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滴丸
  • 2篇地平
  • 2篇色谱
  • 2篇气相
  • 2篇气相色谱
  • 2篇相色谱
  • 2篇缓释
  • 2篇缓释片
  • 2篇非洛地平
  • 2篇非洛地平缓释...
  • 2篇薄荷
  • 2篇薄荷脑
  • 2篇川贝
  • 2篇川贝枇杷滴丸
  • 1篇独活
  • 1篇药物
  • 1篇药物动力学
  • 1篇质谱
  • 1篇释放度
  • 1篇释药

机构

  • 5篇天津中医药大...
  • 2篇天津中新药业...

作者

  • 5篇王阳
  • 5篇杜超
  • 5篇杨彬
  • 4篇王丽峰
  • 2篇刘俊静
  • 2篇王金磊
  • 2篇刘丹
  • 2篇静慧欣
  • 2篇刘萌萌
  • 1篇刘科攀
  • 1篇李扬

传媒

  • 2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天津中医药大...
  • 1篇中国药剂学杂...

年份

  • 4篇2013
  • 1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GC-MS考察羌活、独活及其药对中挥发油透皮成分及透皮效果被引量:13
2012年
目的:分别对羌活、独活及其药对中挥发油的透皮成分进行分析,同时比较其透皮效果。方法:采用GC-MS鉴定挥发油体外透皮供给液与接收液中的化学成分,根据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相对含量。通过数学推导将相对含量转化为透过率,从而反映各成分透皮效果。结果:透皮后鉴定出羌活39个成分、独活29个成分、药对36个成分,分别占挥发油总量的93.22%,93.74%,92.75%。1-松油醇(30.96%),4-松油醇(28.22%),冰片(7.10%)等是羌活挥发油的主要透皮成分;邻-乙酰基-对-甲基苯酚(55.70%),反-氧化芳樟醇(6.79%),1,7,7-三甲基二环[2.2.1]5-己烯-2-酮(4.78%)等是独活挥发油的主要透皮成分;1-松油醇(28.86%),4-松油醇(22.41%),邻-乙酰基-对-甲基苯酚(12.15%),冰片(5.62%)等是药对挥发油的主要透皮成分。结论:3种挥发油中各成分透过率可定性地对其透皮效果进行排序。其中羌活挥发油中1-松油醇的透过率最高,独活挥发油中1,7,7-三甲基二环[2.2.1]5-己烯-2-酮的透过率最高;药对挥发油中1-松油醇的透过率最高。
李扬王丽峰刘科攀杨彬杜超王阳
关键词:羌活独活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
4种不同的包衣材料对非洛地平释药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考察4种不同的包衣材料对非洛地平释药性能的影响。[方法]对不同包衣材料缓释片的硬度、脆碎度、吸湿性进行测定,结合电镜扫描图谱,采用非洛地平缓释片质量标准的释放度测定法,以相似因子f2值为指标,筛选包衣材料的种类和增重量。[结果]f2值为56.01,确定欧巴代Ⅱ型为非洛地平缓释片的包衣材料,包衣增重量为2%,硬度为109.11 N,脆碎度为0.46%和吸湿增重百分率为0.16%,均符合要求。并且结果可以满足中国药典对缓控释制剂的体外溶出要求,释放动力学特征以Ritger-Peppas模型拟合较好,根据Peppas方程,其释放机制是药物扩散和骨架溶蚀的共同作用。[结论]欧巴代Ⅱ型包衣片与原研药的释药特性最为相似,可用于非洛地平的包衣材料。
杜超王阳杨彬静慧欣刘萌萌王丽峰
关键词:非洛地平缓释片薄膜包衣释放度
治咳川贝枇杷滴丸中薄荷脑大鼠体内药物动力学及体内外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该研究采用气相色谱(GC)法测定大鼠单剂量给药治咳川贝枇杷滴丸(ZCPDP)及不同剂量薄荷脑药材后血浆中薄荷脑的浓度,通过DAS 3.1.6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采用Loo-Riegelman法计算体内累积吸收百分率,并与体外累积释放百分率进行线性回归,考察体内外相关性。结果显示ZCPDP中薄荷脑在大鼠体内药动学行为符合二房室模型特征,主要参数tmax为10 min,t1/2β为(183.93±52.75)min,CL/F为(0.426±0.194)L.min-1.kg-1,均与等剂量药材药动学参数无差异;不同剂量薄荷脑药材主要参数tmax,t1/2β,CL/F有显著差异(P<0.05),且AUC0-∞与给药剂量不成正比。ZCPDP累积吸收率对累积释放率回归方程为Fa=1.160 3Q-19.968(r=0.981 3)。实验结果表明ZCPDP中薄荷脑与等剂量薄荷脑药材在大鼠体内有相似的药动学行为,同时具有良好的体内外相关性;在19.2~570 mg.kg-1,薄荷脑在大鼠体内动力学过程存在显著性差异。
杨彬刘丹杜超王金磊王丽峰王阳刘俊静
关键词:薄荷脑药物动力学体内外相关性
3种治咳制剂中薄荷脑在健康志愿者口腔黏膜的吸收特性比较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考察治咳川贝枇杷滴丸(ZCPDP)及2种参比制剂中薄荷脑在健康志愿者口腔黏膜在体吸收特性的差异。方法:采用GC测定薄荷脑含量,Agilent HP-1色谱柱(0.25 mm×30 m,0.25μm),柱温110℃,进样口温度250℃,检测器温度250℃,载气氮气,流速0.80 mL·min-1,进样量1μL。通过自制口腔黏膜在体吸收循环装置,测定3种制剂中薄荷脑的口腔黏膜吸收量,评价不同制剂中薄荷脑在健康自愿者口腔黏膜的吸收特性。结果:ZCPDP中薄荷脑口腔黏膜吸收参数T50及T d分别为(4.734±0.406),(8.528±1.783)min,渗透系数(5.108±0.384)cm·min-1,与2种参比制剂的吸收参数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稳定可靠,满足测定要求。3种制剂中薄荷脑口腔黏膜吸收速率不同,与不同剂型的释药特点有关,为止咳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杨彬刘俊静杜超王金磊王丽峰刘丹王阳
关键词:薄荷脑气相色谱
六种释放曲线相似性评价方法在非洛地平缓释片中的应用比较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比较使用6种不同释放度评价方法在非洛地平缓释片相似性中的应用。方法采用探索性数据分析、单变量方差分析、RESCIGNO指数法、差异因子与相似因子法、威布尔模型拟合和相似等效限法对非洛地平缓释片溶出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探索性数据分析、单变量方差分析的多数时间点的释放度无差异,RESCIGNO指数ξ1=0.0284,ξ2=0.0320,差异因子1=6.45(1<15),相似因子2=64.54(2>50),威布尔模型中原研药与自制药的td和t50的P值分别为0.064和0.062(P>0.05),自制药在测定时间点的释放度均落在原研药的88%~112%内。结论 6种相似性评价方法均适用于非洛地平缓释片释放行为的评价。
杜超王阳杨彬静慧欣刘萌萌王丽峰
关键词:非洛地平缓释片体外释放
共1页<1>
聚类工具0