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田晶

作品数:9 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沈阳市儿童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脑性
  • 5篇脑性瘫
  • 5篇脑性瘫痪
  • 4篇干预
  • 3篇疗效
  • 2篇早期康复
  • 2篇上肢
  • 2篇上肢功能
  • 2篇作业疗法
  • 2篇疗法
  • 2篇疗效观察
  • 2篇脑瘫
  • 2篇痉挛
  • 2篇痉挛型
  • 2篇康复
  • 2篇按摩
  • 2篇按摩治疗
  • 1篇胆红素
  • 1篇胆红素血症
  • 1篇婴儿

机构

  • 9篇沈阳市儿童医...

作者

  • 9篇田晶
  • 4篇金妍
  • 1篇李智永
  • 1篇魏晓红
  • 1篇魏开颜
  • 1篇刘伟

传媒

  • 1篇中国康复理论...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中国康复医学...
  • 1篇中国听力语言...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按摩与康复医...
  • 1篇09’上海手...
  • 1篇中国康复医学...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1
  • 1篇2015
  • 1篇2012
  • 1篇2009
  • 3篇2006
  • 1篇1999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作业疗法对脑性瘫痪婴儿上肢功能早期康复的研究
目的:探讨作业疗法对脑性瘫痪婴儿的上肢功能进行早期干预的临床意义。 方法:将47例脑性瘫痪婴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用盖泽尔智能发育商比值,分析治疗前后两组在各能区之间差异是否具有显著性差异。 结果...
田晶商淑云
关键词:作业疗法脑性瘫痪上肢功能康复治疗早期干预
文献传递
小儿中枢性协调障碍早期治疗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06年
金妍田晶魏晓红
关键词:中枢性协调障碍疗效观察缺血缺氧性脑病高胆红素血症住院时间肌张力异常
作业疗法对脑瘫患儿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疗效(62例病例分析)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观察作业疗法(OT)对脑性瘫痪(CP)患儿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疗效。方法对62例CP患儿进行OT治疗,于入院后1周内进行ADL初评,根据评定结果制定训练目标和计划,进行ADL训练;于出院前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后,患儿的ADL评分明显提高(P<0.01),障碍程度明显减轻(χ2=10.48,P<0.01),总有效率87.1%。结论OT治疗能有效提高CP患儿的ADL。
田晶金妍曲凤媛
关键词:作业疗法脑性瘫痪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启智博士早期语言评估与干预仪对3~6岁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的治疗效果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评价启智博士早期语言评估与干预仪对3~6岁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在沈阳市儿童医院康复科收治的40例36~60月语言发育迟缓儿童,随机分为常规治疗A组和干预仪治疗B组各20例,治疗6个月,治疗前后采用早期语言能力评估软件对儿童词语、词组、句子理解能力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患儿组内语言理解能力评估结果(百分比)治疗后均显著提高(P<0.05);B组治疗后语言理解能力中词组、句子显著高于A组(P<0.05)。结论合理运用启智博士早期语言评估与干预仪,能更好地改善3~6岁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的语言理解能力。
单新亚李宾田晶李亚坤高飒孟艳
关键词:语言发育迟缓
按摩治疗痉挛型脑瘫的应用近况
2012年
本文归纳了近几年按摩治疗痉挛型脑瘫的文章,分别从按摩的机理、按摩手法等方面进行总结,具体阐述了单纯按摩手法、与其他方法结合等治疗方法,得出按摩在治疗痉挛型脑瘫中可以起到缓解肌肉痉挛、降低肌张力、提高肌力、强筋壮骨作用的结论。
姜夺田晶
关键词:按摩脑瘫痉挛型
脑性瘫痪婴儿上肢功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研究
2006年
目的:探讨采用早期干预的方法对脑性瘫痪婴儿的上肢功能进行康复护理的临床意义。方法:将47例脑性瘫痪婴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用盖泽尔智能发育商比值,分析治疗前后两组在各能区之间差异是否具有显著性差异。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之间比较,适应能力及社交行为发育商提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精细动作发育商提高的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对脑性瘫痪婴儿上肢功能进行早期干预,不仅促进了上肢功能的发育,而且对各个能区的发育都有促进作用。
田晶商淑云朱洪河
关键词:脑性瘫痪上肢功能康复护理
痉挛型脑性瘫痪年长儿的作业治疗体会
本科作业治疗室于1997年7月至1998年7月共收治疗痉挛型脑瘫18例,其中12岁以上4例。疗程:二个月为一个疗程,每日二次,每次四十分钟。方法:首先对患儿的现有能力和潜在能力进评价,包括上肢的关节活动度、肌张力、肌力、...
田晶
关键词:痉挛型脑性瘫痪年长儿
文献传递
2~6岁发育障碍儿童喂养困难的感知觉训练干预研究
2025年
目的通过对有喂养困难的发育障碍儿童中的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及脑性瘫痪(CP)患儿进行感知觉训练干预,为开展喂养困难诊治和综合康复治疗工作提供新思路,增添新依据。方法选取在康复治疗中心训练的90例有喂养困难的发育障碍儿童中的ASD及CP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中文版婴幼儿喂养困难评分量表(MCH-FS)进行喂养困难评估,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喂养困难患儿,各30例。每个不同喂养困难程度患儿再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1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喂养训练和家庭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同时增加感知觉训练。对比轻度、中度、重度喂养困难患儿及90例喂养困难患儿中的对照组及观察组中文版MCH-FS评分、Z评分、身高、体重。结果轻度喂养困难患儿中对照组治疗后的Z评分和体重均高于本组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度、重度喂养困难患儿中对照组治疗后的中文版MCH-FS评分低于本组治疗前,Z评分、体重均高于本组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轻度、中度、重度喂养困难患儿中观察组治疗后的中文版MCH-FS评分低于本组治疗前,Z评分、体重均高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中文版MCH-FS评分低于对照组,Z评分、体重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90例喂养困难患儿中,治疗后,对照组及观察组的中文版MCH-FS评分低于本组治疗前,Z评分、体重均高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中文版MCH-FS评分(59.69±7.32)分低于对照组的(65.11±4.38)分,Z评分(-2.23±0.83)分、体重(18.82±3.15)kg高于对照组的(-2.36±0.83)分、(17.39±3.24)kg,有显著性差异(P<0.05)。轻度、中度、重度喂养困难患儿及总90例喂养困难患儿中的对照组及观察组身高组内治疗前后及治疗后组间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有喂养困难的发育障碍儿童给予感知觉训练干预、运动及口部运动治疗干预措施
田晶金妍李智永商淑云王洪杰孟艳任丽娜于斌姚雪冬
关键词:发育障碍
OPT口部肌肉训练配合按摩治疗脑性瘫痪流涎症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观察OPT(口部肌肉定位治疗)口部肌肉训练配合按摩治疗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流涎症的疗效。方法将120例脑瘫流涎症患儿随机分为4组;观察组给予家庭指导,不予治疗;按摩组采用按摩治疗;OPT组采用OPT口部肌肉训练治疗;联合治疗组在OPT口部肌肉训练的基础上加用按摩治疗。每日1次,每次30min,每20次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10%,按摩组有效率为73.33%,OPT组有效率为76.67%,联合治疗组有效率为90%。结论 OPT口部肌肉训练配合按摩治疗脑瘫流涎症有良好的疗效,优于单独按摩治疗或OPT口部肌肉训练治疗。
田晶金妍魏开颜刘伟
关键词:脑性瘫痪流涎症外治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