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燕 作品数:13 被引量:69 H指数:5 供职机构: 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 河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血清BDNF、IGF-1、UA、Hcy水平及其与认知功能损伤的关系 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探究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尿酸(UA)、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变化及其与认知功能损伤的关系。方法:50例AD患者作为观察组,根据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分为轻度组20例、中度组19例和重度组11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的5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血清BDNF、IGF-1、UA、Hcy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血清BDNF、IGF-1、UA、Hcy水平与认知功能损伤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血清BDNF、UA水平显著降低,IGF-1、Hcy水平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BDNF、UA水平重度组<中度组<轻度组,血清IGF-1、Hcy水平重度组>中度组>轻度组,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BDNF、UA水平与认知功能损伤程度呈负相关(r=-0.582、-0.519,P<0.05),血清IGF-1、Hcy水平与认知功能损伤程度呈正相关(r=0.591、0.597,P<0.05)。结论:AD患者血清BDNF、UA水平显著降低,与认知功能损伤程度呈负相关,血清IGF-1、Hcy水平显著升高,与认知功能损伤程度呈正相关。 王玉香 崔传举 燕燕 李艾帆关键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血同型半胱氨酸 认知功能损伤 脑苷肌肽联合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被引量:8 2022年 目的探讨脑苷肌肽联合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0月至2020年4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18例ACI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74)和对照组(n=44)。所有患者给予监测血糖和血压、清除自由基、改善脑线粒体代谢、抗血小板聚集等常规治疗措施,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尤瑞克林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脑苷肌肽和尤瑞克林注射联合治疗,2组患者均治疗2周。治疗前和治疗后,使用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患者大脑中动脉血流参数,包括阻力指数(RI)、平均血流速度(Vm)、搏动指数(PI);检测患者血清氧化应激指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及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趋化因子12(CXCL12)、长链非编码RNA(lncRNA)CAI2水平;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卒中量表(NIHSS)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采用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评估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治疗2周后评估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大脑中动脉RI、PI、V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大脑中动脉RI与PI显著降低,Vm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大脑中动脉RI与PI显著低于对照组,Vm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前血清GSH-Px、MDA、IL-8、TNF-α、CXCL12水平及lncRNA CAI2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血清GSH-Px水平显著升高,血清MDA、IL-8、TNF-α、CXCL12水平及lncRNA CAI2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GSH-Px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MDA、IL-8、TNF-α、CXCL12水平及lncRNA CAI2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前NIHSS和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显著降低,ADL评分� 崔传举 王玉香 燕燕 李艾帆关键词:急性脑梗死 脑苷肌肽 尤瑞克林 100例老年帕金森病患者认知障碍与血浆Hcy水平的相关性 被引量:2 2015年 帕金森病[1](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缓慢进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随着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和社会医疗水平的上升,老龄化现象日渐突出,成为中老年人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同型半胱氨酸[2]是血浆中的一种含硫氨基酸,研究表明[3],其可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促进平滑肌细胞的增生、血小板的聚集以及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从而促进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燕燕关键词:帕金森病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 复发的抗NMDAR受体脑炎合并全脊髓炎1例报告 2021年 自身免疫性脑炎(antibody-mediated encephalitis,AE)是一类以显著神经精神症状为特征的神经系统非感染性疾病,它的发病与针对神经元表面蛋白、离子通道和受体的抗体密切相关[1,2]。抗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tate,NMDA)受体脑炎是最常见的抗体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2005年首次由Vitaliant等报道[3]。抗NMDA受体脑炎患者中15%~25%会出现复发[4]。 李艾帆 李永芳 王玉香 燕燕 王焕婷 崔传举关键词:共济失调 免疫疗法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脑脊液p-Tau及α-突触核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探讨磷酸化牛磺酸(p-Tau)、α-突触核蛋白在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脑脊液中表达的意义,分析其与AD病情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01—2019-08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49例AD患者,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估AD病情严重程度,根据MMSE评分分为轻中度组和重度组。比较2组脑脊液p-Tau、α-突触核蛋白表达水平,对比可能导致AD病情加重的相关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导致AD病情加重的危险因素,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法分析脑脊液p-Tau、α-突触核蛋白水平与MMSE评分的相关性。