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汪亮

作品数:11 被引量:38H指数:3
供职机构:池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手术
  • 4篇手术治疗
  • 3篇动脉瘤
  • 3篇显微手术
  • 3篇高血压
  • 3篇出血
  • 2篇动脉
  • 2篇血管
  • 2篇血压
  • 2篇血肿
  • 2篇栓塞
  • 2篇显微手术治疗
  • 2篇脑动脉
  • 2篇骨窗
  • 1篇弹簧圈
  • 1篇弹簧圈栓塞
  • 1篇弹簧圈栓塞术
  • 1篇动脉瘤破裂
  • 1篇动脉栓塞
  • 1篇血管痉挛

机构

  • 11篇池州市人民医...
  • 1篇乐山市人民医...
  • 1篇乐山市市中区...

作者

  • 11篇汪亮
  • 10篇贺崇欣
  • 6篇马力
  • 5篇杨涛
  • 4篇夏连贵
  • 3篇周良东
  • 3篇李峰
  • 2篇陈琳
  • 1篇董江宁
  • 1篇黄述斌
  • 1篇钱彬

传媒

  • 3篇中国实用神经...
  • 2篇立体定向和功...
  • 1篇中国医疗器械...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皖南医学院学...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中南医学科学...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脑动脉栓塞大鼠VEGF165、Notch1表达的影响
2018年
为探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对脑损伤大鼠的改善作用机制,本实验通过建立脑损伤大鼠模型,观察BMSCs移植对脑动脉栓塞大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165、Notch1表达的影响。将45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动脉栓塞(MCAO)组、BMSCs移植组。检测脑组织栓塞区微血管数量,及各组大鼠VEGF165、Notch1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发现MACO组、BMSCs移植组大鼠的脑组织中微血管数量明显多于假手术对照组; MACO组和BMSCs移植组的VEGF165与Notch1的蛋白表达、VEGF165与Notch1的mRNA表达均高于假手术对照组; BMSCs移植组较MACO组更高。根据结果推测BMSCs移植可能通过激活Notch信号通路促进VEGF165的表达,而促进脑动脉栓塞区的血管新生。
贺崇欣汪亮曹光东杜进杨君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干细胞移植脑动脉栓塞VEGF165NOTCH1
微骨窗手术治疗基底节区出血4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评价微骨窗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显微外科手术治疗4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并总结经验。结果临床治疗46例,术后存活45例,院外死亡1例。获随访43例,生存质量按日常活动生活质量标准(ADL)评定,分别为:I级11例,II级17例,III级8例,IV级5例,V级2例。结论微骨窗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可以明显提高疗效。
贺崇欣马力汪亮李峰夏连贵周良东
关键词:高血压基底节出血显微手术
直切口小骨窗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分析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探讨小骨窗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直切口小骨窗显微手术治疗59例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资料。结果临床治愈51例,按日常生活能力评价(ADL)分级标准,术后3个月ADLⅠ级11例,Ⅱ级16例,Ⅲ级15,Ⅳ级7例,Ⅴ级2例,死亡8例。结论重视最佳手术时机的选择,正确运用手术方法和技巧,控制好术中及术后的血压波动,经小骨窗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可明显改善病人的预后情况,更好地恢复神经功能。
马力贺崇欣杨涛汪亮周良东夏连贵绕晖陈琳李峰郑来宝
关键词:手术时机脑出血小骨窗显微手术
翼点入路经侧裂显微手术血肿清除联合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观察被引量:12
2019年
【目的】探讨翼点入路经侧裂显微手术血肿清除联合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本院行手术治疗的98例基底节区HIC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采用翼点入路经侧裂显微手术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血肿清除率,手术前后患者的颅内压及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及术后6个月的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肿清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颅内压测定值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d3、d7,观察组的颅内压测定值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GCS评分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d7、d14,观察组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评估,观察组患者的预后良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翼点入路经侧裂显微手术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基底节区HICH患者较小骨窗微创手术更有利于清除血肿、促进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
