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渠轶群

作品数:14 被引量:35H指数:3
供职机构:太原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乙型
  • 6篇乙型肝炎
  • 6篇肝炎
  • 5篇阳性
  • 5篇病毒
  • 4篇孕妇
  • 4篇HBSAG阳...
  • 3篇阳性母亲
  • 3篇乙型肝炎病毒
  • 3篇乙型肝炎疫苗
  • 3篇疫苗
  • 3篇弱应答
  • 3篇细胞
  • 3篇宫内
  • 3篇宫内感染
  • 3篇肝炎病毒
  • 3篇HBV宫内感...
  • 2篇单个核细胞
  • 2篇乙肝
  • 2篇婴儿

机构

  • 12篇山西医科大学
  • 5篇太原市传染病...
  • 4篇太原市第三人...
  • 3篇山西医科大学...

作者

  • 13篇渠轶群
  • 9篇王素萍
  • 5篇冯丽萍
  • 5篇冯永亮
  • 4篇李淑珍
  • 4篇宋秀霞
  • 3篇双洁玉
  • 2篇李铁钢
  • 2篇汪波
  • 2篇王效军
  • 2篇李小燕
  • 2篇王科科
  • 1篇门可
  • 1篇冯伟
  • 1篇孔宪毅
  • 1篇徐德忠
  • 1篇史晓红
  • 1篇张颖
  • 1篇李铁刚
  • 1篇闫永平