结果重度组MMSE评分显著低于轻中度组,脑脊液p-Tau、α-突触核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轻中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高血压(OR=2.077,95%CI:1.785~2.369,P<0.001)、糖尿病(OR=3.323,95%CI:2.878~3.769,P<0.001)、痴呆家族史(OR=2.499,95%CI:1.748~3.251,P=0.002)、脑脊液p-Tau(OR=2.389,95%CI:1.236~3.543,P=0.002)、α-突触核蛋白(OR=2.492,95%CI:2.197~2.787,P=0.001)均是导致重度AD的危险因素。Pearson相关性分析示AD患者脑脊液中p-Tau蛋白水平与MMSE评分呈负相关(r=-0.816,P<0.001),α-突触核蛋白浓度与MMSE评分呈负相关(r=-0.735,P<0.001)。结论脑脊液p-Tau、α-突触核蛋白是导致重度AD的危险因素,两者表达水平随AD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增加而升高,与MMSE评分呈负相关。 燕燕 李艾帆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 Α-突触核蛋白 脑脊液 替罗非班对超溶栓时间窗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5 2021年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超溶栓时间窗老年患者应用替罗非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2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超溶栓时间窗老年AIS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75例和对照组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替罗非班治疗。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和改良的Rankin量表(mRS)评估患者治疗效果。观察2组有效率,预后良好率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NIHSS评分和mR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9.06±4.65)分vs(9.64±3.91)分,(3.16±1.37)分vs(2.89±1.23)分,P>0.05]。2组治疗14 d NIHSS评分、mRS评分及治疗3个月mR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P<0.01),且观察组治疗14 d NIHSS评分、mRS评分及治疗3个月m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85±1.02)分vs(3.41±1.14)分,(1.54±1.28)分vs(2.01±1.11)分,(0.51±0.38)分vs(1.47±0.57)分,P=0.000]。观察组治疗14 d有效率、预后良好率和治疗3个月预后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3.3%vs 80.0%,P=0.027;54.7%vs 37.3%,P=0.035;73.3%vs 62.7%,P=0.014)。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749)。结论超溶栓时间窗老年AIS患者静脉给予替罗非班能有效减轻神经功能缺损,改善老年AIS患者的预后,且颅内及全身出血风险小。 李永芳 刘华 李艾帆 崔传举 王焕婷 燕燕关键词:卒中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同型半胱氨酸及其代谢关键酶基因多态性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 李艾帆 李强敏 张华 袁树华 崔传举 燕燕 赵幸娟 李彦玲 郑红 许予明 项目所属科学技术领域:神经病学(320.57)。项目主要内容:该研究采取“病例-对照”的研究策略,应用血浆酶法检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及PCR、PCR-RFLP技术,对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的危险因素——Hcy...关键词:关键词:脑梗死 半胱氨酸 神经病学 沉默MAP4K4通过调控PPARγ/ABCA1通路缓解ox-LDL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被引量:15 2021年 目的探讨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4K4)在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100 mg/L ox-LDL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建立细胞损伤模型。RT-PCR检测HUVEC中MAP4K4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测定MAP4K4、Bax、Bcl-2、Cleaved Caspase-3(C-Caspase-3)、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和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ABCA1)蛋白表达量。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ELISA试剂盒检测细胞凋亡。DCFH-DA用于检测细胞活性氧(ROS)水平。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分别用其试剂盒进行检测。结果ox-LDL能明显上调MAP4K4的表达。另外,沉默MAP4K4能够显著增加细胞活性,且抑制ox-LDL诱导的细胞凋亡;同时可抑制Bax和C-Caspase-3的蛋白表达并促进Bcl-2的蛋白表达量。此外,下调MAP4K4能够明显抑制ROS生成及MDA含量,并增加抗氧化酶SOD和CAT活性。机制研究显示沉默MAP4K4能够激活PPARγ/ABCA1信号通路。结论沉默MAP4K4通过激活PPARγ/ABCA1信号通路抑制ox-LDL诱导的HUVEC细胞凋亡和氧化应激从而减轻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为治疗As提供理论依据。 王玉香 燕燕 李永芳 李艾帆 李彦玲关键词:内皮细胞 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的CT分型与栓塞术预后的相关性 2020年 目的探讨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SAH)患者不同CT分型与动脉瘤栓塞术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行血管内介入栓塞术的ASAH患者,比较ASAH患者不同CT分型的Hunt-Hess分级情况,统计ASAH患者不同CT分型情况、ASAH患者不同CT分型预后评分、ASAH患者不同CT分型术后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结果ASAH患者Ⅰ型共49例,占61.25%,其中Ⅰa型13例,Ⅰb型12例,Ⅰc型24例;Ⅱ型共31例,占38.75%,Ⅱa 16例,Ⅱb 15例;ASAH患者不同CT分型与术前Hunt-Hess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SAH患者预后良好51例,占63.75%,预后不良29例,占26.25%;ASAH患者不同CT分型手术预后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型ASAH患者在术后1、3、7、14 d的CRP水平均低于Ⅱ型ASAH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SAH患者的不同CT分型与栓塞术后预后评估指标有较好相关性,对临床ASAH患者病情及预后判断具有指导意义。 崔传举 燕燕 王玉香 李彦玲 李艾帆关键词:动脉瘤 蛛网膜下腔出血 CT分型 Hcy及胱硫醚β-合成酶844ins68基因多态性与河南汉族脑梗死的关系 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胱硫醚β-合成酶(CBS 844ins68)基因多态性与河南汉族人群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运用循环酶法和PCR方法检测河南汉族300例脑梗死患者及261例健康对照者Hcy水平及CBS 844ins68基因型,并进行测序验证。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平均空腹血浆Hcy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基因型相应的Hcy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调整传统危险因素后,升高的tHcy水平和脑梗死发病相关,CBS 844ins68基因突变与脑梗死无相关性。结论血浆Hcy浓度升高是河南汉族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CBS 844ins68基因突变不影响Hcy水平,可能不足以构成河南汉族人群中脑梗死发病中的独立危险因素。 李艾帆 崔传举 袁树华 李强敏 燕燕 李彦玲 郑红关键词:脑梗死 同型半胱氨酸 胱硫醚Β-合成酶 基因多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