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国书
- 作品数:44 被引量:224H指数:8
-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教委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皮肤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 2005年
- 目的:探讨各种自身免疫性大疱病的临床特征和合适的治疗方法。方法:对135例自身免疫性大疱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天疱疮、类天疱疮和线状IgA大疱性皮病是自身免疫性大疱病中常见的3种疾病,分别易累及中年人、老年人和儿童。寻常型天疱疮伴发口腔黏膜受累多见(73.1%)。在病情得到控制的患者中,重症患者糖皮质激素用量泼尼松(78.7±23.9)mg/d显著高于轻、中症患者泼尼松(45.8±19.8)mg/d和(59.4±20.8)mg/d,P<0.001;寻常型、落叶型天疱疮糖皮质激素用量(66.2±24.3)mg/d、(73.0±14.9)mg/d显著高于红斑型(49.1±21.8)mg/d,P<0.05;寻常型天疱疮痊愈率(24.2%)显著低于红斑型(63.6%),P<0.05。接受相近剂量的糖皮质激素治疗,类天疱疮痊愈率(56.1%)明显高于天疱疮(35.5%),P<0.05。结论:应根据不同情况确定糖皮质激素合适的初始剂量。对于线状IgA大疱性皮病和IgA型大疱性系统性红斑狼疮,氨苯砜是首选治疗药物。
- 王培光杨森林达范利胡晓莉林国书张学军
- 关键词:自身免疫性大疱病类天疱疮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皮肤病泼尼松红斑寻常型天疱疮
- 卡波氏肉瘤的基础研究与临床
- 研究背景:卡波氏肉瘤(KS)是发生在间叶组织主要是内皮细胞的恶性肿瘤,其特征为血管生成、炎性浸润和大量异常增生的来源于内皮细胞的独特的梭形肿瘤细胞。该病的发生机制是内皮细胞受到了人类疱疹病毒8型(HHV-8,卡波氏肉瘤相...
- 林国书
- 关键词:卡波氏肉瘤发病机理
- 文献传递
- 一家系10例线性经典斑块型汗孔角化症被引量:2
- 2003年
- 林达张学奇杨森林国书杨春俊李卉张学军
- 关键词:皮损黑褐色斑皮肤病
- 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治疗寻常型痤疮临床观察
- 目的评价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治疗轻中度寻常型痤疮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开放对照研究,把100例轻中度寻常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分别应用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研究组)、复方维A酸凝...
- 刘盛秀杨春俊杨森范利林达林国书崔勇
- 关键词:异维A酸红霉素寻常型痤疮
- 文献传递
- 传统中药治疗痒疹型类天疱疮一例报告
- 患者男性,52 岁,全身剧烈瘙痒6 个月就诊,初发皮疹在躯干,密集分布,为搔抓后圆形糜烂面,轻度渗出、结痂.但由于瘙痒,故皮疹呈搔抓-糜烂-结痂-搔抓循环发生,因瘙痒剧烈,病人寝食难安,非常痛苦,病程中经历多家医院就诊,...
- 林国书王红艳王培光李卉杜文辉林达
- 瘢痕疙瘩的基因学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12年
- 瘢痕疙瘩是临床常见皮肤损伤后异常愈合。由于其产生机制一直未能阐明,因而临床治疗缺乏有效手段。随着基因研究方法日益成熟,瘢痕疙瘩的基因研究受到广泛的关注。现就瘢痕疙瘩基因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和试验性的基因治疗做以下综述。
- 余忠义林国书
- 关键词:瘢痕疙瘩基因学
- 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临床和遗传特点分析被引量:2
- 2001年
- 目的 了解中国人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 (DSH)的临床表现和遗传特点。方法 对 1980年以来中国人报道的DSH家系进行系统的临床和遗传特点分析。结果 ①DSH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②中国人DSH的典型表现为患者的肢端有色素沉着和色素减退的网状斑 ,对称分布 ,小部分患者面部有雀斑样损害 ,严重者可累及躯干等部位。患者在婴儿期或儿童期发病。③同一家系的不同患者表现度可不同。④除家系Ⅳ患者同患寻常型鱼鳞病以外 ,其它家系基本不伴发其他疾病。⑤家系Ⅴ出现“不规则显性”情况。结论 DSH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有高度外显率 ,在中国人中并非罕见 。
- 何平平张学军林国书崔勇肖尚喜李诚让王再兴高敏宋映雪杨森
- 关键词:色素沉着异常遗传学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
- 银屑病伴发疾病分析被引量:8
- 1999年
- 目的研究银屑病患者的相关疾病以及两者的关系。方法对临床收集的640例银屑病患者的详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银屑病与高血压、乙型肝炎、慢性支气管炎、痔疮、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有显著性相关。②慢性支气管炎、乙型肝炎等可以诱发或加重银屑病;而高血压、风湿性关节炎等可由银屑病诱发。结论银屑病伴发疾病应引起重视。
- 杨森王福喜张学军刘涛峰王彦青刘盛秀李卉林国书王红艳刘江波
- 关键词:银屑病相关疾病
- 特发于手掌部的嗜酸性脓疱性毛囊炎1例被引量:3
- 2012年
- 患者男,19岁。左手掌反复出现水疱、脓疱伴瘙痒2月余。体检:左手掌见多处淡红色轻度脱屑性斑疹、斑片,伴有小水疱、脓疱及结痂,右手掌散在多个水疱。外周血和骨髓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左手掌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真皮及皮下组织中大量以嗜酸粒细胞为主的炎细胞浸润。诊断:嗜酸性脓疱性毛囊炎。口服强的松30mg/d后皮损迅速消退。
- 张惠丰赵世享高敏林国书杨春俊林达李卉王培光
- 关键词:毛囊炎嗜酸性脓疱性
- 更昔洛韦与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评价被引量:65
- 2002年
- 目的 了解更昔洛韦 (ganciclovir)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治疗组予更昔洛韦 0 .2 5 2次 /d静脉滴注 ;对照组予阿昔洛韦 0 .2 5每 8h静脉滴注 ;1、2、3、5、7天观察症状、体征 ,两组疗程均为 7天。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是 85 .7%、6 6 .4%,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治疗组止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更昔洛韦治疗重症带状疱疹及以疼痛为主的带状疱疹是一个安全、高效的药物。
- 杨森林国书周文明刘盛秀王红艳张学军
- 关键词:更昔洛韦带状疱疹疗效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