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程玉先

作品数:10 被引量:58H指数:2
供职机构:聊城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国际合作培养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血清
  • 4篇患儿
  • 3篇血清瘦素
  • 3篇瘦素
  • 3篇儿童
  • 2篇支气管
  • 2篇支气管炎
  • 2篇气管
  • 2篇气管炎
  • 2篇肿瘤坏死因子
  • 2篇细胞
  • 2篇细菌
  • 2篇细菌感染
  • 2篇细支气管
  • 2篇细支气管炎
  • 2篇毛细支气管炎
  • 2篇坏死因子
  • 2篇肺炎
  • 1篇代谢
  • 1篇代谢紊乱

机构

  • 6篇聊城市人民医...
  • 4篇聊城职业技术...
  • 2篇青岛大学
  • 2篇青岛大学医学...
  • 1篇菏泽市立医院

作者

  • 10篇程玉先
  • 3篇陈欣欣
  • 2篇李堂
  • 2篇常久利
  • 1篇杨立亭
  • 1篇郭永清
  • 1篇李雨生
  • 1篇刘月利
  • 1篇杨巧芝
  • 1篇张传霞
  • 1篇吕学云
  • 1篇张军生
  • 1篇杨芳
  • 1篇崔爱华
  • 1篇杨静

传媒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中国优生与遗...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中医急症
  • 1篇中国儿童保健...
  • 1篇临床医药实践
  • 1篇中外医疗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维生素D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瘦素、T细胞亚群的影响及意义
2014年
目的探讨维生素D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瘦素、T细胞亚群的影响及意义。方法检测64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维生素D、瘦素、T细胞亚群,其中30例维生素D检测结果偏低患儿,给予维生素D治疗,30 d复查,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64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维生素D、CD3(%)、CD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瘦素、CD4(%)、CD4/CD8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0 d时患儿维生素D、CD3(%)、CD8(%)显著升高(P<0.05),瘦素、CD4/CD8显著下降(P<0.05),CD4虽有下降,但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生素D和瘦素参与了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免疫调节,对于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适量补充维生素D,能够改善患儿免疫状态。
程玉先陈欣欣杨静
关键词:瘦素T细胞亚群毛细支气管炎
轮状病毒肠炎合并低钠血症的临床分析
2003年
程玉先
关键词:轮状病毒肠炎低钠血症合并症
肥胖儿童血清维生素D、甲状旁腺素及胰岛素抵抗水平分析
2010年
目的:分析肥胖儿童血清VD、PTH及胰岛素抵抗水平,探讨肥胖与上述指标的关系。方法:在健康体检时,利用体重指数(BMI),以中国肥胖工作组制定的标准进行筛查,将研究对象分为肥胖组与对照组,采集空腹静脉血分别测定25(OH)D、1,25(OH)2D、PTH、血钙、磷和碱性磷酸酶(AP),测定FINS和FPG计算HOMA-IR,测定身高、体重计算BMI。结果:肥胖组VD缺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肥胖儿童的BMI、PTH和HOMA-IR明显升高,VD水平明显降低(P<0.05)。BMI与血清VD呈明显负相关,与PTH和HOMA-IR呈明显正相关。PTH与25(OH)D呈明显负相关,与HOMA-IR呈明显正相关;25(OH)D与HOMA-IR呈明显负相关。结论:肥胖儿童血清VD水平降低,PTH增高,胰岛素抵抗增强。肥胖与VD、PTH和HOMA-IR相关,PTH、25(OH)D与HOMA-IR分别相关。
杨芳吕学云张军生程玉先张传霞
关键词:VDPTHHOMA-IR肥胖儿童
细菌感染性疾病患儿血清瘦素、肿瘤坏死因子的改变及意义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确定瘦素 (L eptin)与细菌感染性疾病的相关性 ,探讨 L eptin改变的调节机制及意义。方法 分别采用免疫放射法 (IRMA)和酶标免疫分析 (EASIA)检测细菌感染性疾病患儿 33例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L eptin和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水平 ,与对照组比较 ,并对 L eptin和 TNF- α水平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细菌感染性疾病患儿急性期血清 L eptin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并且与感染的严重程度有关 ,与 TNF- α水平呈负相关。结论 血清 L eptin的测定对感染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判断有重要意义 ,对进一步探讨内分泌与免疫网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程玉先常久利李雨生李堂
关键词:细菌感染性疾病血清瘦素肿瘤坏死因子儿童
醒脾养儿颗粒对肺炎继发腹泻患儿血清胃泌素、血浆胃动素及生长抑素水平的影响被引量:53
2013年