传媒

  • 2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疾病控制杂志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现代预防医学
  • 1篇中国药物与临...
  • 1篇健康之路
  • 1篇中国疫苗和免...
  • 1篇中华疾病控制...
  • 1篇医学信息(下...
  • 1篇按摩与康复医...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16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5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TLR3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HBV宫内感染关系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了解Toll样受体3(TLR3)在外周血单个核细咆(PBMC)上的表达情况,探讨TLR3与PBMCHBV宫内感染的关系。方法巢式病例对照研究随访228例HBsAg阳性孕妇至分娩,免疫荧光双标记法检测瑚BsAg阳性孕妇及其新生儿PBMC涂片上HBsAg及TLR3。结果228例HPsAg阳性孕妇有64例(28.07%)PBMCHBgAag阳性;161例(70.61%)TLR3表达阳性;TLR3在PBMCHBV感染组和非感染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0.944。P〈0.0001);新生儿有35例(15.35%)PBMCHBsAg阳性:HBsAg阳性孕妇PBMC上TLR3的表达与新生儿PBMCHBV宫内感染有关(X^2=12.354,P〈0.0001)。结论TLR3可能是HBsAg阳性孕妇PBMCHBV感染的一个保护因素(OR=0.181,95%CI=0.091~340);也是PBMCHBV宫内感染的保护因素(OR=0.279,95%CI=0.133~0.585)。
宋秀霞王素萍冯丽萍渠轶群
HBsAg阳性母亲新生儿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天然免疫信号通路对婴儿乙型肝炎疫苗无/弱应答的影响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探讨HBsAg阳性母亲新生儿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STING)天然免疫信号通路对婴儿乙型肝炎(乙肝)疫苗无/弱应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2年6月在太原市第三人民医院分娩的HBsAg阳性母亲及其新生儿/婴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和病历查阅的方式收集其流行病学资料和临床资料,运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新生儿脐血中STING天然免疫信号通路关键分子蛋白(STING、pIRF3)以及疫苗应答相关免疫细胞(DC、T、B和浆细胞)。对全程规范接种乙肝疫苗后1~2个月的婴儿进行随访,通过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检测随访婴儿血清抗-HBs。结合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列线图和贝叶斯网络模型探讨STING天然免疫信号通路和相关因素在婴儿乙肝疫苗无/弱应答中的作用与贡献大小,以及各因素间相互关系。结果共调查195对HBsAg阳性母亲及其婴儿,婴儿乙肝疫苗无/弱应答率为12.31%(24/195)。母亲HBV DNA高载量、新生儿STING蛋白低表达、pIRF3蛋白低表达和浆细胞低表达是婴儿乙肝疫苗无/弱应答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4.70、3.46、3.18和2.20,均P<0.05),以上因素构建的列线图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曲线下面积=0.81,95%CI:0.63~0.83)。贝叶斯网络模型结果显示,母亲HBV DNA高载量时,新生儿STING蛋白低表达的条件概率较高(62.50%),其pIRF3蛋白低表达的条件概率较高(58.54%),DC、T、B和浆细胞低表达的条件概率均较高(53.16%、60.20%、68.42%和57.14%)。结论母亲HBV DNA可能通过抑制其新生儿STING天然免疫信号通路及疫苗应答相关免疫细胞导致婴儿乙肝疫苗无/弱应答。
姚添扆琳珠王科科李雁笛渠轶群丰淑英王素萍冯永亮
关键词:信号通路乙型肝炎疫苗婴儿
孕妇乙肝病毒复制状态与新生儿HBV感染的关系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HBsAg阳性孕妇HBV复制状态与新生儿HBV感染的关系。[方法]以117例HBsAg阳性孕妇及其所生的118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检测孕妇分娩前、0月新生儿、1月新生儿血清的主要乙肝标志物。[结果]出生时,母亲HBeAg阳性组新生儿HBV感染率(15.3%)高于母亲HBeAg阴性组(0%),母亲HBV-DNA≥104(copies/ml)组新生儿HBV感染率(18.0%)高于HBV-DNA﹤104(copies/ml)组(3.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月随访时,母亲HBeAg阳性组新生儿HBV感染率(9.7%)高于母亲HBeAg阴性组(4.3%),母亲HBV-DNA≥104(copies/ml)组新生儿HBV感染率(10%)高于HBV-DNA﹤104(copies/ml)组(7.4%),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母亲HBeAg阳性、HBV-DNA≥104(copies/ml)是新生儿出生时发生HBV感染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OR=1.180、OR=5.707)。
李小燕王素萍宋秀霞李淑珍王新丹冯丽萍渠轶群
关键词:乙肝病毒
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太原市HBsAg阳性母亲婴儿乙型肝炎疫苗无/弱应答的风险预测模型构建
2025年
目的基于机器学习算法,构建太原市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阳性母亲婴儿乙型肝炎疫苗无/弱应答的风险预测模型,为此类高风险婴儿的早期识别和预防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11月—2023年10月在太原市第三人民医院妇产科分娩的HBsAg阳性产妇及其分娩的婴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和病历查阅方式收集数据。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筛选危险因素,采用5折交叉验证划分数据集,采用合成少数样本过采样方法对训练集数据进行重采样处理后,分别构建logistic回归、极端梯度提升(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XGBoost)、决策树、随机森林模型,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评价模型预测性能。结果共收集到HBsAg阳性母婴253对,其中无/弱应答率为10.28%(26/253)。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结果显示,母亲乙型肝炎病毒DNA载量、新生儿髓样分化因子88蛋白百分比、磷酸化核因子κB蛋白百分比、浆细胞百分比是婴儿乙型肝炎疫苗无/弱应答的影响因素。将以上因素纳入预测模型,在验证集中各模型AUC均>0.800,其中以XGBoost算法构建的预测模型效能最佳(AUC=0.919)。结论基于机器学习算法,尤其是XGBoost算法,建立的太原市HBsAg阳性母亲婴儿乙型肝炎疫苗无/弱应答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效能,有助于预测婴儿乙型肝炎疫苗无/弱应答发生。
