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艳琴

作品数:5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广东省普宁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细胞
  • 2篇蛋白
  • 1篇单个核细胞
  • 1篇单核
  • 1篇单核细胞
  • 1篇蛋白质
  • 1篇蛋白质表达
  • 1篇蛋白质表达谱
  • 1篇蛋白质类
  • 1篇多糖
  • 1篇心内直视
  • 1篇心内直视术
  • 1篇旋前方肌
  • 1篇氧化物歧化酶
  • 1篇异丙酚
  • 1篇硬膜
  • 1篇硬膜外
  • 1篇硬膜外分娩
  • 1篇硬膜外分娩镇...
  • 1篇硬膜外麻醉

机构

  • 3篇南方医科大学...
  • 3篇广东省普宁市...

作者

  • 5篇杨艳琴
  • 3篇古妙宁
  • 3篇唐靖
  • 2篇郭远波
  • 1篇陈晔明
  • 1篇赵振龙
  • 1篇黄济嘉
  • 1篇陈雯婷
  • 1篇张育斌
  • 1篇陈晓生
  • 1篇许春城

传媒

  • 2篇国际麻醉学与...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8
  • 1篇2011
  • 2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丙泊酚对过氧化氢诱导入脐静脉内皮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1表达的影响
2011年
目的 探讨丙泊酚对过氧化氢(H2O2)诱导入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超氧化物歧化酶1(superoxide dismutase-1,SOD1)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体外培养24孔板中的HUVEC分为3部分:第1部分(分4组,每组6例):①正常对照组(C组);②H2O2刺激组(H组):H2O2 200 μmol/L;③丙泊酚组(P组):丙泊酚100μmol/L;④丙泊酚加H2O2刺激组(P+H组);第2部分(分5组,每组6例):分别给予丙泊酚12.5、25、50、100、200 μmol/L预处理30 min后,再给予H2O2 200 μmol/L.第3部分(分5组,每组6例):丙泊酚最佳浓度预处理30 min后,再给予H2O2 200μmol/L,分别培养6、12、24、36、48 h,采用Western blot观察HUVEC在H2O2刺激下,丙泊酚对HUVEC中SOD1表达影响的量效与时效关系.将96孔板中的HUVEC分为3组(每组5例):①空白对照组(C组);②H2O2刺激组(H组);③丙泊酚+H2O2组(P+H组),采用MTT法检测丙泊酚对HUVEC存活率的影响.结果 H2O2(200 μmol/L)刺激HUVEC后,能明显抑制HUVEC中SOD1的表达.丙泊酚预处理后,能部分逆转H2O2对HUVEC中SOD1的抑制作用.丙泊酚浓度为100μmol/L,H2O2刺激时间为24 h时,逆转效应达高峰.结论 丙泊酚可通过上调SOD1表达而减轻H2O2诱导HUVEC氧化应激损伤.
杨艳琴唐靖古妙宁
关键词:丙泊酚过氧化氢脐静脉内皮细胞
掌侧锁定钢板联合旋前方肌修复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究桡骨远端骨折使用掌侧锁定钢板联合旋前方肌修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9月本院收治的9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掌侧锁定钢板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旋前方肌修复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的VAS评分以及术后1、6个月旋前旋后、腕关节功能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1 d、术后3 d,两组的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6个月,观察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腕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为97.8%,高于对照组的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873,P=0.049)。两组术后1个月旋前旋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6个月旋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6个月旋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不良反应率为8.9%,低于对照组的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65,P=0.027)。结论:临床上对于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予以掌侧锁定钢板治疗,并予以旋前方肌进行修复,能够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提高腕部功能恢复。
张育斌许春城黄济嘉陈晓生杨艳琴
关键词:掌侧旋前方肌桡骨远端骨折
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及舒芬太尼在硬膜外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及舒芬太尼在硬膜外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广东省普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3例实施分娩镇痛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S组(31例)、D组(31例)和DS组(31例)。S组采用0.1%罗哌卡因+0.5μg/ml舒芬太尼注入硬膜外腔;D组采用0.1%罗哌卡因+0.5μg/ml右美托咪定注入硬膜外腔;DS组采用0.1%罗哌卡因+0.25μg/ml右美托咪定+0.25μg/ml舒芬太尼注入硬膜外腔。比较三组监测麻醉前、麻醉后5、10、20、30、60、90、120 min(T_(0)~T_(7))时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各产程时间,新生儿出生5 min Apgar评分,剖宫产率,不良事件,麻醉起效时间,麻醉用药总剂量及单次负荷量推注(bolus)次数。结果三组T_(1)~T_(7)的VAS评分均低于T_(0),且在T_(1)、T_(3)~T_(7)时DS组的VAS评分低于S组、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的产程、新生儿出生5 min Apgar评分及剖宫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S组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DS组的麻醉起效时间短于S组、D组,麻醉用药总剂量少于S组、D组,bolus次数低于S组、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及舒芬太尼应用于产妇的硬膜外分娩镇痛中可以缩短起效时间,提高镇痛效果。
杨艳琴庞珊詹静敏
关键词:罗哌卡因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
异丙酚对脂多糖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表达释放高迁移率族蛋白1的抑制作用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 探讨异丙酚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小鼠巨噬细胞RAw 264.7表达和释放高迁移率族蛋白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 protein,HMGB1)的抑制作用.方法 检测LPS刺激后,传代培养的小鼠RAW 264.7细胞表达分泌HMGB1的时间梯度,确定RAW 264.7细胞表达分泌HMGBl浓度最高的时间点.随后将RAW 264.7细胞分3组接种于6孔板,每组为两孔:即仅加培养液的对照组(control组);加250μg/L LPs的诱导组(LPS组);加250μg/L LPS基础上加50 μmol/L异丙酚的干预组(LPS+异丙酚组).培养至HMGB1表达分泌浓度最高的时间点后,收集细胞及细胞培养上清,用RT-PCR和Westem blot法分别检测各组细胞内HMGB 1 mRNA表达水平和HMGB1蛋白表达水平,用Westem blot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HMGB1含量的变化.结果 LPS刺激RAW 264.7细胞后16 h,HMGB1表达达到高峰,随后有所下降;加入异丙酚干预后,细胞HMGB1表达及释放显著低于LPS刺激组(P〈0.05);LPS刺激RAW 264.7细胞后16 h,HMCB1 mRNA表达水平明显增强,而加入异丙酚干预后,则明显抑制HMGB1 mRNA表达水平.各组细胞中HMCB1蛋白含量变化和mRNA水平变化一致.结论 异丙酚抑制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表达和释放HMGBl,可能对LPS血症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郭远波唐靖杨艳琴古妙宁
关键词:异丙酚脂多糖RAW264.7细胞
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蛋白质表达谱的作用
2010年
目的:观察体外循环(CPB)心内直视术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蛋白质表达谱的变化。方法:11例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患者,分别于体外循环前(T0)、体外循环主动脉开放后1 h(T1)和术毕(T2)3个时点抽取动脉血,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采用双向电泳和质谱方法比较、分析3个时间点差异蛋白的表达,并采用W estern blot进行验证。结果:双向电泳和质谱鉴定出12个差异蛋白,其中S100A9表达量于CPB后1 h达到高峰,手术结束时开始下降,但未回复到术前水平(P<0.05)。结论:体外循环能上调外周血单个核细胞S100A9等蛋白的表达。
杨艳琴唐靖古妙宁郭远波赵振龙陈晔明陈雯婷
关键词:体外循环单核细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