目的观察醒脾养儿颗粒对肺炎继发腹泻患儿血清胃泌素(gastrin,GAS)、血浆胃动素(moti-lin,MOT)及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2年6月聊城市人民医院儿科住院的120例肺炎继发腹泻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采用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对照组采用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另选择30名在我院体检健康的儿童作为健康组,观察病例组疗效及各组治疗前后GAS、MOT及SS水平。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和9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健康组比较,两患者组治疗前GAS、MOT均升高,SS降低(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GAS、MOT明显下降,SS升高(P<0.05)。与对照组同期比较,治疗组治疗后GAS、MOT降低,SS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炎继发腹泻时胃肠激素的含量有明显的改变,醒脾养儿颗粒对肺炎继发腹泻患儿GAS、MOT、SS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
陈欣欣程玉先
关键词:醒脾养儿颗粒肺炎继发腹泻血清胃泌素血浆胃动素生长抑素
川芎嗪注射液对重症肺炎高凝状态患儿凝血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观察川芎嗪注射液对重症肺炎高凝状态患儿凝血酶原时间(TT)、凝血酶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D-二聚体(D-Dimer)、纤维蛋白原(FBG)及抗凝血酶Ⅲ(AT-Ⅲ)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重症肺炎高凝状态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給予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給予肝素治疗,另选择20例在我院体检的健康儿童作为正常对照组,观察各组治疗前后TT、PT、APTT、D-Dimer、FBG、AT-Ⅲ的水平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DDimer、FBG均升高,TT、PT、APTT缩短、AT-Ⅲ活性均降低(P<0.05);两组治疗后D-Dimer、FBG明显下降,APTT、TT、PT延长,AT-Ⅲ活性升高(P<0.05);两组治疗后同期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川芎嗪注射液对重症肺炎高凝状态患儿凝血功能有明显的调节作用,且副作用小。
陈欣欣程玉先
关键词:川芎嗪注射液重症肺炎高凝状态凝血功能
重症细菌感染儿童血清瘦素的改变
该实验通过免疫放射法(IRMA)和酶联免疫法(EASIA)检测重症细菌感染患儿血Leptin和TNF-α的水平,确定Leptin与感染性疾病的相关性,探讨Leptin水平改变的调切机制及意义.结论:儿童急性重症细菌感染时...
程玉先
关键词:儿童肿瘤坏死因子-Α免疫放射法酶联免疫法血清瘦素
文献传递
小儿细菌感染时对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及其结合蛋白的影响
2003年
目的 探讨小儿细菌感染时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IGF 1)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 3(IGFBP 3)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放射免疫法和免疫放射法检测血中的IGF 1和IGBP 3。感染组患儿发病极期 30例、恢复期 10例 ,正常对照组 30例。用酶联免疫法测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结果 (1)在感染极期 ,血清IGF 1(45 0± 14 8) μg/ml及IGFBP 3(12 85 9± 6 0 8 0 ) μg/ml水平明显降低 ,较感染恢复期 (P <0 0 5 )和正常对照组 (P <0 0 0 1) ,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 ;在感染恢复期 ,血清IGF 1及IGFBP 3水平已近正常 ,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且二者的改变存在明显正相关。 (2 )在感染极期 ,血TNF α (32 9± 6 6 )pg/ml水平明显升高 ,较感染恢复期 (P <0 0 0 1)和正常对照组 (P <0 0 0 1) ,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 ;在感染恢复期血TNF α水平已近正常 ,较对照组 (P =0 2 78)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无论在感染极期 ,还是在感染恢复期 ,血IGF 1、IGFBP 3与TNF α水平均无相关性。结论  (1)小儿细菌感染发病极期 ,血清IGF 1、IGFBP 3水平显著降低 ,恢复期恢复正常 ,二者的改变具有相关性。 (2 )血清TNF α浓度在感染极期升高 ,恢复期降至正常 ,但未发现与IGF 1、IGFBP
常久利程玉先杨立亭李堂
关键词:小儿细菌感染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结合蛋白
Fanconi全血细胞减少综合征一例
2005年
杨巧芝程玉先郭永清崔爱华
关键词:全血细胞减少进行性头围头颅重度贫血
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脂、血液流变学临床动态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血脂、血液流变学对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8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进行血脂、血液流变学检测,选择年龄、性别等匹配的健康查体儿童3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B及血粘度显著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显著下降,红细胞聚集能力增加,纤维蛋白原增多。【结论】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存在明显的脂质代谢紊乱。
程玉先刘月利
关键词:毛细支气管炎血脂血液流变学脂代谢紊乱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