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军
- 作品数:7 被引量:16H指数:2
- 供职机构: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封闭式负压吸引术在压疮治疗中的应用
- 目的探讨封闭式负压吸引术在压疮中的治疗作用。方法对38例有压疮的患者采用封闭式持续负压吸引治疗。7~10d后,在创面上行二期游离植皮、直接缝合伤口或皮瓣转移修复。结果32例患者压疮创面肉芽生长新鲜,游离植皮或直接缝合后创...
- 牟军牟晓欣
- 关键词:吸引术压疮治疗创面感染硅胶引流管泡沫敷料皮瓣转移修复
- 封闭式负压吸引治疗46例糖尿病足的疗效分析
- 目的:观察封闭式负压吸引技术在治疗糖尿病足中的疗效。方法:2012年3月至2014年9月,46例糖尿病足患者,其中男性20位,女性26位,病情严重程度按Wagner分级方法,1级病人6例,2级病人11例,3级病人14例,...
- 牟军
- 关键词:封闭式负压吸引糖尿病足疗效
- 四肢皮肤撕脱伤28例治疗体会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四肢皮肤撕脱伤创面修复的方法。方法对28例四肢皮肤撕脱伤患者采用不同方法修复创面。结果28例创面均修复,后期外观及功能满意。结论四肢皮肤撕脱伤是一种严重而复杂的损伤,早期正确清创,纠正休克,防治复合伤及合并症,采取正确的方法修复创面是术后功能恢复的关键。
- 牟军
- 关键词:皮肤撕脱伤四肢
- 糖尿病足细菌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下肢血管病变程度对其预后的影响被引量:5
- 2022年
-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细菌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特征与下肢血管病变程度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足细菌感染伴下肢血管病变者为研究对象,按大西洋学会联盟(Trans-atlantic Inter-society Consensus,TASC)分型分为A组(A型)18例、B组(B型)20例、C组(C型)26例、D组(D型)16例,并进行细菌培养,持续随访12个月,观察其预后结局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4组患者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共培养102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64株(62.75%)、革兰阳性菌30株(29.41%)、真菌8株(7.84%);A组轻度感染率高于其他3组(P<0.05),而在中度感染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重度感染率低于其他3组(P<0.05);A组溃疡愈合率明显高于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足患者年龄、糖尿病病程、细菌感染程度同下肢血管病变程度呈正相关关系,踝-肱指数(ankle brachial index,ABI)、趾-肱指数(toe brachial index,TBI)与下肢血管病变程度呈负相关关系。结论糖尿病足细菌感染者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下肢血管病变程度加重、细菌感染程度也严重,愈合率低。
- 牟军杨招女陶小平
- 关键词:糖尿病足细菌感染下肢血管病变预后
- 烧伤住院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的致病菌分布与危险因素研究
- 2025年
- 目的探讨如何做好烧伤住院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防治工作。方法选择某医院烧伤科住院的601例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HAP的发生情况及致病菌分布情况,对可能影响患者发生HAP的相关因素分别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601例烧伤住院患者中,有72例(11.98%)发生了HAP,共检出81株致病菌,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与真菌分别有55株(67.90%)21株(25.93%)与5株(6.17%)。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表明,年龄≥60岁、重或特重度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及气管插管或切开有创机械通气等是患者发生HAP的危险因素(OR>1,P<0.05),而每日口腔清洁或消毒及病房每日空气消毒机消毒等则是避免患者发生HAP的保护性因素(OR<1,P<0.05)。结论烧伤住院患者HAP的发生率较高,可能是多种致病菌的混合感染,主要的致病菌为革兰阴性菌,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导致了HAP的发生,加强烧伤住院患者的口腔清洁、消毒及病房空气消毒,对于降低HAP发生率有着积极意义。
- 牟军陶小平
- 关键词:住院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致病菌
- VSD联合臀下动脉穿支皮瓣修复骶尾部压疮的效果研究
- 2025年
- 目的 探究VSD联合臀下动脉穿支皮瓣修复骶尾部压疮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纳入2020年1月至2024年6月在本院治疗的骶尾部压疮患者59例,其中对照组29例(实施常规的臀下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术),观察组30例(实施VSD联合臀下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术)。比较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情况、手术治疗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创面愈合情况评估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创面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皮下血肿或渗血、伤口感染以及伤口开裂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VSD联合臀下动脉穿支皮瓣修复骶尾部压疮的,可提高创面愈合满意度,缩短治疗周期,降低并发症,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 牟军王赛月
- 关键词:压疮骶尾部负压封闭引流
- 下颌缘皮瓣修复中老年面部恶性肿瘤术后缺损被引量:10
- 2019年
- 目的探讨应用下颌缘皮瓣一期修复面部颧区、颊区、腮腺咬肌区皮肤软组织较大范围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整形美容科收治面部皮肤恶性肿瘤13例,男5例,女8例,年龄61~93岁.病变部位:颧区3例、颊区2例、腮腺咬肌区6例、复合区2例.病理诊断:鳞状细胞癌8例,基底细胞癌4例,纤维肉瘤1例.按Mohs法(术中送冰冻切片控制切缘)切除.根据缺损部位及范围,灵活应用同侧下颌缘皮瓣一期修复面部皮肤、软组织较大范围缺损,若为颧区非邻近部位的缺损,可采取下颌缘皮瓣、邻近皮瓣交叉修复.结果13例下颌缘皮瓣均顺利成活.经6~24个月随访,13例均获得满意的功能和外观,无明显眼部、鼻部、口唇畸形等并发症的发生.无一例肿瘤复发.结论灵活应用下颌缘皮瓣可修复面部颧区、颊区、腮腺咬肌区较大范围皮肤软组织缺损,是修复中老年面部皮肤恶性肿瘤手术切除后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之一.
- 程茜张勇杨巧飞牟晓欣牟军李力群
- 关键词:面部缺损外科皮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