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秋生
- 作品数:4 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祈福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天麻钩藤饮对肝阳上亢证高血压病症状及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
- 目的:评价天麻钩藤饮对肝阳上亢证高血压病症状的改善及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
方法:采用随机、单盲研究。选择初次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病,未服过任何降压药物,中医辨证属于肝阳上亢证的患者在服用络活喜(氨氯地平)5mg...
- 白秋生
- 关键词:天麻钩藤饮肝阳上亢证高血压病左心室舒张功能中西医结合
- 文献传递
- 中医对心力衰竭的认识和研究被引量:7
- 2010年
- 中医学对心力衰竭的研究资料比较零散,大量的论述散见于惊悸、怔忡、喘证、水肿、心痹等病症中,尚无一独立的病名对应心力衰竭。笔者对中医经典医籍中有关心力衰竭的论述加以归纳分析,提出粗浅的见解,供同道参考。
- 王军昌白秋生张宜雅曹贵民
- 关键词:中医疗法惊悸喘证水肿心痹
- 天麻钩藤饮对肝阳上亢证高血压病症状及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观察天麻钩藤饮对伴有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的肝阳上亢证高血压病人的临床症状及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临床简单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常规使用苯磺酸氨氯地平、拜阿司匹林基础上,治疗组加服天麻钩藤饮颗粒剂,每日2次,对照组加用倍他乐克12.5mg,每日2次,疗程均为4周。结果在完成方案的人群中,两组间治疗前后比较,在E、A、E/A、SBP、DBP、HR各指标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在症状的改善上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前后自身比较,患者SBP、DBP、HR在治疗后有明显降低(P<0.01),E/A值增高(P<0.01)。说明天麻钩藤饮可以改善肝阳上亢证高血压病患者的左心室舒张功能。症状积分较治疗前有大幅度减少(P<0.01),显示该方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结论天麻钩藤饮能够提高肝阳上亢证高血压病二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峰值速度(E峰),降低舒张晚期血流峰值速度(A峰),提高E/A,改善左室舒张功能,其作用强度与倍他乐克相当,且在改善临床症状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
- 王军昌张宜雅白秋生曹贵民
- 关键词:天麻钩藤饮肝阳上亢证高血压病左心室舒张功能
- 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心衰患者LVEF、BNP及HRV的变化及对近期预后的预测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观察伴或不伴室性心律失常的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LVEF)、B型利钠肽(BNP)及心率变异(HRV)的改变,探讨其与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将132例心力衰竭患者按伴或不伴室性心律失常分为两组,通过体表12导联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分析,比较58例合并室性心律失常与74例无室性心律失常的心衰患者LVEF、BNP及HRV的改变,观察住院期间和出院6月时死亡率,研究其相互之间的关系。结果入院时伴和不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LVEF无显著差别(33.66±7.48vs38.25±8.47,P>0.05)。两组BNP有显著差别(769.72±75.36vs1326.98±96.42,P<0.05)。无室性心律失常组HRV部分指标(SDNN、LF、HF)较优(P<0.05)。两组住院期间死亡率分别为6.35%和10.34%(P>0.05)。出院6月时的死亡率为12.16%和20.18%(P<0.05)。结论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心衰患者死亡率明显增加。BNP对两组的死亡率均有较好的预测作用,HRV与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死亡率相关,LVEF不能预测两组的死亡率。
- 喻学刚王军昌白秋生于娜麦永东张宜雅
- 关键词:室性心律失常B型利钠肽左室射血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