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世元

作品数:44 被引量:384H指数:11
供职机构:四川省地震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震局汶川8.0级地震应急科学考察项目中国地震局地震科技星火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38篇天文地球
  • 4篇建筑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31篇地震
  • 11篇断层
  • 6篇强震
  • 6篇龙门山
  • 4篇地表破裂
  • 4篇震害
  • 4篇汶川MS8....
  • 3篇地震动
  • 3篇地质
  • 3篇第四纪
  • 3篇隐伏
  • 3篇裂带
  • 3篇龙门山断裂
  • 3篇滑坡
  • 3篇活动断层
  • 3篇减灾
  • 3篇古地震
  • 3篇防震
  • 3篇防震减灾
  • 3篇M

机构

  • 42篇四川省地震局
  • 12篇成都理工大学
  • 7篇中国地震局
  • 3篇中国地震局地...
  • 2篇防灾科技学院
  • 2篇河北省地震局
  • 2篇西南交通大学
  • 2篇山东省地震局
  • 2篇四川交通职业...
  • 2篇中国矿业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南...
  • 2篇北京防灾科技...
  • 2篇四川工商学院
  • 1篇广东省地震局
  • 1篇长安大学
  • 1篇江苏省地震局
  • 1篇四川志德岩土...

作者

  • 44篇王世元
  • 10篇梁明剑
  • 9篇刘韶
  • 7篇马超
  • 6篇张威
  • 6篇何玉林
  • 5篇王明明
  • 4篇刘玉法
  • 4篇周荣军
  • 3篇何宏林
  • 3篇李大虎
  • 3篇何强
  • 3篇亢川川
  • 3篇董绍鹏
  • 3篇鲁长江
  • 3篇李勇
  • 2篇徐强
  • 2篇颜照坤
  • 2篇赖敏
  • 2篇孔军

传媒

  • 7篇地震地质
  • 5篇四川地震
  • 3篇大地测量与地...
  • 3篇地震工程学报
  • 2篇世界地震工程
  • 2篇岩石力学与工...
  • 2篇灾害学
  • 2篇地震地磁观测...
  • 2篇防灾科技学院...
  • 1篇工程地质学报
  • 1篇中国地质
  • 1篇四川师范大学...
  • 1篇地震学报
  • 1篇华南地震
  • 1篇中国地震
  • 1篇地质力学学报
  • 1篇新疆地质
  • 1篇高原地震
  • 1篇四川地质学报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年份

