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修武
- 作品数:15 被引量:53H指数:4
- 供职机构:滕州市中医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小针刀为主治疗膝关节软组织慢性损伤61例被引量:3
- 2005年
- 王延生张士清段修武
- 关键词:小针刀中药熏洗膝关节软组织损伤
- 弧轨自锁椎弓根矫形固定器Ⅱ(ALPFⅡ)治疗脊柱疾病临床应用研究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弧轨自锁椎弓根矫形固定器Ⅱ(ALPFⅡ)治疗脊柱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86例脊柱疾病患者,其中男49例,女37例;年龄18~69岁,平均36.8岁。应用ALPFⅡ治疗,并随访。结果:86例获随访,时间9~30个月,平均12个月。患者神经功能、脊柱活动、腰背痛和下肢痛的改善率分别为94.1%、65.9%、92.1%和87.4%,术前后椎体前、后缘高度恢复均明显(P<0.01,P<0.05),后凸角得到满意矫正(P<0.01)。未发现钉棒松动、断裂。结论:ALPFⅡ治疗脊柱疾病是一种操作安全简便、容易掌握、复位良好、疗效可靠、并发症少的治疗方法。
- 张恩忠杨永军周纪平段修武
- 关键词:脊柱疾病内固定器外科手术
- 弧轨自锁椎弓根矫形固定器Ⅱ(ALPFⅡ)治疗脊柱疾病临床应用研究
- 目的探讨弧轨自锁椎弓根矫形固定器Ⅱ(ALPFⅡ)治疗脊柱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6例脊柱疾病患者应用弧轨自锁椎弓根矫形固定器Ⅱ(ALPFⅡ)治疗,年龄18岁~69岁,平均36.8岁。其中男39例,女37例。并随访。结果8...
- 张恩忠杨永军周纪平段修武
- 文献传递
- 空心加压螺纹钉内固定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分析被引量:8
- 2012年
- 目的比较空心加压螺纹钉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将64例46岁以上股骨颈骨折患者分为两组,分别行AO空心加压螺纹钉内固定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随访8~42个月,平均30.2个月。结果根据Harris定义的Harris评分系统,进行临床评估。内固定组优良率87%,全髋置换组94%。全髋置换组总体疗效好于内固定组。结论 AO空心加压螺纹钉内固定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都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方法,两者各有不同的适应证。在技术力量和患者经济状况及全身情况许可的条件下,施行人工关节置换术可取得更优良的临床效果。
- 李源王延生段修武
-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疗效
- 后踝固定在踝关节骨折治疗中的效果及对并发症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折治疗中采用后踝固定的临床效果及对并发症的影响。方法6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n=15,后踝非手术复位固定治疗)与研究组(n=45,后踝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临床指标、踝关节活动度、踝关节及踝-后足功能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优良率95.56%较对照组的73.33%高(P<0.05)。研究组治疗时间(42.81±4.16)min与对照组的(43.54±4.32)min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8.34±1.42)d、骨折愈合时间(11.42±1.24)周较对照组的(15.23±2.02)d、(15.02±1.32)周短(P<0.05)。术后6个月,两组内翻、外翻、背屈、跖屈活动度较术前增大,且研究组内翻活动度(21.81±1.38)°、外翻活动度(26.35±2.21)°、背屈活动度(20.42±1.54)°、跖屈活动度(40.26±2.41)°较对照组的(20.43±1.43)、(24.73±2.14)、(19.14±1.42)、(38.56±2.37)°大(P<0.05)。术后6个月,两组踝关节功能评分、踝-后足功能评分较术前升高,且研究组踝关节功能评分(83.04±5.12)分、踝-后足功能评分(80.47±4.51)分较对照组的(71.35±4.35)、(62.76±3.67)分高(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2.22%较对照组的26.67%低(P<0.05)。结论对踝关节骨折患者采用后踝固定可缩短恢复进程,改善踝关节功能,减少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
- 李志鹏张波段修武张金涛
- 关键词:踝关节骨折踝关节功能并发症
- 徒手环形挤压复位法治疗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联合损伤的疗效评价
- 2025年
- 目的分析徒手环形挤压复位法治疗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联合损伤的疗效。方法将60例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联合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徒手环形挤压复位法治疗。分析患者的手术时间、伤口愈合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时间及术后骨痂生长情况、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统计随访时间及下胫腓间隙。结果手术时间70~150 min,平均时间(90.2±30.2)min。患者伤口均为Ⅰ期愈合,且无术后皮肤愈合不良、坏死和感染情况。住院时间8~20 d,平均住院时间(13.9±5.6)d。所有患者均接受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2.4±4.8)个月。60例患者术后下胫腓间隙为(1.91±0.72)mm,明显小于术前的(9.20±2.80)mm,对比存在差异(P<0.05)。60例患者骨痂生长优、良、中、可、差分别为33例(55.00%)、19例(31.67%)、6例(10.00%)、2例(3.33%)、0例,优良率为86.67%(52/60)。踝关节功能恢复优38例(63.33%)、良16例(26.67%)、中6例(10.00%)、差0例。结论徒手环形挤压复位法治疗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联合损伤的临床效果确切,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 张波李志鹏段修武张金涛
- 关键词:踝关节骨折下胫腓联合损伤疗效
-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治疗膝关节畸形的进展
- 2009年
- 段修武李佩佳赵汉平
- 关键词:膝关节畸形关节置换
- 全髋置换术治疗成人髋臼发育不良
- 2011年
- 目的:通过全髋置换术治疗成人髋臼发育不良时术后近中期疗效的观察、评价,以期对手术方法的改进提供指导。方法:将本组患者分为两组结构性植骨组和髋臼加深组。所有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及以后每年1次回院复查。结果:所有患者平均随访38.9年,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至最后随访时,Harris评分升高X线评价:所有置换髋关节CE角均在25°~35°,所有臼杯无臼杯松动及可疑松动。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时采用加深髋臼和植骨治疗DDH髋臼缺损均是可靠有效的技术。
- 段修武徐立峰王延生
- 关键词:全髋置换术成人髋臼发育不良髋臼缺损
- 关节镜下Remplissage技术治疗Hill-Sachs损伤的临床对照研究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应用Remplissage技术治疗Hill-Sachs损伤时锚钉置入位置对术后效果的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肱骨头中小型Hill-Sachs损伤的创伤性复发性肩关节前方不稳患者共28例行回顾性随访研究。所有患者均由同一名医生进行关节镜下手术操作,常规修复前方Bankart损伤后行后方改良Remplissage手术填补骨缺损。其中锚钉置入Hill-Sachs骨缺损内侧缘的患者15例(内侧缘组),锚钉置入Hill-Sachs骨缺损中央的患者13例(中央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肩关节活动度,ASES评分、WOSI评分及VAS评分的差别。[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两组均未出现复发脱位患者;内侧缘组外旋活动度小于中央组(P<0.05),两组在前屈上举、外展上举活动度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ASES评分、WOSI评分及VAS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Remplissage技术治疗Hill-Sachs损伤的手术中铆钉置入位置会对患者术后肩关节活动度及功能的恢复产生影响,尤其是外旋功能。锚钉置入位置越靠近缺损内侧缘,影响越大。
- 段修武高玉镭
- 关键词:骨缺损肩关节
- 全膝关节置换治疗膝关节畸形
- 目的:
通过人工关节置换治疗膝关节畸形术后近中期疗效的观察评价,以期对膝关节置换术的畸形处理方法提供指导。
方法:
自1997年1月-2007年10月,对72例96膝关节畸形,原发疾病为类风...
- 段修武
- 关键词:膝关节畸形全膝关节置换术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