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燕瑜

作品数:4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泉州市儿童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内障
  • 3篇白内障
  • 2篇损伤性
  • 2篇透明晶状体
  • 2篇晶状体
  • 1篇滴眼
  • 1篇滴眼液
  • 1篇地黄
  • 1篇地黄丸
  • 1篇眼液
  • 1篇眼症
  • 1篇胰岛
  • 1篇胰岛素
  • 1篇胰岛素样
  • 1篇胰岛素样生长...
  • 1篇早产
  • 1篇早产儿
  • 1篇上皮
  • 1篇上皮细胞
  • 1篇视网膜

机构

  • 2篇福建医科大学
  • 2篇泉州市儿童医...
  • 1篇福建省立医院

作者

  • 4篇林燕瑜
  • 1篇吕帆
  • 1篇郑松龄
  • 1篇金丽文
  • 1篇施瑜劲
  • 1篇李青
  • 1篇吴松一
  • 1篇李晓霞
  • 1篇王振亮

传媒

  • 1篇眼科
  • 1篇福建医药杂志
  • 1篇实用中西医结...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在小鼠氧化损伤性白内障和透明晶状体中的表达
【目的】 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在小鼠氧化损伤性白内障和透明晶状体上皮细胞的表达,为了解白内障发生机制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 1.采用过氧化氢氧化损伤法,建立实验性白...
林燕瑜
关键词:透明晶状体上皮细胞白内障
文献传递
明目地黄丸辅助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的效果观察
2025年
目的探讨明目地黄丸与双氯芬酸钠滴眼液联合治疗中老年白内障术后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22年12月至2024年10月医院收治的79例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治疗,观察组(39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明目地黄丸治疗,均连续治疗12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干眼指标、中医证候积分及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总有效率更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泪膜破裂时间(BUT)更长,泪液分泌试验(SITI)水平更高,角膜荧光素染色(FL)评分更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眼干涩无泪、畏光羞明、视物模糊、白睛红赤、自汗盗汗评分均更低(P<0.05);两组用药期间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老年白内障术后干眼症采用明目地黄丸联合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治疗获益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术后干眼症状,延长BUT,提高泪液分泌功能,改善角膜完整性,且安全性较高。
施瑜劲施瑜劲王振亮
关键词:干眼症白内障术后明目地黄丸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泪膜破裂时间
早产儿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一例
2012年
患儿女性,孕33+2周早产。因家长发现其“看小见东西,眼球摆动1个月”于2011年12月22日至泉州市眼科医院眼科就诊,当时矫正胎龄56周。
吕帆金丽文林燕瑜李晓霞吴松一
关键词: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早产儿
小鼠氧化损伤性白内障和透明晶状体IGF-1R表达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在小鼠氧化损伤性白内障和不同年龄晶状体上皮细胞的表达差异。方法利用离体晶状体培养技术,采用过氧化氢氧化损伤法建立实验性白内障模型,检测各组晶状体透明度。免疫组化法检测IGF-1R在不同年龄小鼠透明晶状体和不同程度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的表达。结果成功建立白内障模型。IGF-1R集中表达于晶状体上皮细胞浆中。随白内障程度加重IGF-1R表达下降;随小鼠年龄增大其晶状体IGF-1R表达亦呈下降趋势,二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IGF-1R表达下调可能与晶状体老化和白内障的发生发展有关。
林燕瑜李青郑松龄
关键词:IGF-1R白内障免疫组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