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康廷
- 作品数:4 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语言文字更多>>
- 名字、概念游戏和语言劳动分工——鲸案的哲学讨论
- 2016年
- 鲸鱼是不是鱼这个原本属于"自然秩序"的问题在1818年由纽约市法院做出了裁决。审查这桩冷案,伯内特看到社会秩序对自然秩序的干涉,塞恩斯伯里看到建设一种完善的元语言学理论的需要,菲利普斯看到指称对意向的依赖。鲸案牵扯到的问题意外地丰富和复杂:如何判断词的同一性?语言游戏和概念的变迁是如何实现的?自然种类是否依赖于语言社会分工?自然秩序在何种程度上受到社会秩序的干扰?这些问题交织在一起,显现于鲸案中。
- 李大强林康廷
- 关键词:指称同一性
- 论奎因自然主义认识论
- 自然主义认识论是奎因对于传统认识论问题所给出的解答,也是奎因哲学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奎因认为在处理人类认知的问题上,不能期望拥有超越人类现有认知能力之上的答案,认识论应该归于自然科学的研究范围。据此,奎因反对此前哲...
- 林康廷
- 关键词:自然主义认识论语言学习
- 对于知识客观性的思考被引量:1
- 2014年
- 西方哲学的一个重要精神或传统就是对知识客观性的追求。尽管在怀疑论的推进下,西方哲学经历了几次范式的转变,由对于本体论的范式最终完成了语言的转向,但其基本精神仍是柏拉图主义的,即本质主义。而实证主义在自然科学的启发下虽然摆脱了传统形而上学式的思辨方式,试图采用现代科学的方法去探究知识,但在目标上仍没有真正放弃本质主义。本文通过对以上两种哲学观点的分析试图揭示出本质主义是没有出路的,我们不应追求超越于人类认知范围之外的所谓真理。而后期语言哲学给我们展示了一条本质主义之外的道路,通过对于语言的分析揭示出我们实际上无法超越我们的语言,因为无论从个人的知识构成还是人类的文明都蕴含在语言意义之中。哲学的目的不是要试图达到对于语言背后本质的把握而是要揭示语言本身丰富的意义,只有更好的理解语言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我们自身。
- 林康廷
- 关键词:客观知识真理本质主义实证主义语言哲学
- 语言的意义与使用——后期维特根斯坦意义观研究
- 意义问题是语言哲学最为核心的问题之一,因为它关系到“语言是什么”这一根本问题。但这种提问方式却很容易令人们陷入语言的陷阱之中,使哲学家努力寻找语言背后的本质,从而进入传统形而上学的困境。尽管众多语言哲学家们提出了各种意义...
- 林康廷
- 关键词:后期维特根斯坦语言游戏心灵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