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汪兵

作品数:61 被引量:169H指数:9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西安市科技局社会发展计划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15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7篇儿童
  • 25篇骨折
  • 18篇关节
  • 12篇脱位
  • 9篇复位
  • 8篇肘关节
  • 8篇肱骨
  • 7篇先天
  • 7篇先天性
  • 6篇治疗儿童
  • 6篇桡骨颈
  • 6篇髋关节
  • 6篇内固定
  • 6篇颈骨
  • 6篇颈骨折
  • 6篇骨头
  • 6篇发育性
  • 6篇发育性髋关节
  • 5篇造影
  • 5篇撬拨

机构

  • 49篇西安交通大学
  • 4篇西北妇女儿童...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作者

  • 49篇汪兵
  • 39篇吴永涛
  • 33篇苗武胜
  • 31篇吴革
  • 29篇屈继宁
  • 29篇姜海
  • 19篇李敏
  • 6篇王晓威
  • 6篇李云峰
  • 5篇李敏
  • 4篇孙川
  • 3篇邱裕生
  • 3篇梁小菊
  • 2篇张银刚
  • 2篇孙甫
  • 1篇杨明
  • 1篇王栋琪
  • 1篇贺宝荣
  • 1篇张博浩
  • 1篇王微

传媒

  • 7篇中华小儿外科...
  • 5篇实用骨科杂志
  • 4篇中华创伤骨科...
  • 4篇中国骨与关节...
  • 3篇临床小儿外科...
  • 3篇第九届西部骨...
  • 2篇陕西医学杂志
  • 2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医用生物力学
  • 1篇中国中医骨伤...
  • 1篇脊柱外科杂志
  • 1篇骨科

