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碧霞
- 作品数:20 被引量:45H指数:4
- 供职机构:华南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无机化学实验室废水处理探讨被引量:2
- 2013年
- 无机化学实验室学生人数众多,实验课程繁重,产生的实验废水量比较大,污染物以重金属盐类居多。针对本实验室特点,文章综述了几种高效率低成本将废水无害化处理的切实可行的方法,并介绍了从源头上控制废水排放的相关措施。
- 陈新丽林碧霞
- 关键词:废水处理
- 无机化学元素性质实验的教学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元素性质实验是无机化学实验的重要部分。在教学中,应用微型实验理念从实验装置与实验方法上进行教学改革,并鼓励学生将理论学习与实验相整合,在实验过程中适当进行对比实验,提高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 林碧霞陈新丽刘聪胡小刚
- 关键词:教学改进
- 荧光硅量子点在现代分析技术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21年
- 现代分析技术实验是一门综合性、应用性较强,且广泛融合现代科学技术的实验。荧光光谱法是现代光谱分析技术之一。将荧光硅量子点引入到荧光光谱法实验中,开展了现代分析技术新创实验“基于硅量子点的荧光光谱法测定维生素B12的含量”的教学设计和实验过程。该实验将本科实验教学与成熟的科研成果相结合,既使学生掌握荧光光度计的使用和运用荧光光谱法对目标物进行定量分析的基本方法,又能引导学生了解学科前沿,培养学生科研兴趣和创新意识。
- 林碧霞
- 关键词:荧光光谱法硅量子点维生素B12实验教学
- 新冠状病毒疫情期间化学实验线上教学探索被引量:16
- 2020年
- 为了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高校正常开学和课堂教学造成的影响,根据教育部停课不停学,开展线上教学的精神指示,各高校全面部署线上教学工作,积极探索线上教学模式,认真开展在线教学活动。本文对化学实验线上教学模式进行探索分析,包括如何设计线上实验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以期为特殊时期化学实验线上教学工作提供参考。
- 林碧霞
- 关键词:化学实验线上教学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资源
- 重复学习方式对知觉类别学习的影响——基于COVIS模型理论假设的探究
- 该研究探索了重复学习方式和非重复学习方式对基于规则的类别学习和基于信息整合的类别学习的影响。根据经典的COIVS模型,基于规则的类别学习和基于信息整合的类别学习需要使用不同的认知系统:基于规则的类别学习需使用逻辑推理,依...
- 谭鑫林碧霞国礼亦
- 关键词:信息整合
- 文献传递
- 《转化法制备硝酸钾》的教学探讨被引量:1
- 2012年
- 转化法制备硝酸钾是高校化学专业的学生接触的第一个制备实验,掌握好该实验方法能为学生今后学习其他制备实验奠定基础。在该实验教学上大多教师只简单按教材口述实验内容,然后要求学生按教材上所列实验步骤独立完成实验。由于学生对该实验理解不够深刻,没有把握住实验细节,完成实验时间长,且产品产量少,纯度低,实验结果不理想。在本次实验课教学中,我们采取"明确目标——提出问题——启发讨论——总结归纳——合作完成——交流经验"的教学模式,实践中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 林碧霞陈新丽胡小刚李来胜
- 关键词:教学模式
- 基于蛋白模板金纳米簇及羟基氧化钴纳米片的激活型荧光纳米探针用于免标记和灵敏检测生物硫醇
- 2021年
- 该文基于牛血清白蛋白模板金纳米簇(BSA@AuNCs)与羟基氧化钴(CoOOH)纳米片构建了一种激活型荧光纳米探针用于生物硫醇的检测。带负电的BSA@AuNCs能通过静电吸附作用组装到带正电的CoOOH纳米片表面,与此同时,BSA@AuNCs的荧光由于内滤效应(IFE)有效地被CoOOH纳米片猝灭,形成BSA@AuNCs-CoOOH纳米探针。当向纳米探针溶液加入生物硫醇(0.05~150μmol/L)时,生物硫醇与纳米探针中的CoOOH纳米片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oOOH纳米片被降解生成Co^(2+),同时释放出BSA@AuNCs,BSA@AuNCs荧光信号恢复。结果表明,该纳米探针可以检测低浓度的生物硫醇,对生物硫醇(半胱氨酸、谷胱甘肽和高半胱氨酸)的检出限为30 nmol/L。相对于其他的氨基酸、金属离子及糖类化合物,该纳米探针对生物硫醇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并成功应用于人血清样品中生物硫醇的检测。
- 李硕张桂华王郁敏俞英林碧霞张立曹玉娟郭慢丽
- 一种基于聚合物发光点的免疫探针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聚合物发光点的免疫探针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通过CN‑PPV和PSMA反应,制备得到PDs水溶液;接着将PDs水溶液、PBS和EDC混匀,混匀,得到混合液体A;将混合液体A和亚胺硫磷抗体混合反应,...
- 俞英周丽娜曹玉娟林碧霞水玲玲
- 文献传递
- 基于DNA模板合成的银簇建立“点亮型”荧光法检测卡那霉素被引量:1
- 2019年
- 以DNA为模板合成弱荧光的银纳米簇。利用DNA模板中的适配体序列识别目标卡那霉素后,形成发夹结构使适配体序列上的G碱基和C碱基靠近银簇,导致银簇荧光增强。同时,DNA二级结构的改变使银纳米粒子形成小的银纳米簇也促使银簇的荧光增强。据此建立“点亮型”荧光法对卡那霉素进行定量分析。银簇荧光增强比值与卡那霉素浓度在0.075~8.0μ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F/F0=0.616 8C+0.927 6,检出限为36 nmol/L。卡那霉素在牛奶和蜂蜜样品中的回收率为92.4%~112%。此外,随着卡那霉素加入浓度的增加,银簇的橙色荧光逐渐加深,根据荧光颜色深度可对卡那霉素进行可视化半定量检测。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的优点,可用于复杂食品样品中痕量卡那霉素的定量检测。
- 林碧霞蒙佩怡陈梦玲吴峻宇冷江东黄月梅杨诗意俞英
- 关键词:DNA模板卡那霉素
- 苋菜红的体外酶促反应动力学研究
- 合成色素苋菜红是一种偶氮染料,该文采用HPLC对苋菜红在人肝微粒体中的体外酶促反应动力学进行研究,以期为深入探讨苋菜红在人体内的代谢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 林碧霞胡小刚曹玉娟郭长娟俞英
- 关键词:苋菜红肝微粒体体外代谢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