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诚

作品数:42 被引量:360H指数:11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吴阶平医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0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3篇外科
  • 13篇肺癌
  • 11篇肿瘤
  • 10篇细胞
  • 9篇胸外
  • 8篇胸外科
  • 7篇手术
  • 6篇速康
  • 6篇康复
  • 5篇胸腔
  • 5篇胸腔镜
  • 5篇预后
  • 5篇肺肿瘤
  • 4篇外科治疗
  • 4篇康复外科
  • 4篇加速康复
  • 4篇加速康复外科
  • 3篇胸腔镜手术
  • 3篇腔镜手术
  • 3篇切除

机构

  • 42篇四川大学华西...
  • 7篇四川大学
  • 1篇郴州市第一人...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作者

  • 42篇沈诚
  • 29篇车国卫
  • 5篇刘伦旭
  • 5篇周坤
  • 5篇李鹏飞
  • 4篇王鑫
  • 4篇周渝斌
  • 4篇田龙
  • 3篇苏建华
  • 3篇杨梅
  • 2篇蒲强
  • 2篇马林
  • 2篇杜春萍
  • 2篇廖虎
  • 2篇王彦
  • 2篇喻鹏铭
  • 2篇林锋
  • 2篇吴砚铭
  • 1篇李霞
  • 1篇万玉文

传媒

  • 13篇中国胸心血管...
  • 13篇中国肺癌杂志
  • 2篇华西医学
  • 2篇继续医学教育
  • 2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江苏医药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现代医学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亚太传统医药
  • 1篇中国数字医学

