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阶平

作品数:185 被引量:428H指数:11
供职机构: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3篇期刊文章
  • 44篇专利
  • 31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1篇农业科学
  • 31篇生物学
  • 15篇环境科学与工...
  • 14篇医药卫生
  • 10篇轻工技术与工...
  • 6篇天文地球
  • 3篇化学工程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电子电信
  • 2篇历史地理
  • 2篇理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50篇芽胞
  • 49篇芽胞杆菌
  • 49篇微生物
  • 38篇发酵床
  • 33篇生物发酵
  • 31篇微生物发酵
  • 28篇生物发酵床
  • 28篇微生物发酵床
  • 22篇青枯
  • 21篇养猪
  • 18篇发酵
  • 16篇脂肽
  • 15篇蛋白
  • 14篇芽孢
  • 14篇番茄
  • 12篇菌株
  • 11篇群落
  • 11篇菌剂
  • 10篇芽孢杆菌
  • 10篇青枯雷尔氏菌

机构

  • 154篇福建省农业科...
  • 22篇华中农业大学
  • 13篇厦门大学
  • 6篇福州大学
  • 5篇福建师范大学
  • 3篇福建农林大学
  • 2篇武汉大学
  • 2篇厦门市江平生...
  • 1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中南民族大学
  • 1篇福州市蔬菜科...
  • 1篇厦门市疾病预...
  • 1篇贵州省农业生...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作者

  • 181篇王阶平
  • 141篇刘波
  • 60篇朱育菁
  • 59篇陈倩倩
  • 59篇陈峥
  • 50篇刘国红
  • 48篇郑雪芳
  • 47篇车建美
  • 46篇陈燕萍
  • 45篇陈梅春
  • 33篇肖荣凤
  • 25篇张海峰
  • 25篇刘欣
  • 18篇蓝江林
  • 18篇阮传清
  • 14篇何进
  • 14篇潘志针
  • 14篇陈德局
  • 11篇葛慈斌
  • 10篇郑梅霞

传媒

  • 15篇福建农业科技
  • 15篇福建农业学报
  • 6篇微生物学报
  • 4篇生物工程学报
  • 4篇农业环境科学...
  • 3篇微生物学通报
  • 3篇家畜生态学报
  • 3篇中国生物防治...
  • 3篇华东六省一市...
  • 2篇生态学报
  • 2篇植物保护学报
  • 2篇应用与环境生...
  • 2篇生物技术通报
  • 2篇饲料研究
  • 2篇食品科学
  • 2篇中华微生物学...
  • 2篇微生物学杂志
  • 2篇细胞与分子免...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2篇中国畜牧兽医

