此,本研究通过分析我院收治的四肢农机械伤术后感染患者的细菌分布特征及药敏试验结果,旨在为临床经验性预防和控制感染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翟宏 潘黎明 宣昭鹏 窦义臣关键词:细菌分布 预后不良 意外伤 新生儿前臂先天性皮肤缺损修复一例 2018年 1病例介绍患儿男,母亲为妊娠糖尿病患者,2胎1产,孕39周因胎心监测无反应,产程未发动行剖宫产。出生后患儿Apgar评分1 min 8分、5 min 10分,检查发现右前臂中下1/3环形皮肤缺损,跨腕关节至掌背中段,缺损面积9 cm×6 cm,约3%TBSA,边缘不整齐,创面呈暗红色,深部肌肉组织外露,存在少量分泌物,右前臂及右手极度肿胀,右手指端呈暗紫色、皮温较低、返流慢,右腕关节及右手主动屈伸活动障碍。辅助检查:皮损处取拭子细菌培养示金色葡萄球菌感染;末梢血糖1.8 mmol/L,二便常规检查无异常,血清肝炎、梅毒TORCH抗体检测阴性; 任景炎 傅艳燕 王涛 路来金 窦义臣关键词:先天性皮肤缺损 创面修复 皮瓣 新生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