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磊
- 作品数:21 被引量:116H指数:6
- 供职机构:榆林市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榆林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效果被引量:42
- 2018年
- 目的研究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效果及血清水通道蛋白4(AQP4)和Toll样受体4(TLR4)的表达。方法纳入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122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1例,对照组用保守药物治疗,必要时行开颅血肿清除术,观察组采用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术;对比2组28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观察治疗1周和2周脑水肿体积、血清AQP4和TLR4水平,随访6个月,比较2组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28d的NIHSS评分显著降低,ADL评分明显升高(P<0.05),治疗1周和2周脑水肿体积、血清AQP4及TLR4水平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8.5%vs 73.8%),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8.2%vs 21.3%,6.6%vs 19.7%,P<0.05)。结论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可改善神经功能康复和生活能力,减轻脑水肿,降低血清AQP4和TLR4表达水平。
- 白磊陈晨李军冯毅严飞平李志磊霍国进
-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性穿刺术
- 茶多酚对氧葡萄糖剥夺/再恢复干预后原代培养的小鼠海马神经元内钙离子浓度的影响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探讨茶多酚对氧葡萄糖剥夺/再恢复干预后原代培养的小鼠海马神经元内钙离子浓度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分离C57BL/6J雄性小鼠海马神经元并进行原代培养,然后分为对照组、氧葡萄糖剥夺/再恢复干预(模型)组和茶多酚组。对照组常规进行海马神经元原代培养,模型组利用氧葡萄糖剥夺/再恢复制作模型,茶多酚组在造模后应用4mg/ml的茶多酚处理。利用Fluo-3AM钙离子特异性探针标记神经元内游离钙离子,利用流式细胞仪进行检测钙离子浓度;免疫印迹法检测神经元Cav1.2蛋白的表达水平;利用全细胞模式膜片钳技术检测神经元L-型电压依赖型钙离子通道(LTCC)的电流。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氧葡萄糖剥夺/再恢复干预后,神经元内钙离子浓度明显增高(P<0.05),神经元Cav1.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0.05)、LTCC电流明显增大(P<0.05);茶多酚明显抑制上述作用(P<0.05),但未恢复到对照组水平(P<0.05)。结论茶多酚可减少氧葡萄糖剥夺/再恢复干预后原代培养小鼠海马神经元内钙离子,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Cav1.2表达、减弱LTCC功能有关。
- 严飞平陈晨李志磊霍国进冯毅白磊
- 关键词:原代培养茶多酚细胞内钙离子浓度
- 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重型颅脑外伤的疗效分析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经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96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入选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单纯纳洛酮治疗,观察组给予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经临床治疗,观察组患者清醒时间、清醒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GCS、GOS评分也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愈率为37.50%,临床总有效率为83.33%,而对照组患者治愈率为22.92%,临床总有效率为68.75%,观察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重型颅脑外伤疾病可促使患者快速苏醒,恢复神经系统功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李军白磊
- 关键词:重型颅脑外伤纳洛酮醒脑静
- 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37例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并分析临床上运用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9年5月至2011年8月收治的37例采取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三叉神经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分析其预后资料。结果:35例患者术后第2天疼痛感完全消失,2例患者术后一周疼痛感消失。结论:MVD治疗三叉神经痛疗效显著,先进的显微设备和手术技术可以有效提高疗效,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 郑虎林霍龙伟白磊李军高建忠
- 关键词: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疗效
- 亚低温治疗重度颅脑损伤术后患者的临床分析
- 2020年
- 探讨重度颅脑损伤手术患者术后采取亚低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选择2017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20例重度颅脑损伤手术患者为对象,依据住院先后顺序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均采取抗感染与高压氧等常规治疗方式,观察组选择亚低温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度颅脑损伤术后患者采取亚低温治疗措施,有助于降低患者术后炎症反应,降低脑水肿含量,显著提升预后质量。
- 严飞平陈晨白磊
- 关键词:颅脑损伤亚低温治疗
-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发生肺部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 2020年
-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并采取控制措施。方法:通过分析2015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10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对照组,选择同一时期出现肺部感染的100例患者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恢复情况。结果:出现肺部感染危险因素较多,主要为合并疾病等。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出现肺部感染危险因素与吸烟、糖尿病等存在关系,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
- 严飞平陈晨白磊
- 关键词:肺部感染合并糖尿病
- 不同手术方式在寰枕畸形合并颅底凹陷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被引量:2
- 2016年
- 选择医院2010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寰枕畸形合并颅底凹陷患者6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4例,试验组患者采用经口咽前路寰椎侧块置钉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枕骨板障间螺钉固定枕颈融合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及手术前后脊髓神经功能。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及术前各项脊髓神经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试验组患者的脊髓神经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治疗寰枕畸形合并颅底凹陷时,经口咽前路寰椎侧块置钉固定治疗方法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有利于更好的改善患者的脊髓损伤情况。
- 郑虎林陈晨白磊霍龙伟王国伟严飞平
- 关键词:寰枕畸形颅底凹陷手术方式
- 探讨早期连续床旁血液净化治疗重度颅脑损伤的作用
- 2020年
- 探讨重度颅脑损伤治疗过程中早期连续床旁血液净化治疗的效果。方法:以我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50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为对象,利用红蓝球法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有患者25例,观察组采取早期连续床旁血液净化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措施,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使用早期连续床旁血液净化治疗,有助于抑制病情发展,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白磊陈晨严飞平
- 关键词:重度颅脑损伤血液净化病情控制
- 颅底凹陷寰枕畸形的手术治疗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寰枕畸形颅底凹陷症应用经口咽入路松解减压联合后路颈枕固定融合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5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64例寰枕畸形颅底凹陷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2组,每组32例,对照组行后路颅窝减压术治疗,试验组患者行口咽入路松解减压术和后路颈枕固定融合术。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的手术治疗总有效率为93.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5%(P<0.01)术后随访显示对照组有27例复发,其中6例有加重,21例与术前水平相同,试验组无复发病例,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对寰枕畸形颅底凹陷症患者行口咽入路松解减压术和后路颈枕固定融合术治疗,具有显著的效果,且复发率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郑虎林陈晨霍龙伟严飞平白磊
- 关键词:颅底凹陷寰枕畸形口咽入路后颅窝减压术
- 寰枕畸形合并颅底凹陷的手术方式选择体会
- 2017年
- 目的探讨寰枕畸形合并颅底凹陷的手术方式选择。方法选取65例寰枕畸形合并颅底凹陷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32例为研究组,行口咽入路松解减压后路颈枕固定融合术;另33例为对照组,行后路颅窝减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87%高于对照组的57.5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优于术前,术后随访4~18个月,研究组无复发,对照组复发25例,两组复发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寰枕畸形合并颅底凹陷患者而言,选择口咽入路松解减压后路颈枕固定融合术,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较低。
- 郑虎林白磊陈晨霍龙伟王国伟
- 关键词:寰枕畸形颅底凹陷术式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