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和动脉血栓形成相互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21年 静脉血栓形成通常发生在血流速度减慢或淤滞的血管中,高凝状态在其中起关键作用,主要是由红细胞和纤维蛋白(红色血栓)组成;而动脉血栓形成往往发生在高剪切应力的血管中,多数是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的基础上形成的,斑块破裂后暴露富含脂质的脂核和胶原蛋白,使血小板黏附、激活和聚集,形成富含血小板的血栓,主要是由血小板和少量的纤维蛋白或者少量的红细胞(白色血栓)组成[1]。 张腾 王晋平关键词:动脉血栓形成 静脉血栓形成 血小板黏附 高凝状态 血流速度 纤维蛋白 硫喷妥钠对结扎冠状动脉大鼠丘脑束旁核痛敏神经元放电的影响 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观察心肌缺血后大鼠丘脑束旁核痛敏神经元(pain sensitive neuron of parafascicular in thalamus,PSN)电活动的变化及硫喷妥钠的干预效应,探讨丘脑束旁核在心肌缺血伤害性感受信号传递过程中的作用及硫喷妥钠对缺血性内脏痛的抗伤害效应。方法实验采用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分两部分进行。第一部分:采用细胞外记录的方法记录PSN放电,将找到PSN且对冠状动脉结扎(coronary artery occlusion,CAO)敏感的大鼠随机分为3组:单纯CAO组:CAO+生理盐水;T_(0.5)组:CAO+0.5 mg/kg硫喷妥钠;T_5组:CAO+5 mg/kg硫喷妥钠。所用硫喷妥钠用生理盐水稀释到0.1 ml,在CAO后15 min尾静脉注射,单纯CAO组给予生理盐水0.1 ml。整个实验从CAO开始连续记录PSN放电60 min。第二部分:对同样标准的大鼠(n=6)尾静脉注射硫喷妥钠5 mg/kg进行行为学实验,观察该剂量的硫喷妥钠对大鼠的麻醉效果。结果CAO后大鼠PSN放电频率明显增加(P<0.05);硫喷妥钠(5 mg/kg)明显抑制CAO引起的PSN增频反应(P<0.05),且该剂量的硫喷妥钠未能对大鼠产生麻醉作用。结论丘脑束旁核参与了急性心肌缺血伤害性感受信号的中枢传递;硫喷妥钠(亚麻醉剂量)对急性心肌缺血性内脏痛具有一定程度的抗伤害作用。 王晋平 侯晓来 郭政关键词:硫喷妥钠 心肌缺血 束旁核 美托洛尔对脓毒症大鼠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肿瘤坏死因子α及核因子κB的影响 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对脓毒症大鼠心肌的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健康雄性SD大鼠18只,随机均分为三组:盲肠结扎加穿孔(CLP)组、美托洛尔干预(M)组和假手术(C)组。M组于CLP后2h,经尾静脉给予美托洛尔0.05mg冲击量,继以0.2mg.kg-1.h-1至CLP5h;C组开腹后不做任何处理。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同时心肌组织用免疫组化半定量法观察核因子κB(NF-κB)的变化。结果M组、C组血清cTnI、TNF-α及心肌NF-κB均低于CLP组(P<0.05);M组血清cTnI与血清TNF-α、心肌NF-κB之间均呈正相关。结论美托洛尔有保护脓毒症大鼠心肌损伤的作用,其机制与抑制TNF-α及NF-κB的表达有关。 王晓鹏 牟晓杰 王晋平 陈丽关键词:脓毒症 美托洛尔 肿瘤坏死因子Α 核因子ΚB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风险预测分析 被引量:14 2018年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可严重影响术后恢复。有研究显示[1],老年患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POCD发病率已达55%,严重影响预后,若不及时控制可进展为永久性认知功能障碍甚至死亡。老年髋部骨折(GHP)患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POCD的发生可能与患者自身状态、术中因素、麻醉方式等多种因素有关,唯有明确其危险因素才能制定针对性的防控对策。 刘云霞 王晋平 成娜莎关键词: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 骨折患者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 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 瑞芬太尼-丙泊酚全麻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应用效果。方法将ASAⅠ~Ⅱ级择期腹腔镜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R组)和芬太尼组(F组),每组30例。比较2组各时间节点血流动力学参数、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和意识状态(OAAS)评分。结果 2组患者在气腹后10minHR、SBP、DB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苏醒、拔管时间和拔管后5minOA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麻醉,血流动力学平稳,苏醒快,可控性强,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张建新 韩礼强 王晋平关键词:瑞芬太尼 丙泊酚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全凭静脉麻醉 急性心肌缺血大鼠肺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及mRNA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缺血大鼠肺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TNF-αmRNA的表达,探讨TNF-α及TNF-αmRNA在急性心肌缺血诱发肺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36只,体质量(250±20)g,随机分为两组:手术对照组(S组)和结扎冠状动脉缺血组(CAO组)。S组动物仅开胸但不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CAO组动物开胸后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S组、CAO组又各分为1、3、6 h三个不同的时点组。各组在开胸或扎闭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后分别计时1 h,3 h,6 h取出右肺下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原位杂交两种方法观察TNF-α及TNF-αmRNA在各组动物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CAO组各时间点大鼠的支气管上皮细胞、肺泡Ⅱ型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均可见到TNF-α及TNF-αmRNA的均呈强阳性表达(P<0.01),在3 h达高峰。结论TNF-α及TNF-αmRNA参与了急性心肌缺血诱发肺损伤的发生和发展。 