王惠鑫许修洋李雁笛姚添渠轶群丰淑英李玉萍冯永亮冯永亮王科科
关键词: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乙型肝炎疫苗
妊娠合并梅毒的临床观察
2016年
目的:探讨妊振合并梅毒应用苄星青霉素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6月收治的妊娠合并梅毒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苄星青霉素治疗)和对照组30例(不治疗),对两组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两组妊娠结局及新生儿预后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妊娠合并梅毒患者给予苄星青霉素进行治疗,有利于优化妊娠结局,最大限度的改善新生儿预后情况。且越早进行确诊,越早接受治疗,梅毒病人的安全就越有保障。
渠轶群
关键词:妊娠梅毒苄星青霉素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母亲乙型肝炎病毒DNA载量和婴儿出生时MAVS信号通路对婴儿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无/弱应答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乙肝)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阳性母亲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DNA载量和婴儿出生时线粒体抗病毒信号蛋白(Mitochondrial antiviral signaling protein,MAVS)信号通路对婴儿接种乙肝疫苗(Hepatitis B vaccine,HepB)无/弱应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1月至2022年6月太原市某医院分娩的HBsAg阳性母亲及其婴儿,检测母亲HBV DNA载量、婴儿出生时脐血免疫细胞比例和MAVS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百分比、婴儿乙肝免疫球蛋白和HepB全程接种后1-2月血清乙肝表面抗体(Hepatitis B surface antibody,HBsAb)。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HBV DNA和MAVS信号通路对婴儿接种HepB无/弱应答的影响。结果婴儿HepB全程接种后无/弱应答率为14.38%(22/15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母亲HBV DNA载量高、脐血MAVS、pIRF3和pNF-κB蛋白表达百分比低、脐血浆细胞比例低的婴儿HepB无/弱应答率高[OR(95%CI):3.94(1.11-14.00)、1.44(1.15-1.73)、4.17(1.16-14.96)、1.94(1.38-2.51)、3.97(1.14-13.79)]。结论HBsAg阳性母亲HBV DNA载量和婴儿出生时MAVS信号通路显著影响婴儿接种HepB的免疫应答;相关检测有助于识别HepB无/弱应答高危人群。
张颖张颖李雁笛王惠鑫渠轶群渠轶群汪波李锐王素萍冯永亮
关键词:乙型肝炎疫苗婴儿
TLR3在人胎盘滋养层细胞系Bewo中的抗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作用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对人胎盘滋养层细胞系Bewo中TLR3mRNA表达的影响,观察人胎盘滋养层细胞系Bewo中TLR3抗HBV感染的生物学作用。方法培养人胎盘滋养层细胞Bewo,利用PolyI∶C刺激Bewo细胞TLR3mRNA的表达,同时设对照组,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RT-PCR)检测细胞经PolyI∶C刺激后TLR3mRNA的表达变化;同时以高浓度HBVDNA阳性血清与两组Bewo细胞共培养,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HBVDNA含量的变化。结果Bewo细胞经PolyI∶C刺激后TLR3mRNA水平高于对照组(t=7.90,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用HBVDNA阳性血清感染细胞时,培养上清中均可检出HBVDNA,PolyI∶C组上清中HBVDNA含量低于对照组(t=7.088,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olyI∶C刺激可使Bewo细胞TLR3mRNA表达上调,与HBV共孵育后,培养上清中HBV病毒载量低于对照组,提示TLR3在人胎盘滋养层细胞系Bewo遭受HBV感染时发挥了一定的抗病毒作用。
冯丽萍梁小丽汪波李锐渠轶群李淑珍李小燕王素萍
关键词:肝炎病毒乙型TOLL样受体滋养层细胞
替比夫定应用于妊娠晚期孕妇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替比夫定应用于妊娠晚期孕妇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以及不良反应,探讨妊娠晚期应用抗病毒药物是否降低高乙肝病毒载量孕妇的垂直传播机率,为临床综合治疗妊娠晚期慢性乙型肝炎孕妇提供新方法,为妊娠晚期慢性乙型肝炎孕妇...
渠轶群
关键词:妊娠慢性乙型肝炎
文献传递
产科休克51例分析与处理对策
2011年
目的:观察与探讨产科休克的原因,探讨有效处理对策.方法:制订相关表格,对51例产科休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论:临床统计资料得出产科休克患者有一定的特点,结合其应特点进行防治处理,能够使患者获得良好的治疗时机并有效降低死亡率.
渠轶群
关键词:产科休克处理对策
HBsAg阳性孕妇胎盘HBV感染状况及危险因素被引量:16
2005年
目的 探讨HBsAg阳性孕妇胎盘乙型肝炎病毒 (HBV)感染状况及其危险因素。 方法 采用ELISA检测孕妇血清HBeAg ;巢式PCR检测孕妇及新生儿血清HBVDNA ;免疫组化ABC法检测胎盘中的HBsAg ;非条件Lo 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胎盘HBV感染的危险因素。 结果 受检的 2 0 5例胎盘中有 4 1例存在不同程度的HBV感染 ,并且蜕膜细胞 (DC)、滋养层细胞 (TC)、绒毛间质细胞 (VMC)和绒毛毛细血管内皮细胞 (VCEC)阳性率呈逐层下降趋势(趋势 χ2 =9 38,P <0 0 0 5 ) ,阳性率分别为 2 0 0 0 %(41 / 2 0 5 ) ,1 8 0 5 %(37/ 2 0 5 ) ,1 4 1 5 %(2 9/ 2 0 5 )和 1 0 2 4 %(2 1 /2 0 5 ) ;胎盘HBV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产前注射高效价免疫球蛋白 (HBIG) 3次以上和母亲血清HBVDNA阳性 ,OR值分别为 0 2 1和 4 77。结论 HBV可感染胎盘各层细胞 ;HBV经胎盘及胎儿的主要途径是经血和 (或 )细胞传递方式实现 ;胎盘屏障在一定程度上对胎儿有保护作用 ;母亲血清HBVDNA阳性是胎盘感染的危险因素 ,产前注射HBIG可预防HBV胎盘感染 ,从而降低宫内感染的隐患。
李铁钢王素萍李淑珍王效军冯永亮薛淑莲双洁玉渠轶群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胎盘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