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柳晓燕

作品数:39 被引量:298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专项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12篇专利

领域

  • 17篇生物学
  • 11篇农业科学
  • 2篇水利工程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5篇互花米草
  • 13篇入侵
  • 8篇外来入侵
  • 6篇遮荫
  • 6篇植物
  • 6篇自然保护
  • 6篇自然保护区
  • 6篇物种
  • 6篇保护区
  • 5篇群落
  • 5篇国家级自然保...
  • 4篇入侵物种
  • 4篇外来入侵物种
  • 4篇基因
  • 3篇大型底栖动物
  • 3篇底栖动物
  • 3篇生物入侵
  • 3篇气候
  • 3篇种鉴别
  • 3篇刈割

机构

  • 39篇中国环境科学...
  • 2篇江西农业大学
  • 2篇北京麋鹿生态...
  • 1篇兰州大学
  • 1篇西华师范大学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广东省中医药...

作者

  • 39篇赵彩云
  • 39篇柳晓燕
  • 23篇李俊生
  • 21篇朱金方
  • 10篇赵相健
  • 5篇宫璐
  • 4篇肖能文
  • 3篇邓贞贞
  • 2篇白加德
  • 2篇曾菊平
  • 2篇关潇
  • 2篇吕凤春
  • 1篇徐靖
  • 1篇李果
  • 1篇陈伏生
  • 1篇闫亮珍
  • 1篇全占军
  • 1篇刘茂华
  • 1篇胡妍玢

传媒

  • 4篇生态学报
  • 3篇植物保护学报
  • 3篇生物多样性
  • 3篇环境科学研究
  • 2篇生态科学
  • 2篇植物检疫
  • 2篇华中昆虫研究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地理学报
  • 1篇昆虫学报
  • 1篇植物保护
  • 1篇广西植物
  • 1篇草业科学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环境昆虫学报

