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杜雅冰

作品数:18 被引量:66H指数:5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肿瘤
  • 7篇细胞
  • 6篇食管
  • 4篇食管癌
  • 4篇晚期
  • 3篇预后
  • 3篇切除
  • 3篇化疗
  • 3篇教学
  • 2篇抑制剂
  • 2篇抑制物
  • 2篇制剂
  • 2篇生存期
  • 2篇食管鳞癌
  • 2篇食管肿瘤
  • 2篇受体
  • 2篇途径抑制物
  • 2篇肿瘤学
  • 2篇组织因子途径
  • 2篇组织因子途径...

机构

  • 17篇郑州大学第一...
  • 3篇郑州大学
  • 1篇郑州大学第二...

作者

  • 18篇杜雅冰
  • 6篇马望
  • 5篇崔抗
  • 4篇樊青霞
  • 3篇张伟杰
  • 3篇张腾飞
  • 3篇席颖
  • 3篇王琳
  • 2篇何炜
  • 1篇薛磊
  • 1篇赵培荣
  • 1篇李莉
  • 1篇杨振
  • 1篇宗红
  • 1篇王帅
  • 1篇杜可朴
  • 1篇王猛
  • 1篇邵应举
  • 1篇马志俊
  • 1篇孙桢

传媒

  • 4篇肿瘤基础与临...
  • 2篇郑州大学学报...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国肿瘤
  • 1篇河南医学研究
  • 1篇陕西中医
  • 1篇海南医学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年份