年份

  • 3篇2025
  • 4篇2024
  • 3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6篇2020
  • 2篇2019
  • 4篇2018
  • 3篇2017
  • 5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肺部磨玻璃密度影研究进展被引量:12
2015年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肺部磨玻璃密度影与早期支气管肺癌,尤其是早期细支气管肺泡癌密切相关。随着高分辨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high-resolution computed tomography,HRCT)和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术(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的应用和发展,越来越多的肺部磨玻璃密度影被发现。结合磨玻璃密度影比率、结节大小、快速组织病理学检查等结果做出合理的判断是否行手术切除,不能盲目扩大手术指征和手术范围。因此,肺部局限性磨玻璃密度影的早期发现及正确诊断对提高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
田龙沈诚车国卫
关键词:肺癌手术
胸腔镜手术下肺小结节常见定位方法研究进展被引量:33
2018年
最近,伴随着高分辨多层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的大量普及,肺小结节的诊断也日益增多,尤其是在伴有肺癌高危因素的患者行CT筛查时尤为明显。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对于肺小结节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微创治疗方式,胸腔镜手术后给患者带来的疼痛感减少、住院时间缩短、手术并发症减少等特点,使其推广更为广泛。如何精准定位及标记病灶,以助电视胸腔镜下切除病灶的方法层出不穷。本文综述近年来胸腔镜下肺小结节定位的各种技术手段,并对各种方法的利弊进行总结及分析。
沈诚李鹏飞李珏车国卫
关键词:肺小结节电视胸腔镜手术
互联网医院线上线下一体化发展及其在胸外科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25年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全民互联网知识水平的不断进步,互联网医院线上线下一体化的观念逐渐被人们接受,并且在国内外都得到了应用和发展。这种模式在胸外科的适用性体现在提高效率,提供全面、多样化、个性化的医疗服务,以解决复杂、严重的病情。然而,互联网医院在推行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硬件条件限制、诊疗风险等。通过未来相关研究的深化和本土化,互联网医院线上线下一体化有望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落实到胸外科的临床实践中,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陈伟皓余筱卉张孟尼沈诚
关键词:胸外科教育平台人工智能
微卫星与肺重复癌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4年
微卫星(microsatellite,MS)是指以少数几个核苷酸(多为2~4个)为单位多次串联重复的DNA序列。肺重复癌(肺多原发癌,multiple primary lung cancer)是指一侧肺或两侧肺的不同部位发生两个或两个以上原发癌,其组织类型相同或不同,但各肿瘤之间无从属关系,每个肿瘤的发生有着各自独立的成瘤因素。微卫星异常与肺重复癌的发生及发展密切相关。本文主要综述:1微卫星的概念及产生机制;2微卫星异常;3肺重复癌的概念及分类;4微卫星对肺重复癌的早期诊断和预后治疗的影响。
王鑫沈诚田龙车国卫
关键词:微卫星不稳定性杂合性缺失肺重复癌游离DNA
中医疗法在化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20年
化疗为治疗癌症的手段之一,但由于化疗药物的非特异性,其在杀灭癌细胞的同时也会损伤正常细胞,容易引起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临床表现以白细胞减少为主。常规提升白细胞的药物往往存在价格偏高、起效缓慢、副反应多等问题,而中医疗法从人体整体出发,使用普通中草药及针灸、刮痧等疗法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对用于化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的中医疗法进行综述,发现联合2种及以上中医治疗法较单一治疗方法在治疗化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效果上有较大提升。
金愈茗沈诚
关键词:白细胞减少症化疗中药治疗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心肺功能的快速康复被引量:34
2013年
目的研究全胸腔镜和开放肺叶切除术对肺癌患者围手术期心率和血氧饱和度的影响,探讨微创手术能否促进肺癌患者术后快速康复。方法从2010年9月至2011年12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连续收治161例肺部病变患者中纳入138例肺癌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常规开胸组[开胸组,70例,男53例、女17例,年龄(56.1±9.7)岁]和全胸腔镜肺叶切除组[VATS组,68例,男46例、女22例,年龄(53.4±6.5)岁],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检测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第1 d、3 d、7 d和30 d)疼痛、心率和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结果 (1)疼痛程度于术后第1 d、3 d VATS组和开胸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83±0.79 vs.3.93±0.67,2.88±0.59 vs.3.03±0.71,P>0.05),但在术后第7 d、30 d开胸组显著高于VAST组(1.61±0.33 vs.1.22±0.12,1.58±0.26 vs.1.19±0.31,P<0.05)。(2)VATS组和开胸组患者术后静息心率均显著高于术前[(84.13±17.21)次/分vs(.73.67±10.32)次/分,(86.13±19.67)次/分vs(.72.24±14.21)次/分,P<0.05];而VATS组于术后第3 d降至术前水平,开胸组于术后第7 d恢复至术前水平。(3)VATS组和开胸组患者静息血氧饱和度于术前与术后各时间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96.34%±2.11%vs.97.12%±2.31%,95.33%±4.13%vs.94.93%±4.31%,P>0.05)。(4)术后第3 d运动前后VATS组心率和血氧饱和度变化幅度显著低于开胸组[(11.11±4.81)次/分vs.(18.23±6.17)次/分,3.10%±1.20%vs.7.40%±2.70%,P<0.05]。结论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对心、肺功能的影响小,有助于肺癌患者术后快速康复。
周渝斌刘伦旭喻鹏铭苏建华沈诚蒲强马林车国卫
关键词: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开胸手术快速康复
医患共同决策诊疗模式在胸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5
2024年
医患共同决策(shared decision making,SDM)作为新型的诊疗决策模式,能够有效解决胸部肿瘤诊疗过程中患者的依从性问题,平衡医患双方的地位,逐渐在胸外科临床实践中得到重视和应用。将SDM应用于胸部肿瘤诊疗过程中有利于提升医生的诊疗水平,缓解责任压力;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提高医信力并减少医患冲突。由于患者自身的医学素养和自主性有限,医患比例失衡导致的诊疗时间紧张,同时由于已有的研究存在样本量有限等原因尚不能证明采用SDM模式对于胸部肿瘤的治疗有明确的增益,推行SDM模式仍面临阻力。未来通过开发辅助决策系统以及提升医生的人文关怀能力将更有利于推动SDM模式在胸外科的实际应用。
陈伟皓张孟尼沈诚
关键词:医患关系胸外科胸部肿瘤
右侧可视双腔气管导管与普通双腔气管导管肺隔离技术比较的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6
2023年
目的探讨右侧可视双腔气管导管(visual double lumen tube,VDLT)插管与右侧普通双腔气管导管(double lumen tube,DLT)插管在肺隔离技术中的差异,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20年6月—2021年6月行右侧DLT肺隔离技术的胸腔镜手术患者57例。采用随机化分组方案,通过电脑生成随机数字,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受试者按照1∶1随机分为DLT组[29例,其中男16例、女13例,平均年龄(54.3±13.2)岁]和VDLT组[28例,其中男18例、女10例,平均年龄(55.1±13.7)岁]。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与DLT组比较,VDLT组导管定位时间明显缩短[(74.9±47.5)s vs.(151.6±88.9)s,P<0.001],右上肺堵塞率(21.4%vs.51.7%)及术中再次调整导管率(14.3%vs.48.3%)均明显降低(P<0.05)。进胸腔即刻肺塌陷质量(67.9%vs.24.1%)及进胸腔20 min肺塌陷质量(100.0%vs.75.9%)均明显改善(P<0.05)。两组术中需借助纤维支气管镜完成定位以及术后24 h咽痛、声音嘶哑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普通DLT比较,VDLT在右侧支气管插管定位中更高效、准确、直观。
刘琦沈诚李晓强万玉文
关键词:双腔气管插管听诊法肺隔离
可视双腔支气管导管在胸外科手术中的应用和研究进展被引量:11
2022年
以电视辅助胸腔镜技术为代表的微创胸外科,已逐步取代传统胸外科技术成为肺部结节包括早期肺癌等在内治疗的首要选择方式。随着双腔支气管导管在临床的应用,实现患侧肺隔离技术,不仅为胸外科微创手术的普及提供了坚实的麻醉基础,也为手术快速而平稳的实施提供了保障。然而,相较于单腔管而言,双腔支气管导管的管径更粗,管身较硬且难以塑形,给麻醉插管带来了不便;此外,由于双腔支气管导管的左、右支气管结构不同,麻醉插管过程中错位的发生率也很高。随着可视双腔支气管导管(video double-lumen tube,VDLT)在临床上逐渐使用,近年来成为胸科手术中的关注热点。本文就VDLT在胸外科手术中的应用和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沈诚梁鹏车国卫
关键词:胸腔镜手术单肺通气胸外科
呼出气一氧化氮在常见肺疾病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8年
随着对呼出气一氧化氮(fraction of exhaled nitric oxide,FeNO)检测认识的提高,其作为一种评估气道炎症的无创安全、简单易行的方法,受到愈来愈多学者们的关注并在肺部常见疾病的诊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肺炎、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咳嗽等在全世界范围内均为高发病率的呼吸系统疾病,他们之间最大的共同点就是存在不同程度的气道炎症。本文就FeNO的来源及其在肺部常见疾病的检测意义和作用机制最新进展作一综述。
沈诚王鑫李鹏飞车国卫
关键词:呼出气一氧化氮肺炎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咳嗽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