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平
- 作品数:16 被引量:82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调查局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 制革污泥渗滤液中特征污染物对土壤氨氮转化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 2024年
- 【研究目的】查明制革污泥渗滤液中特征污染物(Cr(Ⅲ)、盐分、有机质)对土壤NH_(4)^(+)−N转化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为制革污泥的安全农用及土壤NH_(4)^(+)−N的污染防控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通过土壤培养实验,研究不同污染物影响下土壤中NH_(4)^(+)−N向NO_(3)^(−)−N的转化规律,并利用高通量测序对比分析不同条件下的微生物群落组成和结构变化特征。【研究结果】制革污泥渗滤液中特征污染组分对土壤中NH_(4)^(+)−N硝化过程的抑制程度排序为:Cr(Ⅲ)>盐分>有机质。外源Cr(Ⅲ)进入对土壤中NH_(4)^(+)−N的转化速率和转化量具有明显抑制作用,而土壤中盐分和有机质主要影响硝化作用的启动时间和降低硝化速率。随着土壤中Cr(Ⅲ)含量由100 mg/kg增加到250 mg/kg,培养90 d后NH_(4)^(+)−N的转化量由94.23%降低到19.38%。高浓度Cr(Ⅲ)和盐分在污染初期对土壤中微生物丰度和群落结构影响显著,随土壤老化过程中Cr(Ⅲ)生物有效性降低及微生物适应性增强,不同污染特征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和组成逐渐趋同,硝化功能菌(Nitrosospira、Nitrosomonas和Nitrosospira)丰度增加明显。【结论】冗余(RDA)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制革污染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结构演变的主要特征因子是Cr(Ⅲ)(R^(2)=0.53,P<0.01)、NH_(4)^(+)−N(R^(2)=0.59,P<0.005)和NO_(3)^(−)−N(R^(2)=0.53,P<0.01)。
- 孔祥科李义王平王平王平张兆吉刘圣华
- 关键词:制革污泥硝化作用微生物群落结构
- 刍议新时期生态保护修复创新路径
- 2024年
- 科学推进生态保护修复,不仅要汲取国内外成功经验,还需立足国内开展理论创新。依托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数字环境等现实条件,有序推动生态保护修复环境创建;通过主体增权、技术赋能、资源链接、公众参与、动态测评等合理方式,持续开展生态保护修复路径探索,以期为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自然资源综合管理、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可靠支持。
- 李明王平胡晓生温晖
- 关键词:生态保护生态修复
- 用相关技术计算大陆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被引量:2
- 2002年
- 介绍了大陆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Te)的概念和计算Te常用的相关技术的计算公式。通过对黑水-泉州地学断面Te的计算,论述了用相关技术计算Te的方法及计算流程。
- 袁炳强王平
- 关键词:计算方法有效弹性厚度大陆岩石圈
- 呼伦贝尔草地退化现状评估与植被特征变化
- 2025年
- 草地退化会影响植物群落的组成、结构及其生态功能,威胁其生态系统稳定性,准确评价草地退化状况是制定有效保护措施和管理策略的关键。本文基于植被覆盖度遥感数据评估了呼伦贝尔草地退化现状并对其进行退化等级的划分,通过野外调查数据分析了不同退化等级下的群落物种组成、分布格局以及植被生物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随着草地退化程度的加剧,群落结构与群落中的优势种发生明显变化,物种分布也显著不同,草本植物物种数下降。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Simpson多样性指数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说明适度的放牧可能增加群落的物种多样性,过度放牧会致使群落物种多样性显著降低。研究发现地上生物量和枯落物量随草地退化显著下降,而地下生物量、物种组成和物种分布状况仅在极重度退化阶段表现出显著差异。这表明可能基于植被覆盖度的遥感评估方法能够准确评估极重度退化草地状况,但对轻中度退化阶段的评估不够准确。草地退化前期阶段可能仅是物种的变化,无法通过植被覆盖度检测出来,因此草地退化评价应利用群落内物种组成的变化,结合更多实地调查数据,提高草地退化程度识别的准确性。本研究结果将有助于厘清草地退化现状的监测和评价方法以及草地退化对植被群落的影响,并为恢复退化草地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基础。
- 吴昱萱王平胡晓生丁一彭甜恬植秋滢巴德木其其格李文杰关潇李俊生
- 关键词:呼伦贝尔草地植被覆盖度植物特征物种多样性生物量
- 呼伦贝尔的美丽花海
- 2025年
- 呼伦贝尔草原上的植物花期各异,共同构成了大自然的美丽画卷,是草原与森林交汇地带的生命奇迹.让我们一同走进这片花海,感受自然的魅力吧!呼伦贝尔草原位于我国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是世界四大草原之一,享有“世界上最好的草原”之美誉。这里历经第三纪地质运动及第四纪气候变化,逐步形成了3000余条河流纵横交错、500多个湖泊星罗棋布的格局;整体地势东高西低,地跨典型草原、草甸草原和荒漠草原三个地带;东西宽约350千米,南北长约300千米,总面积达11.3万平方千米;有以菊科、禾本科和豆科为代表的共计112科568属1652种维管植物,造就了一个丰饶的生物乐园和基因宝库。
- 胡晓生王平丁一布和(图)
- 关键词:呼伦贝尔草原地质运动生命奇迹荒漠草原草甸草原维管植物
- 西部地下水资源勘查的综合地球物理问题──以鄂尔多斯盆地白垩系地下水勘查为例被引量:14
- 2001年
- 西部地下水资源勘查不再是单纯的地理、地质和水文方面的问题.由于地下水的深赋存性质,决定了西部地下水的勘查与油气勘探一样,是深层的地球物理问题.地下水研究所涉及的基础地质问题、地层的含水性问题和水质问题是目前地下水水文地质研究的关键.这三个问题的有效解决,必须依靠勘探地球物理方法技术的有效运用和新方法、新技术的研究开发.本文在阐述地下水水文地质研究现状和面临问题的同时,就目前地球物理勘探技术的发展水平和在西部的发展状况,以鄂尔多斯盆地地下水勘查为例,提出了利用已有物探资料为地下水勘查服务的地球物理解决方案,从理论方法上证明其可行性,并提出了建立示范区研究的必要性,以期对目前正兴起的西部水资源研究提供参考.
