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流行病
  • 6篇流行病学
  • 6篇病毒
  • 5篇毒性肝炎
  • 5篇肝炎
  • 5篇病毒性
  • 5篇病毒性肝炎
  • 4篇发病
  • 4篇发病率
  • 3篇流行病学特征
  • 3篇艾滋病
  • 3篇丙型
  • 3篇丙型病毒性
  • 3篇丙型病毒性肝...
  • 3篇传染
  • 3篇传染病
  • 2篇乙类
  • 2篇乙类传染病
  • 2篇疫情
  • 2篇疫情分析

机构

  • 15篇天津市河北区...

作者

  • 15篇王艳
  • 7篇宋丹
  • 6篇李莎涛
  • 4篇张莫南
  • 4篇李佳
  • 3篇李彩霞
  • 2篇李文云
  • 2篇张辉
  • 1篇来宝和
  • 1篇潘雍
  • 1篇高婕

传媒

  • 5篇预防医学论坛
  • 3篇现代预防医学
  • 2篇医学信息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河南预防医学...
  • 1篇江苏预防医学
  • 1篇口岸卫生控制
  • 1篇首都公共卫生

年份

  • 1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0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天津市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病毒感染情况及影响因素调查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 了解天津市男男性行为人群(MSM)艾滋病病毒(HIV)感染情况,探讨该人群中HIV感染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开展干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2013年7-12月,对天津市酒吧、浴池、KTV等活动场所的MSM开展问卷调查,同时进行HIV和梅毒抗体的快速检测。结果 在接受调查的1 000人中,20-39岁占89.8%,未婚占63.2%,本市户籍占65.8%,HIV感染率为1.4%,梅毒感染率为21.2%。多因素分析显示,与HIV感染有关的因素有年龄[比值比(OR)=20.511,95%可信区间(CI):2.446-171.995]、文化程度(OR=6.274,95%CI:1.812-21.723)、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OR=5.097,95%CI:1.407-18.468)、寻找性伴场所(OR=4.734,95%CI:1.248-17.963)和最近一次肛交安全套使用情况(OR=3.318,95%CI:1.063-10.356)。结论 年龄、文化程度、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寻找性伴场所和最近一次肛交安全套使用情况是天津市MSM人群HIV感染的主要影响因素。应针对MSM人群的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控制HIV的传播。
张辉杨杰高婕边忠伟李彩霞李佳王艳来宝和
关键词: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病毒感染率
2005-2020年天津市河北区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了解天津市河北区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为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5-2020年天津市河北区病毒性肝炎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2005-2020年天津市河北区病毒性肝炎累计报告3040例,年平均发病率23.05/10万,呈散发。病毒性肝炎主要以乙肝发病为主,其次为丙肝,乙肝发病呈下降趋势,丙肝呈现先下降后上升趋势,甲肝、戊肝发病较少。甲肝呈现明显季节性,7月、8月发病最多,占总发病数的26.79%。江都路街发病率最高,年均发病率为25.72/10万,其次为月牙河街,年均发病率为25.22/10万;光复道街发病率最低,年均发病率17.90/10万。男性年均发病率为29.23/10万,高于女性16.39/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年龄集中在40~60岁,职业分布以工人、离退人员及家务待业为主。结论2005-2020年河北区病毒性肝炎发病率呈下降趋势,应继续采取强化疫苗接种,加强医院感染控制等措施,进一步降低发病率。
王艳宋丹韩亚凤
关键词:病毒性肝炎乙类传染病
天津市河北区2009~2011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了解天津市河北区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控工作提出依据。方法对河北区2009~2011年手足口病发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累计报告手足口病1380例,年均发病率72.51/10万。手足口病的发生呈明显的季节性,6月份达到高峰;不同地区间发病率不同,城乡结合部发病率最高;发病年龄为5个月~39岁,以6岁以下儿童为主,占87.54%;职业分布上,以托幼儿童和散居儿童为主,分别占48.48%、42.54%。男童发病数高于女童。结论天津市河北区手足口病发病有明显地区、人群、时间分布特点。
宋丹李莎涛王艳
关键词: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发病率
天津市河北区2009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了解天津市河北区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为下一步防控工作提出依据。方法对河北区2009年手足口病发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9年累计报告手足口病217例,年发病率34.21/10万。手足口病的发生呈明显的季节性,6月份达到高峰;不同地区间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发病年龄为5个月-27岁,以6岁以下儿童为主,占91.78%;职业分布上,以托幼儿童和散居儿童为主,分别占53.46%、39.63%。男童发病数高于女童。结论天津市河北区手足口病发病有明显地区、人群、时间分布特点。
宋丹王艳李莎涛李文云
关键词: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发病率