年份

  • 1篇2025
  • 5篇2023
  • 4篇2022
  • 10篇2021
  • 2篇2020
  • 5篇2019
  • 3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广西北海西村港互花米草对红树林湿地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影响被引量:17
2014年
为了解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入侵红树林的生态影响,作者对位于北海市西村港的红树林湿地以及周边互花米草盐沼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多样性和群落结构进行了研究。2012年10月至2013年9月连续4次取样,按照取样时间研究大型底栖动物的种类、物种组成、生物量和生物多样性等群落特征的差异,探讨互花米草入侵红树林湿地对大型底栖动物的影响。本研究共采集底栖动物16种,隶属于5门7纲15科,其中互花米草群落10种,红树林湿地12种。研究发现互花米草入侵后中国绿螂(Glauconome chinensis)个体数量剧增,导致不同采样时间互花米草盐沼的大型底栖动物生物量均显著高于红树林湿地;除个别月份外,红树林湿地大型底栖动物的Margalef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均显著高于互花米草群落。基于生境–采样时间的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Simpson指数在两种生境间差异显著;两种生境的Margalef丰富度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在不同采样时间差异显著;大型底栖动物生物量和物种数量在两种生境间和不同采样时间差异均显著。基于多元回归分析的研究结果表明,互花米草密度是影响大型底栖动物生物量的关键因子,而互花米草株高可以解释物种个体数量、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Simpson指数在两种生境的变化。对不同采样时间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非度量多维度(non-metric multidimensional scaling,NMDS)分析结果表明,红树林与互花米草群落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相似性很低。总而言之,在西村港地区,互花米草入侵虽然增加了大型底栖动物的生物量,但由于优势物种的凸显,显著降低了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多样性,且种类组成与群落结构与红树林群落相比已有差异。由此可见,互花米草入侵红树林对当地的大型底栖
赵彩云柳晓燕白加德吕凤春李俊生
关键词:大型底栖动物SPARTINA生物入侵
金斑喙凤蝶寄主植物木莲的发现:受资源分布驱使
2023年
金斑喙凤蝶(Teinopalpus aureus)为亚洲特有物种,较早列入IUCN红色名录及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一级),其野外种群发生特征及现状,一直备受关注。前期调查在木兰科含笑属与拟单性木兰属植物上发现该蝴蝶的卵、幼虫,但不同发生地报道的寄主种类不同。本次在江西九连山野外踏查期间,首次在木莲属木莲(Manglietia fordiana)上记录到该蝴蝶幼虫,而加上当地前期已知寄主深山含笑(Michelia maudiae)与金叶含笑(Michelia foveolata),金斑喙凤蝶在九连山选择利用了3种木兰科植物,据此推测,金斑喙凤蝶在实际利用木兰科寄主植物时可能受到不同种类的资源分布驱使。我们在结合野外与饲养证据确认新发现寄主木莲的基础上,分别从地方(九连山)与区域(物种分布)尺度,采集蝴蝶与各种木兰科植物数据,试图从蝴蝶与寄主资源分布角度解译金斑喙凤蝶的寄主选择机制。在九连山,通过随机踏查采集蝴蝶个体与木兰科植物种类、植株位点(经纬度、海拔)、株数等数据。同时从网络共享平台(如GBIF等)采集蝴蝶与在九连山发生的6种木兰科植物的地理发生点。用10 km×10 km栅格叠加分析蝴蝶与木兰科植物地理分布关系,结果显示,在区域分布上,寄主金叶含笑与蝴蝶重叠度最高,其次为寄主木莲与深山含笑,而非寄主种类与蝴蝶重叠度均较低,尤其观光木最低。在九连山地方尺度上,将蝴蝶发生位点与木兰科植物核密度分布叠加,同样显示蝴蝶发生区基本被寄主深山含笑、木莲的核密度范围覆盖,发生位置也靠近3种寄主的核密度中心。相反地,非寄主观光木(Michelia odora)、野含笑(Michelia skinneriana)核密度范围仅覆盖少部分蝴蝶发生区,且蝴蝶发生位置远离其核密度中心。不仅如此,在九连山的海拔分布上,蝴蝶生态位也基本被3种寄主植物生态位包含,且幼虫生态位中心接近3种寄主植物
曾菊平王渌陈伏生陈伏生柳晓燕赵彩云
关键词:寄主植物资源分布丰富度
中国未来建设用地扩张的陆生生物多样性影响特征
2025年
城镇化与土地开发导致大范围的土地覆被变化并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严重威胁。量化分析城镇建设用地扩张造成的生物多样性影响是认识与应对城镇化过程中的生态风险的重点问题。本文基于Countryside种-面积关系建立预测模型,分析了可持续路径(SSP1)、中间路径(SSP2)和化石燃料发展路径(SSP5)3种情景下2020-2100年城镇建设用地扩张导致的植物、哺乳类、鸟类、爬行类和两栖类区域物种多样性潜在丧失,并构建了针对中国31个省区(暂未含港澳台)、6种土地覆被类型的区域特征因子。研究结果表明,2020-2100年中国各省区植物潜在物种丧失比例预测为0.001%~0.449%,哺乳类潜在物种丧失比例为0.0005%~0.523%,鸟类潜在物种丧失比例为0.001%~3.431%,爬行类潜在物种丧失比例为0.001%~2.365%,两栖类潜在物种丧失比例为0.001%~3.924%;其中,北京、天津、上海和东部沿海省份的潜在物种丧失比例较高。城镇建设用地侵占农田产生的累积陆生生物多样性影响最大,其次是侵占适度开发利用的林地。本文构建的区域特征因子可用于评估未来新增城镇建设用地的陆生生物多样性影响。综合的区域特征因子取值在1.10×10^(-9)~4.50×10^(-7)PDF/hm²之间。不同省区、不同土地覆被类型的区域特征因子具有较大差别,这强调了生物多样性变化的区域差异与分区域、分类型评估的重要性。