  • 2篇2025
  • 3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6
  • 4篇2011
  • 1篇2010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5-Aza-CdR对人食管癌细胞株生物学行为及TFPI-2 mRNA表达的影响
2011年
目的探讨5-氮杂-2-脱氧胞苷(5-Aza-2-deoxycytidine,5-Aza-CdR)干预对食管鳞癌细胞株Eca9706生长增殖及其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2(tissue factor pathway inhibitor-2,TFPI-2)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食管鳞癌细胞株Eca9706,并用不同浓度的5-Aza-CdR处理该细胞株。MTT法检测干预前后细胞增长率的变化,FCM法检测干预前后细胞凋亡率的变化,RT-PCR技术检测干预前后Eca9706细胞TFPI-2基因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检测干预前后Eca9706细胞TFPI-2蛋白的表达。结果食管鳞癌细胞株Eca9706存在TFPI-2基因超甲基化状态,经5-Aza-CdR处理后,超甲基化状态解除,细胞增殖受到抑制,细胞凋亡率明显提高(P<0.05);细胞中TFPI-2蛋白表达明显增强,同时mRNA的表达水平也较处理前明显提高(P<0.05)。结论食管癌细胞系TFPI-2基因超甲基化可抑制其mR-NA表达,当其超甲基化解除后,细胞增殖受到抑制,同时细胞凋亡率相应提高。
杜雅冰邵应举樊青霞孙桢王琳赵培荣
关键词:食管癌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25-氮杂-2-脱氧胞苷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5-Aza-CdR对EC9706细胞生物学行为及TFPI-2表达的影响
背景与目的:   食管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生率和死亡率在我国居第4位。由于早期诊断不易,就诊时70%~80%的患者已经进入临床中晚期。手术治疗曾经被视作食管癌的标准治疗方法,但即使是比较早期的病变,其术后复发率...
杜雅冰
关键词:食管癌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25-氮杂-2-脱氧胞苷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淋巴细胞百分比对肺腺癌EGFR-TKI靶向治疗预后的预测价值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淋巴细胞百分比对肺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靶向治疗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162例接受EGFR-TKI靶向治疗的肺腺癌患者的治疗资料和随访资料,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162例中,18、19、20、21位点突变分别有4、81、11和66例。治疗前162例患者中性粒细胞百分比(62.90±12.58)%,其中在正常范围130例,降低8例,升高24例;淋巴细胞百分比(25.39±10.89)%,其中在正常范围102例,降低48例,升高12例。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以EGFR基因突变类型为分层因素,在调整年龄、性别因素后,治疗前淋巴细胞百分比升高可降低肺腺癌EGFR-TKI靶向治疗的不良预后风险(HR=0.934,95%CI为0.884~0.987)。结论:淋巴细胞百分比可能是一个重要的肺癌EGFR-TKI靶向治疗预后预测因子。
席颖张腾飞余军林耿一萌杜雅冰崔抗马望
关键词:肺腺癌淋巴细胞百分比
人工智能在肿瘤学本科教学中的应用进展
2025年
目前肿瘤学教学面临病例资源有限、临床实践机会不足等挑战,为提升医学本科生的学习效果,人工智能(AI)技术在肿瘤学本科教学工作中获得越来越多的应用。AI技术实现了医学本科生肿瘤学理论掌握、临床思维及实践能力的提升,本研究对AI生成数据、知识图谱、AI驱动的问答系统等AI技术在肿瘤学本科教学中的应用进展进行介绍,为未来医学教育改革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薛磊谢滢滢杜雅冰马志俊
关键词:人工智能肿瘤学教学医学本科生
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Pim-3和微小染色体7蛋白的表达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组织中Pim-3和微小染色体7(MCM7)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7例ESCC组织、70例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46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Pim-3和MCM7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ESCC组织中Pim-3和MCM7蛋白的表达与各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及二者表达的相关性。结果:ESCC组织中Pim-3和MCM7蛋白的表达高于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和正常食管黏膜组织(H=113.160,64.507,P均<0.001)。Pim-3和MCM7蛋白的表达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χ2分别为3.368、3.424及2.827、2.362,P<0.05),且MCM7蛋白的表达还与癌细胞分化程度、外膜浸润有关(χ2=3.672和2.760,P<0.05)。ESCC组织中Pim-3蛋白表达与MCM7蛋白表达无关(rs=0.116,P=0.316)。结论:Pim-3和MCM7与ESCC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
别良玉张伟杰任川川王琳孙桢杜雅冰王生樊青霞
关键词:PIM-3食管肿瘤鳞状细胞癌
晚期恶性黑色素瘤的内科治疗
杜雅冰
晚期食管癌三种化疗方案的疗效对比分析被引量:12
2011年
