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振华
- 作品数:27 被引量:297H指数:7
-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卫生厅医学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某未管所服刑人员艾滋病知识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了解未管所服刑人员艾滋病知识的知晓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和单纯随机抽样相结合的的方法抽取安徽省某未管所的8个中队共408人进行统一的问卷调查。[结果]未管所服刑人员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低。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艾滋病基本知识得分与家庭住址、健康状况、与同学的关系、学习成绩、游戏和上网情况、家庭经济状况和父母关系等因素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调查对象的得分主要受家庭住址、上学时的成绩和父母关系3个因素的影响。[结论]目前未管所服刑人员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较低,各部门应加强配合,对服刑人员加强艾滋病健康教育和干预工作。
- 段振华潘发明张渝婧廖芳芳梅杨夏果葛锐邹延峰
- 关键词:服刑人员艾滋病影响因素
-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Th17/Treg相关细胞因子的研究被引量:20
- 2011年
- 目的检测辅助性T细胞(Th17细胞)与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相关细胞因子白介素(IL)-2、IL-6、IL-10、IL-17、IL-23、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在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外周血血清中的表达,探讨这6种细胞因子在AS发病中的意义及其与AS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50例AS患者和43例健康对照外周血血清中Th17与Treg相关细胞因子的含量。结果 AS患者血清中的IL-6、IL-17、IL-23含量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AS患者血清各细胞因子与疾病活动度(BASDAI)、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无相关性。结论 AS患者外周血血清中IL-6、IL-17、IL-23呈高表达,3种炎性细胞因子血浆水平的异常升高可能参与了AS的发病和病变进展。
- 梅杨高静潘发明葛锐沈蓓蓓段振华王笙曾臻李桂兴徐胜前张立
- 关键词:TH17TREG细胞因子类
-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血清Th1、Th2相关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的研究被引量:14
- 2011年
- 目的检测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外周血中白介素-4(IL-4)、白介素-12(IL-1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干扰素-γ(IFN-γ)表达水平,探讨其在AS发病机制中作用。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42例AS患者和40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中IL-4、IL-12、TNF-α、IFN-γ水平,对有差异的细胞因子与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疾病活动指数(BASDAI)、病程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TNF-α、IFN-γ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L-4、IL-12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期AS患者组IL-4、IL-12、TNF-α、IFN-γ水平高于非活动期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L-4与BASDAI呈正相关,而与ESR、CRP、病程无相关性;IL-12与ESR、CRP、BASDAI、病程均无相关性。结论 IL-4和IL-12的异常分泌可能与AS的发病有关。
- 高静梅杨潘发明葛锐沈蓓蓓段振华王笙曾臻李桂兴徐胜前张立
- 关键词:细胞因子类TH1细胞TH2细胞
- 445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流行特征分析
- 了解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患者的一般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其疾病史、AS相关疾病指数的分布,为发病机制研究提供线索。方法 对安徽省某三甲医院风湿科确诊为AS的病人,采用自编的AS流...
- 段振华徐胜前潘发明梅杨葛锐高静沈蓓蓓张天琛张立曾臻
- 文献传递
- 某医科大学生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评分的关联性分析被引量:5
- 2011年
- 人际交往、人际关系是当代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1]。人际交往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一定方式进行接触,在心理或行为上产生相互影响的过程,是人健康成长的基本条件。目前,大学生正处于"心理断乳期",其人格尚未完全独立,还面临学习、就业、社交、恋爱等方面的压力,
- 江浩吴振强段振华
- 关键词:人际关系精神卫生
-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生存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41
- 2013年
- 目的了解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患者的生存质量现状,探索影响AS患者生存质量的因素,为指导临床治疗,评价预后提供依据。方法整群抽取2010年6月~2011年6月年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科门诊确诊的AS患者129人,采用SF-36量表对这些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评价,并对影响AS患者生存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与一般人群相比,AS患者的生存质量下降,与活动性AS患者组bath AS疾病活动性指数(bath AS disease activity index,BASDAI)≥4相比稳定性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组(BASDAI<4)的各维度得分除社会功能维度外,其余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功能状态较好bath AS功能指数(bath ASfunctional index,BASFI)<5的AS患者与功能状态较差(BASFI≥5)的AS患者相比,前者的SF-36得分除社会功能维度外,其余均高于后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对治疗前景的态度、BASDAI、BASFI可能影响AS患者的生存质量。结论 AS患者的生存质量与一般人群相比下降。针对影响AS患者生存质量的因素进行宣传教育及积极治疗对改善AS患者的生存质量至关重要。
- 王笙曾臻段振华李桂兴刘思杨婷吴珊珊徐胜前帅宗文潘发明
- 关键词:流行病学研究
- FcγRⅡb基因多态性与常见风湿病发病相关性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1年
- FcγRⅡb属FcγR中的抑制性受体,编码基因位于染色体1q23。多项研究认为其基因多态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等风湿免疫病相关。而在不同种族的人群中研究结果不同,但仍可以认为,FcγRⅡb基因多态性在某些人群的常见风湿免疫病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 段振华潘发明徐胜前
-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系统性红斑狼疮
- 安徽汉族人群IL-1F10-3基因rs3811058位点单核甘酸多态性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遗传易感性研究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了解IL-1F10-3基因rs3811058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强直性脊柱炎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通过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对基因型筛查并进行基因组测序验证,检测151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和155例正常对照基因型,并分析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中的分布。结果 IL-1F10-3基因rs3811058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安徽地区汉族人群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遗传易感性可能与IL-1F10-3基因rs3811058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无关。
- 张立潘发明曾臻段振华王笙李建平刘萍李桂兴徐胜前徐建华张天琛邹延峰
-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单核苷酸多态性
- 强直性脊柱炎病因学系列应用研究
- 潘发明段振华徐胜前曾臻张立叶冬青徐建华夏果邹延峰
- 所述科学技术领域:项目属于慢性非传染病流行病学研究领域。主要技术内容及特点:AS确切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未明,临床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高发病率和高致残率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其病因学研究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项目最大特点是...
- 关键词:
-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病因学
- 强直性脊柱炎KIR3DL1基因多态性及基因环境因素交互作用研究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探讨KIR3DL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强直性脊柱炎(AS)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以自然人群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收集125例AS患者和94例对照进行研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的方法,对KIR3DL1基因rs1049150位点多态性进行检测。采用χ2检验分析基因多态性与AS风险的相关性,并采用单纯病例研究的方法对基因环境交互作用进行分析。结果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基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分析发现rs1049150位点的基因型与居住噪音环境因素存在交互作用(P=0.021)。结论 KIR3DL1基因rs1049150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AS易感性无关联,但在存在居住噪音环境因素时起到效应修饰作用,增加疾病风险。
- 张立潘发明葛锐曾臻段振华王笙李桂兴徐胜前徐健华李建平刘萍邹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