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征
- 作品数:9 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医药卫生更多>>
- 清代护理贵州巡抚考释
- 2024年
- 护理是清代地方常见的任官形式之一,在地方治理研究中非常值得关注。钱实甫《清代职官年表》、魏秀梅《清季职官表》等对护理贵州巡抚均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但由于清代官员离职而出现的由其他官员署理、护理的情况比较复杂,任期不定,因此其中有待考证之处尚多。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新整理的档案资料,对年表漏载的清代护理贵州巡抚进行考稽补证,对清代官员护理制度在贵州巡抚委任中的实践进行探讨和阐释。
- 谭志刚王征
- 关键词:清代护理
- 晚清《中俄陆路通商章程》述略
- 2021年
- 《中俄陆路通商章程》是晚清时期中俄两国签订的有关陆路通商贸易的一个专门条约。章程自同治元年(1862)签署后,按照条款约定的修约期限,在其后的50年间共经历了7个修约期,完成了3次有效修订。通过这一章程的签署与修订,俄国凭借与中国接壤毗邻的地理优势不断索取陆路通商特权,将势力向中国内地渗入,进而不断扩大其在华利益。章程的修约历程反映了晚清的国家危机。
- 王征
- 关键词:清代中俄
- 嘉庆朝随扈翊卫档案被引量:1
- 2013年
- 嘉庆十八年(1813年)九月十五日,发生了天理教教徒聚众攻闯皇宫的事件,史称"癸酉之变"。事件发生后,清政府一方面搜捕组织者,另一方面重新制定随扈翊卫章程,加强皇帝出行的防护。本组史料选编自馆藏宫中朱批奏折、军机处录副奏折及上谕档等,反映清政府制定随扈防守章程,在皇帝等祭祀坛庙、拜谒陵寝等方面出行活动中部署随扈官兵的情况。随扈翊卫的完善和调整,对于研究清代随扈翊卫制度及变化有一定参考价值。
- 张小锐王征
- 关键词:嘉庆朝档案清政府组织者军机处章程
- 慈禧丧仪考略
- 丧葬礼仪在中国封建社会的礼仪体系中始终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清作为封建时代最后一个王朝,它的丧葬礼仪经历了一个由简到繁的演变过程,努尔哈赤时期及清初,满族人风俗纯朴,家有丧事,不备酒筵,亲友仅送粥和茶等以表吊唁。清入关后,...
- 王征
- 关键词:宣统元年祭祀活动
- 文献传递
- 清宫档案里的中俄关系被引量:1
- 2021年
- 由于西伯利亚横亘其中,长久以来,除了蒙元时代蒙古人的远征之外,作为北部近邻的俄国,始终没有与中国发生直接的交往。明朝万历年间,俄国曾派遣裴特林使团到达北京,这支使团除了搜集到一些有关中国地理、物产、交通、军事等方面的情报外,并未对两国的实际交往产生太大的影响。直至明末清初,随着俄国对西伯利亚汗国的征服,中俄两国陆路相通,俄罗斯人开始有组织地进入中国黑龙江(俄国称阿穆尔河)流域的少数民族生活地区。
- 王征
- 关键词:中俄关系清宫档案蒙古人少数民族中俄两国万历年间
- 光绪朝北洋水师经远舰档案
- 2019年
- 按语:光绪十一年(1885),清政府通过出使英国大臣曾纪泽和出使德国大臣许景澄,分别在英国阿模士庄造船厂(英国阿姆斯特朗埃尔斯维克船厂)订造致远、靖远号穹甲巡洋舰,在德国伏耳铿造船厂订造经远、来远号装甲巡洋舰,四艘巡洋舰合称“四快船”。光绪十三年,水师参将邓世昌随同英员琅威理,以及派定的管驾官叶祖珪、林永升、邱宝仁等及船员四百余人,分赴英、德两国船厂进行验收,后驶抵福建厦门,与水师总兵丁汝昌督带的大队军舰会合,调归北洋水师,成为主力战舰。光绪十七年,北洋水师首次举行三年大阅,经远舰等二十余艘战舰先后在旅顺、大连湾、威海卫、胶州湾等处进行演练,操演各种战法,中国近代海军初具规模。光绪二十年,甲午海战在黄海北部大东沟海域爆发。林永升率经远舰与邓世昌所率致远舰结成小队,与日舰激烈交战,并随致远舰一度试图冲击日舰阵型。廛战中,致远舰沉没,经远舰受日舰追击围攻,管带林永升"突中炮弹,脑裂阵亡”,全舰官兵苦战数小时,直至最终沉没。舰上两百余名官兵捐躯献国,沉没的经远舰成为北洋水师血染海疆的历史见证。现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宫中朱批奏折、军机处录副奏折、军机处电报档中选辑部分关涉经远舰档案,以供研究参考。
- 王征
- 关键词:北洋水师档案馆藏光绪朝中国近代海军阿姆斯特朗巡洋舰
- 秦国经的《明清档案学》简评
- 2006年
- 王征
- 关键词:明清时期档案学研究馆员副馆长史学界
- 第三届“一带一路”文献与历史学术研讨会在海口召开
- 2019年
-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海南大学主办,海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海南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承办的第三届“一带一路”文献与历史学术研讨会,于2018年11月30日至12月2日在海南海口召开。来自北京、海南等省市的4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 王征
- 关键词:一带一路
- 王府旧址上的宋庆龄故居
- 2022年
- 在素有燕京胜景之称的北京什刹海风景区后海北沿46号,坐落着一处古色古香的院落,这里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同志的故居。鲜为人知的是,这座具有300多年历史的幽静院落,曾是清代王府的花园旧址。康熙年间的明珠府第自元代以来,包含前海、后海和西海三个水域的什刹海(元时称积水潭、海子)逐渐成为京城水系的核心,作为供水水道和漕运码头,亦作为游乐消夏之所。
- 王征
- 关键词:康熙年间宋庆龄名誉主席旧址院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