年份

  • 1篇2025
  • 3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6篇2019
  • 3篇2018
  • 7篇2017
  • 5篇2016
  • 11篇2015
  • 2篇2014
  • 6篇2013
  • 1篇2004
  • 1篇1987
6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髓内外联合固定治疗儿童桡骨远端干骺端移行部骨折的疗效分析被引量:7
2022年
目的探讨髓内外联合固定治疗儿童桡骨远端干骺端移行部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20年4月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儿童骨病医院收治的49例桡骨远端干骺端移行部骨折患儿资料。男30例, 女19例;左侧21例, 右侧27例, 双侧1例。手术选择使用弹性髓内钉或克氏针进行髓内固定, 再使用另1枚克氏针固定骨折远、近两端双层皮质。记录并比较术后1、9个月腕关节活动度和上肢功能障碍评分(DASH), 同时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49例骨折患儿手术时间平均为45.0 min(39~51 min)。术后获6~36个月(平均18.6个月)随访。骨折愈合时间平均8.6周(6.8~10.4周)。1例出现针道感染, X线片示骨痂生成, 拔出克氏针后口服抗菌素3 d, 伤口痊愈。1例发生皮肤激惹, 患儿减少活动后症状消失。术后1个月腕关节旋前、旋后、屈腕、伸腕活动度及DASH分别为47.9°±2.5°、45.5°±3.0°、51.2°±1.6°、53.4°±1.7°、(36.7±4.5)分, 术后9个月分别为85.6°±3.1°、87.6°±2.1°、88.8°±2.0°、88.0°±1.2°、(23.2±8.6)分, 以上指标术后1、9个月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髓内外联合固定治疗儿童桡骨远端干骺端移行部骨折, 手术操作技术简单, 可重复性强, 创伤小, 固定效果可靠。
李敏颉强陆清达梁小菊屈继宁汪兵孟海亮杨亚婷
关键词:儿童骨折固定术桡骨骨折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儿童髋臼形态学病理分型的探讨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通过三维CT分析髋臼形态学的病理改变,为临床选择合适的骨盆截骨方式提供参考。方法选择101例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儿童,共129个髋关节。术前行髋关节螺旋CT扫描并通过Mimics 10.01软件进行三维重建,根据以往参考文献分型,结合病例观察,提出髋臼形态学病理分型。结果分为六型:Ⅰ型为轻度发育不良,占31.8%。Ⅱ型为髋臼前上缺损,占17.1%。Ⅲ型为中上缺损,占32.6%。Ⅳ型为全缺损,占10.8%。Ⅴ型为假臼,占5.4%。Ⅵ型为三角型髋臼,占2.3%。结论髋臼形态学新的病理分型有助于对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儿童病理改变的认识。通过三维CT了解髋臼的不同形态学改变,能为临床选择合适的骨盆截骨方式提供参考。
姜海苗武胜吴革汪兵吴永涛邱裕生
关键词: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儿童形态学
肘关节造影在儿童陈旧性桡骨头脱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和分析肘关节造影在儿童陈旧性桡骨头脱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共收治15例陈旧性桡骨头脱位儿童,男11例,女4例;年龄3~11岁,平均9岁。术中行肘关节造影来观察桡骨头与关节囊的位置。通过手术打开关节囊,来证实桡骨头的脱位性质。采用尺骨近端截骨复位桡骨头,钢板螺钉固定截骨断端治疗。结果通过肘关节造影,12例桡骨头位于关节囊内,3例桡骨头位于关节囊外。打开关节囊,先天性桡骨头脱位的桡骨头与肱骨小头之间没有瘢痕组织,桡骨头凹浅平;而创伤性脱位的桡骨头与肱骨小头之间有明显的瘢痕组织,桡骨头凹明显。其中8例先天性桡骨头脱位病例桡骨头均位于关节囊内。7例创伤性脱位中4例桡骨头位于关节囊内,3例位于关节囊外。经过9个月至3年8个月,平均2年4个月的随访,术后没有桡骨头再脱位或半脱位情况发生。结论肘关节造影对于鉴别诊断桡骨头脱位有一定的辅助价值。尺骨近端截骨是治疗儿童陈旧性桡骨头脱位的一种有效方式。
姜海苗武胜吴革汪兵吴永涛屈继宁李敏
关键词:儿童桡骨头脱位
闭合复位外侧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Gartland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 探讨闭合复位外侧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Gartland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09年5月至2012年1月,我们共收治22例儿童Gartlandl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均行闭合复位肱骨远端外侧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结果 全部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至3年,平均1年6个月,按Flynn肘关节评分标准,优18例,良3例,中1例.优良率95%.术后无神经损伤,针道感染1例,肘内翻畸形1例.结论 闭合复位外侧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是治疗儿童Gartland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创伤小,恢复快,预后好.
姜海刘建军苗武胜吴革吴永涛汪兵李敏屈继宁
关键词:肱骨骨折儿童
不同固定方式对儿童胫骨远端骨骺损伤的稳定性影响
2025年
