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明
- 作品数:47 被引量:139H指数:7
- 供职机构: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佛山市科技攻关项目佛山市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佛山市医学类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50例老年糖尿病低血糖反应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临床表现、原因及处理。方法分析在我院住院的50 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低血糖反应的临床特点。结果本组患者低血糖临床表现多样,其中有一部分无典型表现,病因较复杂,治疗及时预后良好,延误诊治易造成心脑等重要器官损害。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反应病因复杂,易导致误诊而延误抢救时机,造成大脑不可逆损害,甚至危及生命,所以临床医生应对低血糖症提高认识。
- 梁明
- 关键词:老年糖尿病低血糖反应
- 肿瘤坏死因子α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9
- 2005年
-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与代谢综合征(MS)的关系。方法测定MS患者血清TNF-α及BM I、血压、FPG、2hPG、HbA1 c、TG、TC、HDL-C、LDL-C、UA、FINS、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并将TNF-α与MS各特征参数作相关分析。结果血清TNF-α(ng/L):MS组29.55±4.06,对照组10.94±3.49(P<0.01);TNF-α与BM I、FPG、SBP、TG、UA、FINS呈正相关,TNF-α与HDL-C、ISI呈负相关。结论MS患者血清TNF-α升高,TNF-α在MS的病理生理机制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 陈劲松胡利东梁明栾晓军林爱珍刘玉韶
-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Α代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
- 波动性高血糖对树突状细胞分化成熟及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5
- 2008年
- 目的:糖尿病及大血管病变是自身免疫反应介导的炎症反应,近年研究表明,糖尿病的各种并发症与血糖的波动性有密切关系。文章拟进一步对比观察波动性高血糖和稳定高血糖对树突状细胞分化成熟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6-12/2007-09在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人外周血样品取自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健康医务工作者,年龄27-35岁,共12份,所有抽血者对实验知情同意,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①实验方法:从健康人新鲜血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并将其在含重组人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重组人白细胞介素的完全培养基中培养为不成熟树突状细胞。将不成熟树突状细胞分别在含有正常血糖(5.5mmol/L葡萄糖),稳定性高血糖(20mmol/L葡萄糖),波动性高血糖(5.5mmol/L和20mmol/L葡萄糖交替作用)的完全培养基中培养48h。②实验评估: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树突状细胞表型。以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强度观察树突状细胞对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2浓度。结果:①与正常血糖组比,稳定性高血糖组和波动性高血糖组树突状细胞表面协同刺激分子CD86表达、特征性表面标志CD1a、成熟度标志CD83以及HLA-DR表达明显增高(P〈0.01)。波动性高血糖组对树突状细胞的作用明显高于稳定性高血糖组(P〈0.05)。②与正常血糖组相比,稳定性高血糖组和波动性高血糖组可激发强烈的异种T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P〈0.01),随着细胞数的增多,促增殖作用增强;波动性高血糖组激发混合淋巴细胞反应的强度明显大于稳定性高血糖组(P〈0.05)。③20mmol/L葡萄糖或5.5mmol/L葡萄糖和20mmol/L葡萄糖交替培养干预后的树突状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2明显高于正常血糖组(P〈0.05)。结论:波动性高血糖和稳定性�
- 梁明栾晓军陈小雨梁敏
-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波动性高血糖糖尿病免疫反应
-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患者血清微量元素谱的计算机模式识别研究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探讨甲亢患者血清微量元素谱的变化及其与甲状腺功能状态的关系。方法对照组60例,甲亢组67例,测定血清微量元素(Mg、Ca、Cr、Mn、Fe、Cu、Zn、Sr、Mo和Ba)以及甲状腺激素(FT3、FT4)水平,比较两组间各微量元素的差异;并将甲亢患者各微量元素与FT3、FT4分别作相关分析;采用计算机模式识别技术中的马氏距离判别法,作多因素分类判别,筛选特征参量。结果甲亢组血清Zn、Mg和Cr水平降低,Cu、Fe、Ca和Mn水平升高,与对照组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5),Sr、Mo和Ba水平无显著变化;且血清Zn、Mg与FT3、FT4水平呈负相关,血清Cu与FT3、FT4水平呈正相关;甲亢患者微量元素谱的特征参量为:Zn、Fe、Cu、Ca和Mn。结论甲亢患者存在血清微量元素谱的变化,微量元素与甲状腺功能状态相互关联,微量元素在甲亢的病理生理机制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 谭家驹陈劲松胡利东梁明栾晓军刘冬生司建华钟广涛
- 关键词: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微量元素计算机模式识别甲状腺激素
