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平
- 作品数:644 被引量:802H指数:13
- 供职机构:西南交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 基于SARIMA时间序列模型的高速铁路桥梁段轨道高低不平顺劣化预测被引量:4
- 2020年
- 高速铁路在长期运营下需要高平顺性以保证列车安全、平稳运行,然而简支梁桥作为高铁线路设计中一种重要结构,其服役过程中受环境影响出现不同程度的挠曲变形,从而降低轨道平顺性,影响列车运营安全。本文通过结合轨道动检车数据及线路信息,将某线路简支梁桥区段的轨道高低不平顺作为分析对象,从时域和频域的角度分析并提取桥梁段轨道高低不平顺劣化指标。采用SARIMA模型对连续40个月的劣化指标时间序列分析,实现高速铁路桥梁段轨道高低不平顺的劣化预测。研究结果表明,轨道高低不平顺劣化指标时间序列具有近似线性的趋势项以及和气温强相关的季节项。SARIMA模型预测结果较为理想,该预测方法可以为高速铁路桥梁的轨道养护维修工作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 李晨钟何庆陈嵘陈嵘
- 关键词:简支梁桥轨道不平顺时间序列SARIMA模型
- 钢轨扣件纵向阻力的测试装置及方法
- 本发明涉轨道建设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钢轨扣件纵向阻力的测试装置及方法。其中,该钢轨扣件纵向阻力的测试装置,包括水平施力装置、垂直施力装置、位移测定装置和固定装置;水平施力装置用于给钢轨的一端施加水平推力;垂直施力装置用于给...
- 杨荣山任娟娟王平刘学毅赵坪锐郭利康蔡世昱林红松
- 文献传递
- 电磁振动发电装置
- 本发明涉及发电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电磁振动发电装置。该电磁振动发电装置包括:弹力元件、线圈、磁铁和支撑架;线圈设置在支撑架下部;磁铁通过弹力元件挂置在支撑架上,磁铁用于在线圈内往复移动,以使线圈内产生电流;线圈用于与外部...
- 王平高鸣源陈嵘肖杰灵汪力马道林赵才友 蔡敦锦刘成
- 文献传递
- 一种嵌入物理神经网络驱动的高速铁路轨道多目标精调方法
- 本发明涉及铁路轨道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嵌入物理神经网络驱动的高速铁路轨道多目标精调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依据轨道不平顺指标确定初始输入数据维度和长度;2)建立潜在特征表达层,对输入向量进行多层非线性低秩变换和...
- 何庆 孙华坤 徐淙洋 刘宇恒 王庆晶王平 刘三俊 汪德昌郭艳华 常智庭范强 赵建军 俞伟东
- 一种基于语义地图的轨道巡检组合定位方法
- 本发明涉及轨道巡检定位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语义地图的轨道巡检组合定位方法,首先,采用基于Deeplabv3+的轻量级实时语义分割神经网络,对轨道图像进行分割,以获取每个像素的语义标签。随后,通过图像—点云投影技术...
- 何庆曹有为王启航王平胡靖康王晓冉黄洪刘勇黄俊郭华霖金波
- 考虑曲率过渡的三维弹塑性轮轨法向载荷快速计算方法
- 本发明涉及轮轨法向载荷计算领域,具体为考虑曲率过渡的三维弹塑性轮轨法向载荷快速计算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分别建立车轮和钢轨接触区附近车轮和钢轨三维曲面廓形函数;计算初始接触点位置及初始轮轨间隙函数;计算每个节点处的挠度组...
- 阚前华 赵吉中 伏培林康国政徐井芒王平
- 一种钢轨滚动接触疲劳预测方法
- 本发明涉及钢轨滚动接触疲劳评估领域,具体为一种钢轨滚动接触疲劳预测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选择或建立材料本构模型;步骤2、建立三维实体模型;步骤3、获取接触斑内接触压力的分布规律;步骤4、编写移动法向载荷子程序;步...
- 阚前华 赵吉中 伏培林康国政吴圣川徐井芒王平
- 一种铁路钢轨波浪形磨耗的控制方法
-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铁路钢轨波浪形磨耗的控制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一、收集铁路钢轨波浪形磨耗地段线路信息,进行钢轨波浪形磨耗跟踪测试,获取钢轨波浪形磨耗数据;二、基于钢轨磨耗速率和钢轨表面淬火强化处理材料...
- 王平徐井芒王凯陈嵘王树国汤铁兵方嘉晟安博洋
- 文献传递
- 基于多级强化学习与智能体仿真的混凝土动态调度方法
-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动态调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多级强化学习与智能体仿真的混凝土动态调度方法。技术方案包括:构建混凝土动态调度的ABM微观交通仿真环境;设计混凝土动态调度的分层强化学习框架;训练DDQN策略网络;触发混凝土...
- 邓婷何庆仲昭君高岩安博洋王平
- 时速400km高速道岔设计关键技术被引量:11
- 2022年
- 高速道岔因其自身固有的结构不平顺,在轮载过渡时存在剧烈的轮轨动力冲击作用。随着高速列车运行速度的提升,动态轮轨冲击效应进一步加剧。目前,最高时速350 km的高速道岔结构体系已形成,随着时速400 km以上高速铁路的建设,亟需开展既有高速道岔的适应性研究。在评估18号道岔对时速400 km高速列车的适应性基础上,从轮轨关系、无缝化设计等方面,对时速400 km高速道岔的结构设计关键技术进行探讨,提出在设计时速400 km高速道岔时,可通过合理设置心轨降低值、抬高翼轨、优化基本轨廓形等技术,改善轮轨相互作用;通过转辙器跟端限位器优化、采用新型钩型锁闭机构,进一步实现高速道岔无缝化,满足跨区间无缝线路要求,优化了行车条件,保障了线路平顺性,可为相关高速道岔设计提供参考。
- 王平王平徐井芒陈嵘陈嵘
- 关键词:高速道岔轮轨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