贺崇欣汪亮曹光东杜进杨君
前循环动脉瘤的诊断和显微手术治疗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前循环动脉瘤的诊断方法、手术时机和显微外科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前循环动脉瘤的检查方法、影像学特征、诊治过程及手术效果。结果:12例患者均行头颅CT检查,均显示蛛网膜下腔出血(SAH);9例行CT血管造影(CTA)检查;11例行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DSA)。12例患者均采用翼点入路、气管插管全麻下行动脉瘤瘤颈夹闭术,术中瘤体破裂出血7例。出院时按GOS评分:恢复良好者9例;2例中度病残,但生活能自理;1例重度病残者生活不能自理。随访3~12个月,全组均无再出血发生、无死亡。结论:动脉瘤的确诊主要依靠DSA检查,但其阴性者应结合CTA综合判断,一经确诊尽早手术。目前,显微镜下选择翼点入路手术夹闭瘤颈仍是前循环动脉瘤的首选方法。
马力贺崇欣汪亮杨涛
关键词:动脉瘤前循环显微手术
三维塑形钛网颞肌外修补额颞区颅骨缺损36例被引量:2
2011年
颅骨缺损是神经外科的常见问题,为恢复颅腔完整性及保护脑组织免受损伤,一般在术后3—6个月进行修补。但额颞区颅骨因生理曲度变化大及存在颞肌,修补不当将影响外观及咀嚼功能。我科自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应用三维塑形钛网在颞肌外修补额颞区颅骨缺损,收到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贺崇欣杨涛汪亮马力
关键词:颅骨缺损颞肌钛网塑形
原发椎管内平滑肌瘤一例
2012年
患者 女,19岁。因“右侧下肢麻小3个月、乏力2个月”于2011年6月入院。
贺崇欣黄述斌杨涛马力董江宁汪亮夏连贵钱彬
关键词:平滑肌瘤椎管内
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破裂脑动脉瘤临床观察
2025年
目的探讨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脑动脉瘤破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01—2024-03池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脑动脉瘤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单纯弹簧圈栓塞术治疗47例(对照组),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治疗45例(观察组)。治疗后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分析典型病例影像学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1.11%比74.47%,P<0.05)。术后1、2、3个月2组mRS评分均降低,观察组术后1、2、3个月mR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3.26±0.51比3.89±0.82、2.54±0.43比3.17±0.82、1.68±0.35比2.31±0.66,P<0.05)。治疗后2组患者并发症情况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0.138,P>0.05)。结论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脑动脉瘤破裂具有微创性、恢复快、安全性高等优点,临床效果显著。
汪亮杜进曹光东周佳旺
关键词:脑动脉瘤破裂弹簧圈栓塞术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腹腔镜辅助下脑室腹腔分流术对脑积水的治疗作用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脑室腹腔分流术(V-P)治疗脑积水的效果,并评估其安全性。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6年8月本院收诊的32例脑积水患者,按照接诊日期的单双数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腹腔镜下V-P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与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73.3%(P<0.05);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经比较,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相比,腹腔镜引导下V-P更能精确导管部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兼具快速与安全优势。
陈琳贺崇欣汪亮
关键词:脑积水腹腔镜脑室腹腔分流术疗效分析
特殊部位急性进展型硬膜外血肿的治疗体会
2011年
中颅底、颅顶及窦汇区急性进展型硬膜外血肿属特殊部位的颅内血肿,手术风险较大,开颅后发现骨瓣过小而血肿过大,术野不清,出血源不易暴露,加上手术技巧不够娴熟,使得术中止血困难,导致灾难性后果。本文将2005-05~2011-05我科收治的35例此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马力贺崇欣杨涛汪亮夏连贵周良东绕晖陈琳李峰郑来宝
关键词:颅脑损伤硬膜外血肿手术治疗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