李果柳晓燕赵彩云徐靖肖能文
关键词:城镇化生命周期影响评价
我国部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外来入侵物种的分布概况被引量:32
2017年
基于我国5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外来入侵植物调查与24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外来入侵动物调查数据,分析了外来入侵物种种类、分布状况等。调查共发现外来入侵物种201种,包括入侵植物176种和入侵动物25种。52.08%的外来入侵植物已入侵到我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0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受外来入侵物种影响显著,5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分布有环保部公布的外来物种。云南纳板河流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外来入侵物种数目最多,为61种;小蓬草(Erigeron canadwnsis)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的出现频率最高,为0.736。外来入侵物种已严重威胁我国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安全,亟需对保护区的外来入侵物种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推进外来入侵物种管理成为保护区管理工作的基本内容。
宫璐李俊生李俊生柳晓燕赵相健
关键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外来入侵物种生态安全
一种基于互花米草防控的围堰水淹床水位调控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互花米草处理设备技术领域的一种基于互花米草防控的围堰水淹床水位调控系统,包括:对称安装在围堰主体顶部壁两侧的两组移动机构,所述围堰主体外壁开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的进水端连通安装有水泵,所述移动机构外壁安装有...
赵彩云李俊生李飞飞朱金方柳晓燕
刈割加遮荫对互花米草生长和存活的影响被引量:13
2017年
该研究比较了在5月份实施刈割加不同程度遮荫处理后,互花米草地上部分和地下根茎6个月内的生长与死亡状况。结果表明:(1)单纯刈割处理在前2个月显著降低互花米草株高和生物量等生长指标(P<0.05),随后地上部分生长和开花特征逐渐恢复并接近对照水平;而地下根茎存活率一直呈下降趋势;(2)刈割后加不同程度遮荫处理均可以有效抑制互花米草的生长并导致植株死亡,抑制效果显著高于单纯刈割的处理(P<0.05),且遮荫程度越高抑制作用越明显。(3)刈割后加1层遮荫、2层遮荫和3层遮荫处理的平均透光率分别为15.27%、2.29%和0.31%,分别于11月份、7月份和7月份时导致互花米草地上部分全部死亡,至11月份时地下根茎存活率分别为3.68%、2.09%和1.70%,接近全部死亡。综合考虑治理费用、治理所需时间和治理效果,刈割后加1层遮荫是经济、有效的控制互花米草的方法。
赵相健李俊生柳晓燕宫璐赵彩云
关键词:互花米草
互花米草物理治理和沙滩恢复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边沙滩的互花米草物理治理和沙滩恢复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刈割:人工或机械把互花米草刈割,留茬小于5厘米;(2)贴地遮荫覆盖:在刈割后的区域上固定网状遮荫覆盖物,使网状遮荫覆盖物接近地面;(3...
赵彩云李俊生赵相健柳晓燕
一种互花米草治理用翻耕碎根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互花米草治理用翻耕碎根装置,属于翻耕碎根装置技术领域,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两端均设有多组履带轮,多组履带轮外表面设有履带,所述装置主体的上端从前到后依次设有钻头机构、翻耕轮机构、设备箱、椅座、电...
李飞飞赵彩云朱金方柳晓燕
文献传递
一种基于互花米草防控的围堰水淹床水位调控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互花米草处理设备技术领域的一种基于互花米草防控的围堰水淹床水位调控系统,包括:对称安装在围堰主体顶部壁两侧的两组移动机构,所述围堰主体外壁开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的进水端连通安装有水泵,所述移动机构外壁安装有...
赵彩云李俊生李飞飞朱金方柳晓燕
基于MAXENT模型和ArcGIS预测豚草在中国的潜在适生区被引量:57
2016年
为分析有害入侵杂草豚草Ambrosia artemisiifolia L.在中国的潜在适生区,基于其在中国的分布数据,结合气候、高程、土地利用类型等环境数据,利用最大熵模型(MAXENT)与ArcGIS软件相结合模拟豚草在中国的潜在适生区,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法进行验证,并运用刀切法分析影响豚草分布的主要环境变量。结果表明,中国东部大部分地区都属于豚草适生区,其适生面积为2.31×10~6km^2,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24.10%。辽宁省东部、安徽省中部、江苏省南京市、浙江省杭州市、湖北省东部、湖南省东部、江西省及两广中部为豚草高适生区(适生值>0.5)。ROC曲线分析法得出下面积AUC值为0.955,表明预测结果可靠。刀切法分析显示,最冷季度平均湿度和最湿季度湿度对豚草在中国的分布状况影响最大,贡献率分别为30.89%和27.86%;最暖季度平均温度、温度变化方差、昼夜温差与年温差比值和土地利用类型有一定影响,贡献率依次为14.19%、8.05%、6.30%和5.93%;最冷月份最低温和坡向对豚草分布影响较小,贡献率分别为0.78%和0.20%。
柳晓燕李俊生赵彩云全占军赵相健宫璐
关键词:豚草外来入侵生物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