2013~2019年天津市河北区学校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分析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了解天津市河北区学校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今后的疫情防控提供参考。方法通过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收集天津市河北区2013~2019年学校流感样病例暴发相关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结果共报告暴发疫情12起、489例,平均罹患率为8.23%(489/5940)。其中未分级疫情6起、111例,一般级别疫情6起、378例。疫情发生在3月1起,10月1起,11月2起,12月8起;主要发生在小学10起,罹患率为8.18%(448/5475);发生在中学为2起,罹患率为8.82%(41/465);发病年龄集中在7~9岁,共报告360例(占73.62%);男生281例,女生208例,男女性别比1.35∶1。病原分型显示6起A(H3N2)、3起BY、2起BY、A(H1N1)混合、1起未检出。12起疫情的报告时间为4(2~6)d,峰值时间为5(2~12)d,持续时间为9(5~29)d。2019年暴发疫情较之前罹患率低,持续时间短(P<0.01)。结论天津市河北区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高危场所为小学,冬季易暴发流行。
王艳
关键词:流感流感样病例流行病学特征
2008-2017年天津市河北区甲乙类传染病流行病学特征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分析天津市河北区甲乙类传染病流行趋势与特征。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甲乙类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8-2017年,河北区共报告甲乙类传染病21种14619例,年均发病率172.01/10万,其中甲类传染病1种(霍乱)1例,乙类传染病20种14618例。死亡55例,年均死亡率0.65/10万,病死率0.38%。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整体呈下降趋势(χ2=210.33,P=0.000)。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位居前5位的病种依次为痢疾、肺结核、梅毒、乙肝、猩红热。发病构成以肠道传染病为主,占发病总数的50.69%;其次为呼吸道传染病,占26.79%。甲乙类传染病发病多集中在3季度,8月病例数最多;男性发病率(196.15/10万)高于女性(145.90/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1.9,P=0.000);0~岁组发病率最高(609.79/10万),其次为80~岁组(180.97/10万)。职业分布以家务及待业者发病居多(占21.27%);其次是离退人员(占18.69%)、工人(占11.24%)、学生(占10.96%)和散居儿童(占10.58%)。结论2008-2017年天津市河北区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今后应进一步加强重点传染病、重点人群及重点机构的防控力度。
王艳
关键词:甲乙类传染病流行病学特征发病率死亡率
天津市河北区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居民艾滋病相关知识调查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了解天津市河北区一般人群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对示范区的健康教育工作进行评价。方法分别在2010年9月和2013年8月对天津市河北区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一般人群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问卷调查。结果项目开展前、后分别调查1 000人,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分别为64.50%、93.20%(P<0.01)。结论天津市河北区示范区工作实施后一般人群的艾滋病相关知晓率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李佳王艳
关键词:示范区艾滋病知晓率
天津市河北区15岁以上乙肝高危人群疫苗接种率及知晓率调查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了解乙肝高危人群疫苗接种率以及对乙肝防治知识的知晓程度。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6类人群进行调查。结果6类人群的乙肝疫苗接种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22.39,P<0.01);6类人群对乙型肝炎相关知识的正确回答率以及对乙型肝炎的态度、行为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医务人员的疫苗接种率以及对乙肝防治知识知晓程度最高,其余普遍较差,因此应开展较为全面和系统的乙型肝炎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
王艳宋丹李莎涛李文云
关键词:疫苗接种率知晓
2008-2013年天津市河北区法定传染病疫情分析被引量:31
2015年
目的了解2008-2013年天津市河北区法定传染病疫情发病趋势和流行特征。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8-2013年河北区共报告法定传染病28种30 012例,死亡33例,年均发病率633.40/10万,年均死亡率0.70/10万,病死率0.11%。各类传染病发病构成:肠道传染病23 235例,年均发病率490.37/10万,占77.42%;呼吸道传染病4 650例,年均发病率98.14/10万,占15.49%;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2 075例,年均发病率43.79/10万,占6.91%;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15例,年均发病率0.32/10万,占0.05%;其他类传染病37例,年均发病率0.78/10万,占0.12%。结论 2008-2013年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今后应继续加大肠道传染病、肺结核、梅毒等防治力度。
王艳宋丹张莫南李莎涛
关键词:法定传染病疫情分析发病率
2010年天津市河北区部分人群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调查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了解人群乙肝病毒感染/免疫状况,评价实施乙肝疫苗接种措施的效果。[方法]2010年,在天津市河北区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抽取4个调查点,对178名1~59岁常住人口进行血清乙肝病毒感染指标检测。[结果]检测178人,HBsAg阳性率为1.12%,抗-HBs阳性率为52.25%,抗-HBc阳性率为10.11%,HBV感染率为10.11%。上述4项指标,男性与女性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HBs阳性率,有随着年龄的升高而下降的趋势(P<0.01),抗-HBc阳性率和HBV感染率,均为≥30岁高于<30岁(P<0.05)。有乙肝疫苗免疫史者与无免疫史者比较,抗-HBs阳性率前者高于后者(P<0.01),HBsAg阳性率、抗-HBc阳性率、HBV感染率,2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河北区一般人群HBV感染率较低。
李莎涛王艳张莫南
关键词:乙型病毒性肝炎血清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