  • 3篇2024
  • 5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7篇2018
  • 1篇2016
  • 5篇2014
  • 5篇2013
  • 1篇2010
  • 6篇2008
  • 3篇2007
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汶川Ms8.0地震四川及邻区数字强震台网记录被引量:14
2010年
2008年5月12日汶川Ms8.0特大地震是龙门山构造带逆冲–右旋错动的结果,四川数字强震台网共获取133组三分向加速度记录,结合陕西、甘肃部分台站观测结果,根据原始记录绘制的加速度峰值等值线呈长轴为NE方向的不规则椭圆形,与地震影响烈度分布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进一步分析发现,该次地震的加速度记录具有比较明显的方向性效应和断层上盘效应,即沿破裂传播的NE方向加速度峰值衰减显著慢于SW方向;而处于断层NW上盘的地震动峰值衰减明显慢于SE下盘,出现系统性偏高现象,且在发震断裂的映秀—北川段更为显著,与震源破裂的方式和过程具相关性。另一个现象是近发震断裂的竖向(UD)与水平向(H)地震动峰值的比值明显高于远场,在近断层附近比值在1.0左右,与现行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规定的比值2/3存在较大差异。随断层距的增加,加速度反应谱峰值逐渐移向长周期,当断层距大于200km时更为显著,但在近断层100km时存在速度大脉冲现象。
周荣军赖敏余桦龙承厚王世元亢川川梁明剑
关键词:测震学强震记录加速度反应谱
理塘—义敦断裂1∶5万活动断层填图数据库及防震减灾运用被引量:3
2014年
理塘—义敦断裂1∶5万活动断层填图数据库存储了大量数据,主要包括室内资料和野外调查数据,前者主要包括地理信息数据、地层数据、地震目录、遥感影像数据等;后者主要包括野外的各类点、地表破裂带、活断层线、古地震探槽、断错地貌测量等数据。本文利用Arc GIS将这些数据录入、编辑、分析和制图输出,初步构建了一个包含基础地理信息的活动断层填图数据库。该数据库不仅实现了地质数据的空间位置和属性特征的综合管理,而且从数据库中可以得到相关断裂的空间展布、运动学特征、古地震研究等资料。这些资料在共享的情况下,用户可以根据需要,绘制相应的专题图件,深入分析理塘县及甘孜地区的地震应急、古地震研究以及当地的防震减灾规划,特别是对于基础设施建设和生命线工程活动断层的避让带的确定提供参考依据。
王世元梁明剑李伟邓艳安东妮严媚
关键词:活动断层数据库防震减灾规划
昌都城区浅层地震勘探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为了查明昌都市城区第四系覆盖区厚度、隐伏断裂带的位置和隐伏断裂带的上断点埋深及断裂带活动性,在昌都市城区布设4条浅层反射波法地震勘探测线,总勘探长度3 km。CX-1线位于国道317,探测出两条断层,F11和F12;CX-2线位于昌都中路,探测出三条断层,F21、F22和F23;CX-3线位于马草坝路,探测出四条断层F31、F32、F33和F34;CX-4线位于昌都西路,探测出五条断层F41、F42、F43、F44和F45均为,以上14条断层都为非活动性断裂,每条断裂均位于基岩内部,没有错断第四系覆盖层,均为前第四纪断层。下一步将通过后期收集到的深部钻孔资料、断层排钻勘探资料以及地表地震地质调查资料对解释结果进行补充完善。
柏伟国王继鲁长江吕小丰张光明王世元谢平张建龙
关键词:隐伏断层浅层地震勘探
川南中强震地震构造环境分析——以四川兴文MS5.7地震为例被引量:3
2020年
综合分析兴文M S5.7地震672个余震的精定位结果、应力背景和深部背景认为,兴文M S5.7地震是由北东-南西向隐伏断层所引起。北西-南东向的水平最大主应力持续挤压引发破裂,形成M S5.7主震;其他3次地震与兴文M S5.7地震呈北东向线性排列,结合震源机制解和应力方向分析认为,其他3次地震也与该隐伏断层有关。
张毫生王世元赵德军龙建宇
关键词:隐伏断层
基于理想场地模型的不同位置软夹层对场地地震反应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为了研究不同位置软夹层对场地地震反应的具体影响,找到土层反应变化的分界点。采用理想场地作为基础研究模型,改变软土层所在位置得到相关计算模型,通过土层反应分析探究不同位置软夹层对场地地表加速度峰值、放大系数、等效剪切波速计算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软弱夹层对场地表现为先放大后缩小的效应;四类场地的传播能力有一定范围;等效剪切波速不能反映土层结构的不同等相关结论,为实际工程场地应用中更合理的进行场地分类,明确软夹层所处位置对震害的影响及西昌实验场的建立提供理论基础。