目的 探讨骨折块尺寸及固定方式对儿童胫骨远端骨骺损伤的生物力学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收集1名10岁志愿者下肢CT数据,建立不同尺寸骨折块(小、中、大)SH-Ⅱ型骨骺损伤三维有限元模型,分别使用1~3枚螺钉(1 S组、2 S组、3 S组)与克氏针(K组)装配得到骨-内固定装配体,模拟重力、后抽屉和外旋3种工况,比较骨块及内固定应力与位移变化情况。结果 4组模型的最大位移均集中在骨折块远端。重力工况下小骨折块组(Small组)中1 S组、2 S组、3 S组和K组模型的骨折块远端最大位移分别为5.69、5.57、5.56和0.11 mm,骨头应力分别为16.95、12.26、8.57、5.00 MPa。螺钉固定易在骺板与骨折线处形成高应力区,克氏针固定则形成在骺板边缘。结论 使用螺钉治疗儿童胫骨远端骨骺损伤时,增加螺钉的数量可以提高固定稳定性,分担局部骨骼应力,但骨折块与骺板连接区域不能过小。克氏针固定能够提供优于螺钉固定的生物力学效果。
王晓明拓哲童兴杨明孟海亮刘趁心汪兵
关键词:儿童骨折骨骺损伤螺钉固定克氏针固定
计算机模拟在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Salter骨盆截骨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观察基于三维CT重建的计算机模拟在Salter骨盆截骨术治疗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术前评估、术前手术设计以及术后效果分析的使用效果。方法从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我们对18例(18髋)发育性髋关节脱位儿童,通过Mimics 10.01软件的专用截骨工具进行术前模拟Salter骨盆截骨。测量术前、术后的三维髋臼指数及髋臼前倾角并进行比较。采用Mckay临床功能评定标准,Severin影像学评定标准,对术后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18髋患侧术前与对侧比较,术后与术前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患侧与对侧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4髋(77.8%)髋臼指数获改善,髋臼前倾角改善与术前设计相符。2髋髋臼指数改善不良,1髋髋臼前倾角改善不良,1髋髋臼指数与髋臼前倾角均改善不良。按照Mckay临床功能评定标准,优10例,良8例。Severin影像学评定标准,优12例,良4例,可2例。结论基于三维CT重建的Salter骨盆截骨计算机模拟可使术者了解合适的截骨位置、截骨远端旋转角度以及截取三角骨块大小,以指导实际的截骨手术。三维重建也有利于更好的术前评估和术后效果分析。
姜海苗武胜吴革吴永涛汪兵邱裕生
关键词:计算机模拟髋关节骨盆截骨术儿童
青少年距骨外侧突骨折——一种易于漏诊的踝关节损伤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青少年距骨外侧突骨折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案及临床效果。方法2011年3月至2013年10月间我科共收治12例距骨外侧突骨折患儿,其中男9例、女3例,年龄8~13岁,左侧8例、右侧4例;致伤原因为5例高处坠落伤、2例立定跳远时受伤、3例下楼梯时摔伤及2例骑自行车摔伤;1例合并有跟骨骨折、t例合并腓骨瑶端骨骺损伤,均移位不显著;受伤至就诊时间2h至2个月。12例患儿中,我科首诊7例、4例伤后外院诊断为踝关节扭伤后4~6d转来我科,1例伤后2个月来我科就诊。按照Hawkim骨折分型原则,I型3例、Ⅲ型9例,无一例Ⅱ型骨折。治疗方案为所有类型骨折中,移位不超过2mm者行非手术治疗、移位大者行切开复位光滑克氏针固定,而漏诊2个月的给予对症治疗。结果本组病例共12例,其中我科首诊7例、外院漏诊5例,临床漏诊率为42%;4例为首诊医生阅片疏忽漏诊、1例拍片体位不当漏诊。所有患儿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8个月;随访终了时的躁关节x线片提示无一例距骨坏死、骨折不愈合及畸形愈合发生。根据美国足踝外科(AOFAS)协会后足评分系统评估疗效。其中优10例、良1例、可1例。优良率92%。评分为可的是漏诊2个月的患儿。结论儿童距骨外侧突骨折临床易于漏诊,必须依靠仔细体格检查及必要的影像学检查方可避免f同时应根据移位程度及骨折类型选择治疗方案,可取得较佳临床疗效。
吴永涛姜海汪兵屈继宁李敏王晓威吴革苗武胜
关键词:距骨骨折踝损伤青少年
儿童先天性高肩胛症的Woodward手术治疗效果-中期随访报告
目的:回顾性评估Woodward术式治疗儿童先天性高肩胛症的中期临床效果.方法:从2005年12月至2008年10月我科采用Woodward术式治疗儿童先天性高肩胛症21例,男14例、女7例.手术年龄平均6.8岁,最小3...
苗武胜吴永涛姜海汪兵屈继宁李敏张博皓吴革
关键词:先天性高肩胛症手术治疗儿童患者
文献传递
运用三维CT重建观察儿童先天性高肩胛症的骨骼病理改变被引量:1
2014年
先天性高肩胛症是一种儿童常见的先天畸形,临床表现为外观畸形及肩关节外展功能的受限。三维CT因能显示复杂的解剖结构,在医学上已经被广泛的运用。2010年1月至2012年9月我院儿骨科共收治了10例先天性高肩胛症儿童,运用三维CT,进行肩胛骨的重建,观察其形态改变及空间位置改变,测量各种数据。根据观察的结果术前制定出不同的手术方案,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术后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姜海苗武胜吴革吴永涛汪兵屈继宁李敏
关键词:先天性高肩胛症三维CT重建病理改变骨骼肩关节外展
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固定治疗移位的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目的 回顾性分析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移位的儿童肱骨髁上骨折临床效果。方法2012年12月至2013年3月,应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了49例移位的肱骨髁上骨折儿童,其中男32例、女17例,平均年龄4岁(1...
姜海苗武胜吴革汪兵吴永涛李敏屈继宁
关键词: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闭合复位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