- 李茂榕王平王贇
- 关键词:地下水地球物理基础地质含水性白垩系鄂尔多斯盆地
- 充分发挥物化探及遥感在国土资源调查中的先行作用被引量:9
- 2001年
- 牟绪赞刘纪选王平奚小环
- 关键词:物化探遥感勘探国土资源地质调查工作
- 基于择伐的云冷杉天然林结构动态研究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探究择伐对林分结构的长期影响,为林分科学经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吉林省汪清县金沟岭林场内的20块云冷杉天然针阔混交林固定样地为研究对象,20块样地分为5组,每组分别设置对照(0%)、弱度(20%)、中度(30%)和重度(40%)4种初始择伐强度(按蓄积量计算)。1986年所有样地初次择伐,1992年第3组样地二次择伐,1994年第1和2组样地二次择伐,1997年第4组样地二次择伐,第5组样地未经历二次择伐,共获取初次择伐后8期(1986-2019年)监测数据。采用Weibull分布密度函数拟合林分直径结构,分析2次择伐对林分非空间结构的动态影响;计算林分角尺度、混交度、胸径大小比数及林分空间结构指数(FSSI)、林分空间结构距离(FSSD),分析不同择伐强度下林分空间结构的动态变化。【结果】①初次择伐后33年(2019年),与期初相比,择伐样地大径级林木增幅大于对照样地,其中中度(30%)和重度(40%)择伐样地大径级林木占比分别增加28和33个百分点,对照样地增加27个百分点。②1986-2019年,第5组样地Weibull分布曲线最高峰位置对应的胸径值整体随时间增加而增大,由8~10 cm(1986年)增加到18~20 cm(2019年);在相同年份,初始择伐强度越大,曲线最高峰对应的胸径值总体越大。③Weibull分布曲线显示,1~4组样地二次择伐后,总体上中、小径阶林木株数频率升高,大径阶林木株数频率降低。④各样地FSSI随时间增加整体呈上升趋势,二次择伐后FSSI进一步上升,初次择伐后33年间,各样地FSSI由55.813~70.426(1986年)增加到64.211~74.194(2019年)。⑤1986-2019年,第5组样地FSSD随时间增加整体呈下降趋势,其中弱度(20%)择伐林分FSSD由57.419降低到49.381,且始终低于其他林分,表明其与其他林分相比拥有更理想的林分空间结构。【结论】通过调控择伐强度可优化调整金沟岭林场云冷杉天然针阔混交林林分结构,择伐强度以20%~30%�
- 刘丽郭韦韦柳晓东王平白洁赵恩全温晖周大猷胡晓生张志刚李明
- 关键词:择伐林分结构
- 7-ACA发酵药渣生物炭对水体中Pb(Ⅱ)和Cd(Ⅱ)的吸附特性被引量:2
- 2022年
- 以7-氨基头孢烷酸(7-ACA)发酵药渣为原材料,采用限氧热解法在不同热解温度(300℃、500℃、700℃)条件下制备了7-ACA发酵药渣生物炭(简称药渣生物炭),在利用扫描电镜、比表面积分析、X射线衍射和红外光谱对反应前后的药渣生物炭进行物理化学性质表征基础上,通过吸附动力学和平衡吸附试验,探究了该药渣生物炭对水体中重金属Pb(Ⅱ)和Cd(Ⅱ)的吸附特征与机理。结果表明:(1)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所制备的药渣生物炭表面官能团不断减少,芳香化程度增加,比表面积增大,对水体中Pb(Ⅱ)和Cd(Ⅱ)平衡吸附量和吸附速率也随之增加;(2)药渣生物炭对水体中Pb(Ⅱ)和Cd(Ⅱ)的吸附动力学均符合Lagergren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具有快速吸附、缓慢平衡的特点,吸附速率主要受化学作用控制;(3)Langmuir模型能很好地描述药渣生物炭对水体中Pb(Ⅱ)和Cd(Ⅱ)的等温吸附过程,吸附特征近似单分子层吸附,药渣生物炭对水体中Pb(Ⅱ)和Cd(Ⅱ)的最大吸附量分别达到434.78 mg/g和181.81 mg/g;(4)药渣生物炭对水体中Pb(Ⅱ)和Cd(Ⅱ)的吸附机理主要包括沉淀作用、络合作用、离子交换作用和阳离子-π键作用。
- 张威陈志韩占涛王平王平王平王妍妍孔祥科
- 关键词:生物炭
- 黑龙江省草原资源现状与可持续发展分析
- 2021年
- 草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草原每年的碳汇量为0.8814亿吨。草原又是发展草牧业的物质基础,是牛肉、羊肉、牛奶、羊绒、羊毛等特色畜牧产品的重要生产供应基地,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草原在国家自然资源、生态文明建设、生态保护和国家战略中的地位尤为重要。2020年度中国地质调查局哈尔滨自然资源调查中心成立了草原资源调查项目组,集中在7、8月份完成了黑龙江省全区共413个样地的草原外业调查,通过数据汇总、成果分析,初步判断了黑龙江草原资源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加强草原保护;加强草原建设,提高草原生产力;提高科学经营管理水平与养殖技术。
- 卢彦达王平马跃黄继民徐立明
- 关键词: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