目的观察紫杉醇(PTX)联合奈达铂(NDP)、PTX联合顺铂(DDP)及氟尿嘧啶(5-FU)联合DDP治疗晚期食管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35例晚期食管癌患者分为3组,PTX+NDP组44例,采用PTX+NDP方案治疗:PTX 150 mg/m2,静脉滴注,第1天;NDP 20 mg/m2,第2~5天。PTX+DDP组46例,采用PTX+DDP方案治疗:PTX 150 mg/m2,静脉滴注,第1天;DDP 20 mg/m2,第2~5天。5-FU+DDP组45例,采用5-FU+DDP方案治疗:5-FU 500 mg/m2,第1~5天,DDP 20 mg/m2,第2~5天。以上3组均为每21 d为1周期,连用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 PTX+NDP、PTX+DDP、5-FU+DDP组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既往铂类药物治疗失败的食管癌患者,NDP组仍有一定疗效。NDP组的骨髓抑制(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较PTX+DDP、5-FU+DDP组明显,消化道反应较PTX+DDP、5-FU+DDP组减轻。结论 3种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食管癌的疗效相似,不良反应均可耐受,但NDP的胃肠道反应较DDP轻,NDP的骨髓抑制作用更明显,治疗中应监测血象。
王琳樊青霞杜雅冰
关键词:食管肿瘤紫杉醇奈达铂
TYMP基因遗传变异对R0切除术后的结直肠癌患者接受辅助化疗的疗效及安全性的影响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 探讨胸苷磷酸化酶(TYMP)的基因遗传变异对R0切除术后结直肠癌(CRC)患者接受辅助化疗疗效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分析,纳入235例术后接受辅助化疗的CRC患者.收集患者外周血及术后癌组织标本分别用来进行TYMP多态性位点基因分型及TYMP基因表达测定,并对纳入研究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位于上游区域的5633C>T位点和预后有关联.TYMP基因的5633C>T位点在CRC患者中的突变频率为:CC型149例(63.40%),CT型73例(31.06%),TT型13例(5.54%),最小等位基因频率为0.21,三种基因型分布频率符合哈迪温伯格平衡(P=0.313).单变量的生存分析结果显示:携带突变基因的CT/TT型患者和野生型CC型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OS)分别为5.8和4.5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9).经过多变量的Cox模型校正之后发现CT/TT基因型患者较好的预后影响意义依然存在(HR =0.67,P =0.015).另外,进一步在87例癌组织标本的mRNA表达分析中发现,突变的CT或TT型患者相对于野生型的CC型患者,癌组织中TYMP的mRNA表达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9).安全性分析结果表明5633C>T位点CT/TT型患者3级手足综合征的发生率高于野生型CC型的患者(33.72%比20.13%,OR=1.68,P=0.021).结论 TYMP基因5633C>T位点可能通过影响TYMP基因mRNA的表达从而影响接受辅助化疗的CRC患者的预后.
杜雅冰张腾飞崔抗靳水玲席颖马望
关键词:结直肠癌胸苷磷酸化酶单核苷酸多态性
仑伐替尼联合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剂治疗晚期不可切除肝癌的疗效和安全性
2023年
目的探讨晚期不可切除肝细胞癌患者应用仑伐替尼联合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纳入2019年2月至2021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应用仑伐替尼联合PD-1抑制剂治疗的53例和应用仑伐替尼治疗的50例晚期不可切除肝细胞癌患者,比较观察2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仑伐替尼联合治疗组客观缓解率为32.1%,疾病控制率为77.4%,仑伐替尼单药治疗组分别为18.0%、7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701,P=0.100;χ^(2)=0.391,P=0.532)。仑伐替尼联合治疗组中位疾病无进展生存时间(9.4个月)长于仑伐替尼单药治疗组(7.5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74,P=0.007)。仑伐替尼联合治疗组中位总生存时间(19.2个月)长于仑伐替尼单药治疗组(15.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02,P=0.013)。2组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均为乏力、高血压、食欲不振,最常见的Ⅲ级不良反应是高血压,尚未观察到Ⅳ级不良反应。结论与仑伐替尼单药相比,仑伐替尼联合PD-1抑制剂在晚期不可切除肝细胞癌患者中具有可靠的疗效和安全性。
李新冯涵杜雅冰崔抗马望陈清江
关键词:肝细胞癌免疫治疗
多学科诊疗引导下临床教学单元联合基于团队学习教学法在肿瘤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临床教学中的探索
2025年
目的探讨多学科诊疗(MDT)引导下临床教学单元(CTU)联合基于团队学习(TBL)教学法对肿瘤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临床教学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肿瘤学专业硕士研究生40名,随机均分为对照组(n=20)和观察组(n=20),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法,观察组采取MDT引导下CTU联合TBL教学法,比较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理论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t=6.632,P<0.001)。观察组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理论结合实际、病例信息分析、合理用药、临床思维培养、指导患者、团队协作、教学方式接受、知识扩展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6.616,P<0.001;t=6.206,P<0.001;t=3.020,P=0.005;t=2.948,P=0.005;t=4.664,P<0.001;t=6.743,P<0.001;t=9.020,P<0.001;t=4.543,P<0.001;t=7.504,P<0.001;t=4.456,P<0.001)。结论MDT引导下CTU联合TBL教学法能够有效提高肿瘤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积极性,提高理论考核成绩,值得推广。
张伟杰罗辰笑陈国睿杜雅冰宗红王峰何炜叶延伟靳水玲赵玉杰
关键词:临床教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