年份

  • 11篇2025
  • 16篇2024
  • 13篇2023
  • 15篇2022
  • 16篇2021
  • 6篇2020
  • 13篇2019
  • 25篇2018
  • 13篇2017
  • 16篇2016
  • 1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7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8
  • 4篇2007
  • 4篇2006
18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发酵床微生物及猪病原菌群落多样性与动态演替规律
微生物发酵床大栏养猪是一种现代化的有机养猪模式,能够实现无臭味、无蝇虫、零排放、肉质优、省人工、控猪病、无药残、产肥料、资源化、智能化、机械化。其六大核心技术均直接或间接与发酵床垫料中的微生物群落组成及其动态演替密切相关...
王阶平刘波陈倩倩朱育菁唐建阳蓝江林
关键词:发酵床群落多样性
用于肿瘤血管靶向治疗的RGD/tTF融合蛋白的表达及活性鉴定被引量:7
2006年
目的:制备用于肿瘤血管靶向治疗的重组RGD/tTF融合蛋白,并鉴定其生物学活性。方法:利用PCR技术构建RGD与tTF的融合基因,克隆至表达载体pET22b(+),在E.coliBL21(DE3)中表达,镍亲和层析柱纯化。凝血实验和FⅩ活化实验鉴定融合蛋白中tTF的活性,间接ELISA分析RGD活性。结果:获得序列正确的RGD/tTF/pET22b(+)重组子,融合蛋白在E.coliBL21(DE3)中高效表达。纯化后的融合蛋白具有活化FⅩ、引起血液凝固的功能,且能与αvβ3特异性结合。结论:成功构建RGD/tTF/pET22b(+)重组子,RGD/tTF融合蛋白具有TF活性且与αvβ3特异性结合,为进一步研究其体内特异性诱发肿瘤组织血管栓塞功能创造了条件。
杨桂旺庄国洪王阶平李文珠吴娜颜江华
关键词:TTFRGD融合蛋白血管栓塞
养猪发酵床微生物宏基因组基本分析方法被引量:13
2016年
养猪微生物发酵床分解猪粪、消除恶臭,将猪粪形成生物菌肥,实现了养猪污染的微生物治理和猪粪的资源化利用,微生物起到关键作用。然而,关于发酵床微生物群落的种类、数量、结构等方面系统研究鲜见报道。课题组采用高通量宏基因组学方法,系统地开展了微生物发酵床的微生物组研究,揭示不同空间、不同深度、不同发酵程度、不同垫料组成、不同季节发酵床中的微生物组成及其区系演替规律。本文就相关的宏基因组测序的样本采集、样本处理、测序原理、分析模型、数据统计、结果表述等分析流程和方法进行了归纳,阐明微生物组操作分类单元(OTU)鉴定,物种累积曲线,核心微生物组,种类丰度主成分分析,种类秩-多度曲线,物种组成丰度柱状图、热图、星图等分析的原理与方法,列举微生物组种类复杂度α-多样性分析、β-多样性分析、种类显著性差异LEfSe分析,冗余分析等实例,为深入研究发酵床微生物群落提供了完整的分析思路和范例。
刘波王阶平陈倩倩刘国红车建美陈德局郑雪芳葛慈斌
关键词:宏基因组学微生物群落微生物发酵床分析方法
人源化抗人肺癌二价和四价VH单域抗体的制备及活性分析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 为提高人源化的抗人肺癌单域抗体hu3D3va的功能性亲和力,制备其二价和四价的抗体分子。方法 重组PCR分别将SV5-Cys短肽和p53四聚化结构域基因与hu3IY3Va基因融合,而获得同源二聚体dihu3D3vH和同源四聚体tehu3D3Va基因。将两种基因克隆至pET-22b(+)表达载体,并分别在E-coliB121(DE3)中表达。表达产物通过N^2+亲和层析柱纯化。用FITC分别标记hu31Y3VH、dihu 31Y3VH和tehu3D3VH三种抗体分子,通过免疫荧光实验分析其抗原反应性和特异性,并利用流式细胞术比较分析其功能性亲和力。结果 两种基因均以单体形式并主要以包涵体的形式表达,纯化并复性后,其蛋白溶液中分别存在约50%的二聚体和70%的四聚体。dihu3D3VH和tehu3D3VH均保留了hu3IY3VH的抗原反应性和特异性;且与hu3D3VH相比,其功能性亲和力分别提高了约60%和160%。结论 采用增加结合价的策略,有效地改善了hu3D3VH的功能性亲和力。
王阶平颜江华张长弓王勇军庄国洪
关键词:单域抗体
一种用于土传青枯病微生态调控的复合益生菌剂及其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土传青枯病微生态调控的复合益生菌剂及其应用,属于微生物发酵技术领域。所述的复合益生菌剂包括弗氏链霉菌无菌发酵滤液、特基拉芽孢杆菌菌液和无致病力青枯菌菌液。本发明的复合益生菌剂能显著提高番茄根际土壤酶活...
郑雪芳王阶平陈梅春陈峥陈燕萍刘欣
四川海螺沟冰川土样芽胞杆菌资源分析