王竞王世元潘勇杰宴金旭
关键词:软夹层场地地震反应加速度峰值深厚土层
2022年泸定M_(S)6.8地震的同震地表变形特征及地震地质启示被引量:6
2022年
2022年泸定地震的同震地表变形特征是认识鲜水河断裂强震破裂行为和评估其未来强震风险的重要依据。应用遥感影像解译、大比例尺地质地貌填图、探槽古地震分析和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等方法,调查了本次地震地表破裂、滑坡和崩塌等同震变形特征。综合同震变形带的分布特征及震源机制解研究结果认为:本次地震类型主要表现为左旋走滑;地表裂缝集中发育在燕子沟、磨西镇、猛虎岗、幸福村一带,整体沿NNW方向断续展布,长约35km,最大垂直位错(15±1)cm,伴随滑坡和崩塌等地震地质灾害。滑坡分为东、西两部分,整体分布受断裂带和大渡河水系的空间展布影响较大。西部滑坡区以燕子沟至爱国村一带最为严重,滑坡体规模大,范围广,整体呈NNW向,平行于鲜水河断裂磨西段延伸约40km;东部滑坡区主要分布于得妥镇以北约5km处至泸定县城西南端,滑坡体沿大渡河两岸呈NE向展布,延伸约10km。根据现有资料,并结合野外调查结果和构造类比等方法,讨论认为巴颜喀拉块体及邻近地区短期内仍可能是强震活动的高风险地区,块体南边界带鲜水河断裂西北端当江段的强震危险性尤需高度重视。
李路伟余中元陈柏旭郑荣荧王世元赵钱
关键词:鲜水河断裂同震变形滑坡灾害强震危险性
输入基岩地震波数量对土层地震反应影响研究
2024年
以成都某地铁站点工程场地为例,采用一维等效线性化方法,将人工合成的不同超越概率下各20条相互独立的地震波作为基岩输入地震动时程,进行了土层地震反应计算,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结论:1)通过对土层地震反应结果的计算分析,给出了PGA、T_(g)和S_(a)(T)值计算结果参数的变异系数和随概率档的变化规律,并验证了上述各参数均值都服从正态分布。2)对于Ⅱ级和地震小区划工作,目前业内较为普遍地采用3条基岩地震波作为土层地震反应计算基岩输入地震动时程的做法和现行地震安评国标的规定,至少采用3条基岩地震波作为输入地震动时程下限数量的规定已不能满足要求,需要增加,建议增加到最少采用15条基岩输入地震波,以保证地震安评工作所提供的场地设计地震动参数更加可靠。
赵晶李建亮王世元李福海
关键词:地震动参数
基于ArcGIS平台的芦山地震强震动记录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利用ArcGIS平台的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模块,将四川省强震台所记录的芦山地震强震动进行Histogram、QQplot图、半变异协方差函数云图、Voronoi地图分析,研究芦山地震强震动的特征及原因。结果表明:原始数据不服从正态分布,以宝兴地办、宝兴民治、盐源泸沽、盐源干海等台站记录离群较为明显;经过对数变换后的强震动三分量线性关系较好,宝兴地办台站的记录未出现离群现象,宝兴民治、宝兴明礼等台记录的离群现象不太明显。东西向和南北向的地震动密集度集中在西北角,收敛过渡密度区域位于龙门山山前的大邑断裂附近,与芦山地震的发震构造有较好的一致性;垂直向的地震动记录密集度集中在北部地区,而南部较为稀疏,可能与巴颜喀拉块体前缘整体随应力场变化往南移动有关系。
王世元赖敏安东妮邓艳严媚李伟
关键词:强震动记录ARCGISESDA
理塘—雅江断块活动性及工程稳定性评价
规划中的雅砻江两河口水电站及牙根水电站位于四川省雅江县境内雅砻江中上游峡谷地段,处于理塘一雅江断块的中心地带。深入研究该断块的构造特征及活动性、评价其区域构造稳定性,对水电站及大型工程的规划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王世元
关键词:安全岛水电工程
文献传递
四川省活动断层管理与服务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2024年
四川省地震灾害严重,活动断层发育,为统一管理全省境内主要活动构造与活动断层分布情况及活动性,将相关探测数据的入库过程标准化、规范化、可视化,建立四川省活动断层管理与服务系统势在必行。该系统采用目前先进的云计算、大数据架构进行底层的基础设施环境设计,包括活动断层信息管理、辅助决策、专题图、成果可视化展示和移动终端五大子系统,实现四川省活动断层普查项目各个专题数据的综合管理、统计查询、二三维展示,为全省国土空间规划利用、重大工程项目选址、抗震设防要求管理、地震灾害风险评估和防治、地震安评等提供基础支撑。
谭凌王世元鲁长江鲁长江张威刘韶龙建宇陶志刚
关键词:活动断层防震减灾系统设计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