周日华 王晋平 郭政关键词:急性心肌缺血 肿瘤坏死因子-Α 信使RNA 乳腺癌根治术中硬膜外阻滞左旋布比卡因临床应用观察 2013年 目的比较盐酸左旋布比卡因(Levobupivacaine hydrochloride)和盐酸利多卡因(Lidocainehydrochloride)作为高位硬膜外阻滞用于乳腺手术对血压(BP)、心率(HR)及血氧饱和度(SpO2)的影响。方法随机将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Ⅱ级乳腺癌患者117例分为盐酸左旋布比卡因组57例,盐酸利多卡因组60例。2组麻醉前用药和麻醉操作相同,均硬膜外腔注入相应药物,分别于硬膜外麻醉注药前,注药后20 min、45 min记录BP、HR及SpO2各参数值。结果盐酸利多卡因组患者硬膜外注药后20 min和45 min时BP、SpO2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HR增快,与硬膜外注药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盐酸左旋布比卡因组患者硬膜外注药前后HR、BP及SpO2无明显变化。结论低浓度盐酸左旋布比卡因血浆游离浓度低,用于乳腺手术高位硬膜外阻滞,具有对中枢神经系统毒性低,心脏毒性小,维持时间长和对呼吸循环影响小等优点,是较为可取的一种麻醉方法。 李斌 牛艳兰 王晋平 楚永旺关键词:乳腺癌 硬膜外麻醉 盐酸左旋布比卡因 跨肺压滴定个体化呼气末正压对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讨跨肺压滴定个体化呼气末正压(PEEP)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1月至2022年8月于晋城市人民医院择期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7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机械通气中PEEP设置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气腹且调整体位后,设置固定PEEP 5 cm H_(2)O并维持至手术结束。观察组患者在给予气腹且调整体位后采用阶梯PEEP法滴定个体化PEEP,并维持至手术结束。于术前(T_(0))及给予PEEP后1 h(T_(5))通过桡动脉导管采集动脉血标本,使用血气分析仪行血气分析,记录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并计算氧合指数(OI)、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A-aDO_(2))。记录气腹前(T_(1))、气腹后5 min(T_(2))、给予PEEP后5 min(T_(3))、给予PEEP后30 min(T_(4))、T_(5)、拔管前5 min(T_(6))时的肺动态顺应性(Cdyn)、气道峰压(Ppeak)、平均气道压(Pmean)、气道平台压(Pplat)、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于T_(0)及拔管后30 min(T 7)时,采用肺超声评分(LUS)法评估2组患者的肺不张程度。记录患者术后7 d内相关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T_(5)时的OI、A-aDO_(2)均显著高于T_(0)时(P<0.05);2组患者T_(5)时的PaCO_(2)与T_(0)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T_(0)时的PaCO_(2)、OI、A-aD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_(5)时观察组患者的OI显著高于对照组,A-aDO_(2)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T_(1)~T_(6)时,2组患者的Pplat、Ppeak、MAP、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_(3)~T_(6)时,观察组患者的Pmean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T_(1)、T_(2)时,2组患者的Pmea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_(3)~T_(5)时,观察组患者的Cdyn显著高于对照组;T_(1)、T_(2)、T_(6)时,2组患者的Cdy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T 7时的LUS评分均显著高于T_(0)时(P<0.05);T_(0)时,2组患者� 狄萍萍 王晋平关键词:气腹 术后肺部并发症 帕瑞昔布钠术前镇痛对瑞芬太尼快通道麻醉患者术后苏醒期的影响 被引量:25 2013年 目的探讨术前给予帕瑞昔布钠对瑞芬太尼快通道麻醉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苏醒期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64例,随机均分为两组,术前20min分别静注帕瑞昔布钠40mg(P组)或等量生理盐水2ml(C组)。术中持续泵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维持麻醉。记录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睫毛反射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记录拔管后患者疼痛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和躁动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睫毛反射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C组比较,拔管后10、30、60 min P组疼痛VAS评分、躁动评分明显降低,Ramsay镇静评分明显升高(P<0.05)。结论帕瑞昔布钠能较好地减轻快通道麻醉清醒期的躁动和疼痛,明显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和应激反应,不良反应少,提高患者苏醒期的安全性。 李斌 姚琦 王晋平 楚永旺关键词:快通道麻醉 麻醉苏醒期 超声引导系统在臂丛神经阻滞技术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3 2013年 目的观察超声实时引导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应用于上肢手术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118例行择期上肢手术的ASAⅠ-Ⅱ级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59例,分别使用不同的神经定位阻滞方法(Ⅰ组为传统的解剖定位法,Ⅱ组为超声引导定位法),两组均为肌间沟法臂丛神经阻滞,局麻药均使用0.6%甲磺酸罗哌卡因和0.75%盐酸氯普鲁卡因合剂。比较两组神经阻滞的效果、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局麻药的用量。结果Ⅱ组的麻醉效果较好,与Ⅰ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的局麻药用量较少且无并发症的发生。结论超声引导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能提高麻醉效果,减少麻醉药物用量,减少并发症与不良反应。 张新龙 柴艳云 王晋平 刘云霞关键词:超声检查 臂丛 神经阻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