为了解四川海螺沟冰川土壤芽胞杆菌资源,通过纯培养法分离获得冰川土壤芽胞杆菌资源,利用16SrRNA基因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共筛选到可培养细菌44株,经16S rRNA基因鉴定确定其中36株为芽胞杆菌,隶属于4个属的19个种...
刘琴英刘国红王阶平车建美陈倩倩刘波
关键词:芽胞杆菌冰川
凝血靶向通用效应因子tTF/SA融合蛋白的表达及活性鉴定
2007年
制备凝血靶向通用效应因子tTF/SA融合蛋白,并鉴定其生物学活性。利用PCR技术构建tTF与链霉亲和素SA的融合基因,克隆至表达载体pET22b(+),在E.coliBL21(DE_3)中表达,镍亲和层析柱纯化tTF/SA融合蛋白。凝血实验和FⅩ活化实验鉴定融合蛋白中tTF的活性,ELISA鉴定融合蛋白中SA与生物素Biotin结合的活性。获得序列正确的tTF/SA/pET22b(+)重组子,融合基因在E.coliBL21(DE_3)中高效表达。纯化后的融合蛋白具有活化FⅩ、引起血液凝固的能力,且能与生物素结合。融合基因已成功在E.coliBL21(DE_3)中表达,tTF/SA融合蛋白具有TF和SA活性。融合蛋白tTF/SA可作为通用效应因子,与生物素化的肿瘤组织血管特异性载体联用,实现选择性诱发肿瘤组织血管栓塞的多点治疗。
王臻颜江华王阶平谢莲英吴娜
关键词:融合蛋白血管栓塞
四川海螺沟冰川土样芽胞杆菌资源分析
了解四川海螺沟冰川土壤芽胞杆菌资源,为挖掘芽胞杆菌新资源提供基础。采用纯培养法分离获得冰川土壤芽胞杆菌资源,利用16S rRNA基因进行系统发育分析,测定代表性菌株的生理生化特性并采用类平均法和欧氏距离模型进行聚类分析。...
刘琴英刘国红王阶平车建美陈倩倩刘波
关键词:芽胞杆菌冰川
微生物发酵床垫料酶活性变化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于福建省福清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园的微生物发酵床养猪栏内采集0~50cm垫料层样品,对微生物发酵床不同方位及不同深度垫料进行酶活性研究,测定其蔗糖酶、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中性与碱性磷酸酶,探讨酶活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0~50cm的垂直深度,随着深度的加大,酶活性显著下降,为微生物发酵床作用机理及垫料发酵程度提供理论参考。
叶少文车建美刘波王阶平陈倩倩刘国红陈峥唐建阳
关键词:微生物发酵床垫料蔗糖酶半纤维素酶碱性磷酸酶
农业废弃物戈尔膜发酵过程可培养真菌种群的生态学特性
2022年
【目的】评估农业废弃物戈尔膜发酵过程中的真菌种群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规律,为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和戈尔膜发酵效果评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农业废弃物戈尔膜发酵槽物料为研究对象,监测发酵过程物料的温度变化,并通过时间和空间格局采样,分离鉴定物料中的真菌种类及数量,分析发酵过程中的真菌种群数量分布、空间分布型指数、多样性指数和生态位特征等参数。【结果】发酵物料的温度监测表明,第2~16天的平均温度为55.27~74.64℃,定义为高温期;第17~27天的平均温度为41.26~50.64℃,定义为低温期。从72份物料样本中共分离鉴定出5种真菌,分别为沃尔夫被孢霉(Mortierella walfii)、青霉菌(Peniculliumsp.)、烟曲霉(Aspergillus fumigatus)、棘曲霉(A. spinosus)和土曲霉(A. terreus)。从空间分布上看,烟曲霉在物料浅层和深层的种群数量均较多,分别为1.13×10^(5)CFU·g^(-1)和1.47×10^(5)CFU·g^(-1);而棘曲霉在物料浅层和深层的种群数量均最少,分别为4.90×10^(3)CFU·g^(-1)和1.56×10^(3)CFU·g^(-1),说明烟曲霉适宜在该物料中生长,而棘曲霉则不适宜。从发酵时间看,发酵前期(3~12d)的总菌量在4.10×10^(4)~1.30×10^(5)CFU·g^(-1),发酵后期(17~27d)的总菌量在9.35×10^(3)~2.63×10^(4)CFU·g^(-1)。发酵过程中真菌种群呈现明显的差异性,且空间分布型为聚集分布,烟曲霉在物料中生存适应性最强,但竞争能力较弱或不存在竞争。【结论】农业废弃物戈尔膜发酵过程中的可培养真菌的数量在不同时间和空间上均存在明显的差异,其空间分布型为聚集分布。
刘欣肖荣凤陈燕萍陈峥郑雪芳张海峰夏江平王阶平刘波
关键词:真菌生态位特征
共1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