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旺
- 作品数:36 被引量:37H指数:4
- 供职机构: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佛山市卫生局科研立项课题佛山市医学类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老年主动脉瓣置换术40例临床疗效观察
- 2016年
- 目的:通过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的治疗情况回顾性分析,探讨老年主动脉瓣置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013年1月知2015年1月收治的老年主动脉瓣狭窄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开胸主动脉瓣置换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创小切口手术进行主动脉瓣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术后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室(ICU)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直径、室间隔厚度以及主动脉瓣平均跨瓣压差。结果:(1)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65%)对比,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0%)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术后机械通气时间、ICU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明显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左室射血分数明显更高,左室舒张末期直径明显更小,主动脉瓣平均跨瓣压差明显更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室间隔厚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微创小切口主动脉瓣置换术治疗主动脉瓣狭窄具有明显的疗效,疗效远远优于传统置换术,并且大大地缩短治疗时间,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 叶华安封加涛彭峰苏艳玲简劲峰林家旺
- 关键词:主动脉瓣置换术主动脉瓣狭窄老年人
- 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合并小左心室40例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总结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合并小左心室患者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008年8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40例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合并小左心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心功能Ⅰ级、Ⅱ级患者比例明显上升,心功能Ⅲ级、Ⅳ级患者比例显著降低,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上升,左心房内径(LAD)、术前肺动脉收缩压(SPAP)、中心静脉压(CVP)均降低,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7.50%,病死率为5.00%。结论为提高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合并小左心室外科手术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必须重视围术期处理,且术中必须重视患者的心肌保护。
- 叶华安封加涛彭峰苏艳玲简劲峰林家旺
- 关键词: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小左心室手术
- 一种体外循环心脏降温装置
-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体外循环心脏降温装置,涉及心脏手术体外制冷技术领域。包括内部中空的包覆体以及制冷部件,包覆体内嵌设有循环导热组件,循环导热组件的局部置于制冷部件内,还包括用于检测循环导热组件温度的检测组件。将循环导热组件...
- 杨宗达赵铎简劲峰叶华安林家旺张明翰曾建琼杨斌
- 非婴儿期的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治疗效果分析
- 2012年
- 目的研究非婴儿期的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1年1月~2011年12月18例年龄为1~22岁(平均5.3岁)的TAPVC患者在全身麻醉、浅低温、体外循环下行TAPVC矫治手术,其中2例心上型采用左房顶入路。结果 18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无术后早期病死及重大术后并发症发生;痊愈患者随访10~40个月,心功能正常。结论非婴儿期TAPVC患者可行TAPVC矫治手术,并取得满意效果。
- 王晋封加涛林家旺彭峰苏艳玲简劲峰叶华安
-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
- 瓣膜手术治疗心脏瓣膜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观察分析瓣膜手术治疗心脏瓣膜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心脏瓣膜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112例进行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6)和观察组(n=56),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心脏瓣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肺动脉收缩压(PASP)、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心脏瓣膜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临床中采用瓣膜手术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有效控制患者死亡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赵铎封加涛简劲峰叶华安林家旺杨宗达
- 关键词:瓣膜手术
- 静脉内平滑肌瘤延伸至右侧心腔1例
- 2011年
- 1临床资料 患者,女,36岁,因反复活动后气促1月入院。3年前曾在奉院因子宫肿瘤施行子宫次全切除术,术后病理结果,示静脉平滑肌瘤。查体:体温36.5°C,脉搏98次/min,呼吸22次/min,血压120/80mmHg(1 mmHg=0。133kPa),体重45kg,周围淋巴结尢肿大,胸骨左缘第4肋间可闻及Ⅱ-Ⅲ/VI级收缩期杂音。
- 封加涛叶华安彭峰苏艳玲简劲峰林家旺
- 关键词:血管肌瘤平滑肌瘤肥大心血管外科手术
- 78例感染性心内膜炎外科治疗的体会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 回顾分析感染性心内膜炎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的经验.方法 分析回顾2013年1月-2019年1月行手术治疗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78例,年龄32-65岁,平均(41.7±8.5)岁,男48例,女30例.共行双瓣置换27例,主动脉瓣置换20例,二尖瓣置换30例,三尖瓣置换1例.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1例,三尖瓣成型15例,肺动脉瓣置换1例,肺动脉瓣修补1例.结果 术后早期死亡4例(5%),1例死于低心排,3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其余74例均痊愈出院.结论 感染性心内膜炎应尽早诊断,选择合适时机手术干预,围术期全程足量、高效抗生素治疗.
- 简劲峰封加涛叶华安赵铎林家旺杨宗达
- 关键词:感染性心内膜炎手术治疗血培养心脏超声心动图
- 同期手术治疗非缺血性心脏瓣膜疾病合并冠心病的效果
- 2018年
- 目的:探析同期手术治疗非缺血性心脏瓣膜疾病合并冠心病的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月到2017年1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40例非缺血性心脏瓣膜疾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为主要对象,随机分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非同期手术治疗,观察组接受同期手术治疗,对比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内径(LVDD)较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房颤、恶性心律失常、围术期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非缺血性心脏瓣膜疾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实施同期手术虽然有较大难度,但可以缩短患者的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可提升患者的心功能,预后佳,可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 叶华安封加涛简劲峰林家旺赵铎杨宗达
- 关键词:同期手术冠心病
- 一种用于经心尖瓣膜置换手术的心尖固定和暴露器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于经心尖瓣膜置换手术的心尖固定和暴露器,涉及心脏外科手术辅助器械技术领域。一种用于经心尖瓣膜置换手术的心尖固定和暴露器,包括连接管以及内部中空的吸附头,吸附头设于连接管的一端并与连接管内部连通;连接...
- 杨宗达赵铎简劲峰叶华安林家旺张明翰曾健琼杨斌
- 四分叉人工血管-牛心包预制裙边在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中应用
- 2022年
- 目的介绍一种新型主动脉根部右心房分流方法,总结该方法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31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中,预先使用牛心包胸普外科修补膜(冠昊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规格型号:B型/TB-S80120)在四分叉人工血管(Maquet公司,规格型号:M00202175728APO)的3个分叉血管根部吻合,人工血管全部吻合完毕之后,将牛心包和残留的升主动脉壁吻合,然后与右心耳吻合在一起,建立与右心房间的交通。结果该方法建立交通容易,吻合方便,需要止血的部位少,止血时间短,31例患者均顺利脱机,无一例术后因为引流液多而需要再次开胸止血。1例患者因脊髓缺血发生双下肢截瘫,经脑脊液引流和激素治疗后,术后3个月下肢肌力1级;1例患者因右侧脑梗死而发生左侧偏瘫,经康复治疗3个月后肌力3级。所有患者术后1个月及6个月复查心脏彩超,均未发现升主动脉根部与右心房间异常血流信号。患者均存活至今。结论该方法应用于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患者,具有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出血少的优势,可避免反复止血和大量输血造成的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值得进一步探讨应用。
- 杨宗达赵铎封加涛简劲锋叶华安林家旺张明翰曾建琼
- 关键词:牛心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