- 甲亢合并糖尿病2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05年
- 分析20例甲亢(Graves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治疗情况。结果甲亢合并糖尿病临床常见,可先后发病,亦可同时出现,本文先糖尿病者8例,先甲亢者6例,同时发病者6例;甲亢与糖尿病的临床表现有相同之处,两者并存时病情加重,因此,患者以某种疾病的典型症状就诊时,应避免漏诊。甲亢并发糖尿病时应二者兼治。
- 梁明
- 关键词:甲亢糖尿病
- 糖皮质激素受体基因与应用糖皮质激素的肾病综合征患者骨密度的关系被引量:8
- 2013年
- 目的探讨应用糖皮质激素的肾病综合征患者骨密度与糖皮质激素受体基因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183例肾病综合征患者(分为骨量正常组112例和骨量异常组71例)腰椎和髋部骨密度,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GRαmRNA和GRβmRNA的表达,计算GRβ/GRα比值,分析与骨密度关系。结果骨量异常组GRβmRNA的表达及GRβ/GRα比值高于骨量正常组。糖皮质激素应用时间、GRβmRNA表达水平与腰椎骨密度呈负相关;GRαmRNA表达水平与股骨颈骨密度呈正相关;糖皮质激素累积用量、GRβ/GRα比值与腰椎、髋部骨密度呈负相关。结论 GRβ/GRα比值越高,发生GIO的可能性越大。
- 梁敏曾燕梁明罗佐杰
- 关键词:糖皮质激素骨密度糖皮质激素受体
- 糖调节受损者主观幸福感与糖代谢结果知晓情况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了解老年糖调节受损(IGR)患者的主观幸福感状况,并探讨其与糖代谢结果知晓情况的关系。方法:采用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对197例老年IGR患者的主观幸福感进行评定,对其糖代谢结果知晓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老年IGR患者自觉幸福,主观幸福感总分为37.18±7.72,不同糖代谢结果知晓情况患者的主观幸福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IGR患者自觉幸福,需定期进行血糖检查,以利早诊早治。
- 梁明潘杰
- 关键词:老年人糖调节受损主观幸福感
- 地特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和瑞格列奈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观察地特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和瑞格列奈在治疗新诊断T2DM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HbA1c≥9.0%的新诊断T2DM患者60例,给予地特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和瑞格列奈治疗12周后,比较治疗前后体质量、BMI、LAC、血脂、FIns、FPG、2h PG、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和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FPG、2h PG、HbA1c、TG、HDL-C及HOMA-IR显著降低(P<0.05);HOMA-β显著增高(P<0.01);血乳酸无明显升高;体质量无明显差异,治疗中低血糖发生率低,无严重低血糖事件发生。结论地特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和瑞格列奈治疗可有效控制血糖,明显改善新诊断T2DM患者糖脂毒性,逆转受损的β细胞功能,且安全性良好,具有体质量优势。
- 王晓洲栾晓军陈劲松陈小雨胡利东梁明吴仰帆
- 关键词:地特胰岛素瑞格列奈二甲双胍2型糖尿病安全性
- 瑞格列奈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磺脲类继发性失效糖尿病的疗效分析被引量:8
- 2013年
- 目的观察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磺脲类继发性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有效性。方法选取150例磺脲类继发性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75例。治疗组改用瑞格列奈2mg,tid,联合二甲双胍0.5g,tid;对照组在原来应用磺脲类降糖药基础上加二甲双胍0.5g,tid,共12w,评价两组疗效有无差别。结果治疗组治疗后FBG、PG2h、HbA1c分别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未出现严重副作用。结论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可有效控制磺脲类继发性失效的2型糖尿病的糖代谢紊乱。
- 梁明
- 关键词:瑞格列奈二甲双胍磺脲类糖尿病
-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外周血中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及其受体表达的意义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观察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患者外周血中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和其受体(G-CS-FR)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和G-CSFR单克隆抗体及流式细胞技术,检测63例初发甲亢患者、22例应用抗甲状腺药物(ATD)治疗控制的甲亢患者及43例正常人外周血中G-CSF和G-CSFR的表达水平,分析粒细胞计数与G-CSF水平及G-CSFR表达的关系。结果:G-CSFR表达率、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三组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初发甲亢组和甲亢控制组血清G-CSF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和P<0.05);各组中G-CSF和G-CSFR与白细胞计数之间无明显的相关性(P>0.05)。结论:甲亢患者外周血中G-CSF水平是升高的,可能与机体免疫反应有关。
- 栾晓军肖平胡利东梁明陈劲松陈小雨
- 关键词:甲亢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受体粒细胞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