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有春

作品数:13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成都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社会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文化科学
  • 3篇历史地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0篇教育
  • 4篇教育研究
  • 4篇教育研究机构
  • 2篇学术史
  • 2篇私立
  • 2篇综论
  • 2篇民国
  • 2篇民国时期
  • 1篇学术
  • 1篇学术研究
  • 1篇学术研究机构
  • 1篇义务
  • 1篇义务教育
  • 1篇战时
  • 1篇知识
  • 1篇知识普及
  • 1篇中国教育
  • 1篇中国教育近代...
  • 1篇生活教育
  • 1篇陶行知

机构

  • 8篇成都师范学院
  • 4篇浙江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作者

  • 12篇王有春
  • 2篇肖朗
  • 1篇唐安奎
  • 1篇李荣华
  • 1篇肖蓓

传媒

  • 3篇成都师范学院...
  • 2篇煤炭高等教育
  • 1篇高等教育研究
  • 1篇天津师范大学...
  • 1篇党史研究与教...
  • 1篇高教探索
  • 1篇内蒙古师范大...
  • 1篇湖北开放职业...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清末民国时期复式教学的学术史考察
2023年
复式教学是清末民国时期的重要教育史实。回眸学术史,自清末复式教学出现以后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国人从未中断对它的滚动式研讨。通过对清末民国时期复式教学的学术史考察,详细梳理了复式教学理论与实践的互动与论争,理清了我国复式教学实践及其研究的发展历程。作为一项教育史研究,关于清末民国的复式教学的探讨若能注重对时人复式教学的理念与思想,复式教学与非复式教学之间的承转,以及外来的复式教学与本土的教育传统之间的沟通等多个维度的开掘,或可获得更为真切的历史实相和学术认知。
孙波王有春
关键词:复式教学义务教育教学组织学术史教育史
近代中国教育研究机构事业局限性之检讨
2015年
近代中国教育研究机构通过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为近代中国教育学术的发展贡献了力量,但也表现出职能泛化、体制多变、自主性缺失等局限性。对这些局限性的检讨,不仅可以全面、科学地认识近代中国教育研究机构,也可以为当今教育研究机构的事业运行提供参考。
王有春李荣华
关键词:教育研究机构
傅葆琛与私立华西协合大学教育研究所的创办
2014年
抗战期间,借助因高校内迁而带来的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充实和加强,傅葆琛华在私立华西协合大学主持创办了教育研究所,主要从事乡村教育及乡村建设研究。作为一个私立教育研究机构,它因当时国家层面政策法规的缺失及教育学研究自身的边缘化特征而未能产生较大影响,但其颇具特色的乡村平民教育研究,仍为近代中国乡村教育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王有春肖蓓
关键词:傅葆琛乡村教育
雷沛鸿与广西教育研究机构的创办——学术史的视角被引量:1
2013年
20世纪三四十年代,雷沛鸿以广西省教育厅长的身份创办了广西普及国民基础教育研究院和广西教育研究所两个教育研究机构,它们分别以国民基础教育和国民中学教育为研究主题,组织开展了教育研究与实验、师资培训与辅导、教材编撰与出版等多项工作,促进了教育事业、教育行政与教育学术的良性互动,也体现了雷沛鸿教育行政学术化的理想。上述广西教育研究机构在中国近代教育学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可为当前中国地方教育研究机构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历史借鉴。
肖朗王有春
关键词:雷沛鸿教育研究机构学术史
教育小说简析:从题材和体裁的视角
2012年
教育小说是文学家的教育情怀和教育家的文学情怀的结合,是文学体裁对教育题材的阐发,因此兼有教育和小说的基本要素和一般特征,其内涵也有不同理解。文学体裁表达的教育题材,使纯理论的教育理念,具有了文艺欣赏性;文学作品中表述的教育理念,使文学的社会功能和实际价值都得以更好的实现。本文从题材和体裁的角度对教育小说进行了简要分析,点明了教育小说的主题。
王有春
关键词:教育小说题材体裁
藏区教师多元文化教育素养现状的调查研究
教师担负着多元文化教育的使命,因此其多元文化教育素养是藏区教师引导学生养成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必要条件.通过调查研究,发现藏区教师多元文化教育素养整体水平偏低,不同文化背景下长大的藏区教师的多元文化教育素养表现出明显差异,并...
唐安奎王有春
关键词:多元文化教育素养民族语言
抗战时期延安中央研究院的教育研究——以中国教育研究室为考察中心被引量:1
2012年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发端于1941年创建的延安中央研究院中国教育研究室。该研究室从中国实际出发,主要以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党的教育方针和革命教育家的教育思想为研究对象,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取得大量研究成果。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个教育研究机构,为中国近代教育学术的发展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王有春
关键词:教育研究机构
民国时期中央研究院设立教育研究所的动议、结果及其原因探析
2014年
中国传统教育在近代引进西方教育思想和制度并向现代教育转变的过程中,学术界普遍认为应成立专门的教育研究机构以辅助和促进西方教育思想和制度的"中国化"进程。中央研究院作为全国最高学术机关,曾拟设立教育研究所,但始终未能成功。究其根本,经费短缺、对教育研究的认识问题及中央研究院与大学院、教育部的体制关系问题是教育研究所未能设立的主要原因。
王有春
关键词:学术研究机构
私立晓庄研究所综论
2015年
抗战期间,陶行知在晓庄学校复办未果的背景下,创办了晓庄研究所。它以"研究问题,追求知识,以增加抗战建国之力量"为宗旨,充分实践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开展了多种类型的研究事业,尤以战时教育活动及其研究为显著特色,凸现了晓庄研究所以"全面教育"配合全面抗战的创办目标。
王有春
关键词:陶行知生活教育
知识普及与模式建构:中国近代高等卫生教育人才的培养及其影响
2023年
中国近代高等卫生教育人才的培养始于1931年中央大学卫生教育专修科的设立。在借鉴国外卫生教育人才培养经验与继承本国传统卫生思想的基础上,中国近代高等卫生教育初步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培养模式,其特点可概括为“高深与浅易的交融”“英美与德日的交融”和“异域与本土的交融”。高等卫生教育专业的毕业生活跃在卫生部门、教育行政部门及各级各类学校,积极参与中国现代卫生教育体系的构建,不仅促进了卫生知识的普及与现代卫生观念的传播,而且推动了我国卫生教育事业的发展。
朱鲜峰王有春
关键词:卫生教育高等教育公共卫生教育中国教育近代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